注册

张伯声

中国科学院院士
张伯声
张伯声[公元1903年-1994年,中国科学院院士] 河南郑州市荥阳市人物
张伯声(1903年6月23日—1994年4月4日),又名遹骏,河南荥阳人,构造地质学家、大地构造学家、地质教育家。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中国地质学界五大构造学派之一 "地壳波浪状镶嵌构造学说"的创始人。 
1926年于清华学校毕业后,1928年美国芝加哥大学化学系毕业获得学士学位,1942年加入九三学社,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张伯声他多次对黄河流域进行地质考察,提出了“黄土线”及黄河河道发育和秦岭水系成因等新观点,在国内外第四纪地质界有重要影响。20世纪70年代中期,将镶嵌构造学说发展为地壳波浪状镶嵌构造学说。
# 张伯声:地质学界的泰斗与教育者
张伯声,1903年(清光绪二十九年)6月23日出生于河南荥阳。其祖父半农半商,父辈兄弟五人,除三叔随祖父经商外,其余皆以教师为业并兼事农耕。父亲张铭宸曾任河南省议员、南阳中学监督;母亲杨氏一生务农。作为长子,张伯声自幼在农村求学,常参与农事,深知农民艰辛。受当时新思潮影响,他立志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以服务民众。

1913年,张伯声进入荥阳县城高小学习,在此期间对自然地理产生浓厚兴趣。1917年,他考取开封留学欧美预备学校,同年进入北京清华学校。1919年,因成绩优异被破格选送清华学校深造。1926年,他获得保送赴美留学的机会,先在威斯康辛大学化学系学习,后转入芝加哥大学。1928年3月,张伯声报考芝加哥大学地质系研究部,师从著名岩石学家约翰逊教授、构造地质学家坎伯仑教授攻读地质专业。1929年,他又转入斯坦佛大学地质系研究部,在地质学家维里斯教授、布莱克卫尔德教授的悉心指导下,学业突飞猛进 。

1930年5月,因家中事务,张伯声被迫中断学业回国,同年被聘为焦作工学院(现中国矿业大学,河南理工大学)地质、岩矿学教授。此后,他的执教生涯不断拓展,1931年任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现西南交通大学)教授;1932年被河南大学聘为理学院教授,虽仅任教一年,但他认真的教学态度和重视实践的科学精神,给师生留下深刻印象;1933 - 1936年,继续担任河南大学教授,1936年任北洋工学院教授。1937年,他跟随北洋工学院内迁西安,在由平、津各大学联合组成的西安临时大学任教;1938年被聘为西北大学教授,次年兼任西北大学地质系主任;1942年,张伯声加入民主党派“九三学社”;1949年初,国民党军政要员南逃,他与西北大学校长、著名古脊椎动物学家杨钟健坚守学校。1950年,张伯声在豫西地质矿产考察中,于中岳嵩山南麓发现深变质的太古代杂岩和元古代古英岩之间明显的角度不整合接触面,经仔细观察研究,将该不整合面代表的地壳运动命名为“嵩阳运动” 。1956年,他担任西北大学副校长,并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1961年,因过度劳累身患高血压病;1978年,作为教育界优秀代表当选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1980年起,先后任西安地质学院(今长安大学)院长、名誉院长及地质构造研究所名誉所长,并担任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1984年,改任西安地质学院名誉院长,全身心投入地质学博士研究生培养工作;1990年,成为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1992年元月,为母校河南大学题辞;1994年4月4日下午5时,在西安逝世,享年91岁。

## 科研成就:地质研究的卓越贡献
科研综述
张伯声在地质科研领域成就斐然。1950年,他发现巩县小关铝土矿,正确评估并拓展了平顶山大型优质烟煤矿,确定陕西四川界上“汉南花岗岩”的时代为前震旦纪。首次发现中国河南太古界与元古界间不整合面并命名为“嵩阳运动”,提出“黄土线”概念,对黄河河道发育历史提出新见解,发现并论述大量“一边翘起、一边俯倾”的块断运动。20世纪60年代初期,他创立“镶嵌构造学说”,指出整个地壳由一级套一级的地壳块体与构造活动带镶嵌而成;70年代中期,该学说发展为地壳波浪状镶嵌构造学说。

在执教生涯中,张伯声足迹遍布祖国各地,其科研及实践主要聚焦于五个方面:一是地质矿产工作,发现巩县铝(铁)钒土矿和平顶山煤矿,为国民经济恢复作出贡献;二是前寒武纪地质研究,纠正陕南花岗岩时代认定错误,确定其构造性质,发现“嵩阳运动”;三是第四纪地质与新构造运动研究,提出“黄土线”概念,为相关研究开辟新路径;四是地震地质研究,运用波浪镶嵌观点分析地震活动规律,划分中国地震网络,为地震预报提供理论依据;五是创立波浪镶嵌构造学说,该学说被公认为中国地质学界五大构造学派之一,在世界地质学界也备受赞誉。

学术论著
张伯声在学术研究上成果丰硕,发表众多具有影响力的论著。早期有《火成岩分类及其译名之体系》《火成岩之分类及定名》等;在地质矿产与构造研究方面,撰写《陕西凤县地质矿产初勘报告》《嵩阳运动和嵩山区的五台系》等;关于地壳构造理论,发表《镶嵌的地壳》《中国大地构造的基本特征与镶嵌构造形成的机制》等;在地震地质与能源研究领域,也有《地震同地壳波浪状镶嵌构造关系初探——着重探讨陕西地震活动的规律》《波浪状镶嵌构造同中国能源资源分布的关系》等论著。此外,他还主编《地壳波浪与镶嵌构造研究》,出版《张伯声地质文集》,为地质学界留下宝贵的学术财富。

## 人才培养:培育地质精英
90年代,年事已高的张伯声依然亲自领导“地质构造研究所”,带领团队完成或承担7个国家和地方科研项目,指导21名研究生。他长期投身教育事业,数十年间为祖国培养了3000余名地质专业人才,涵盖研究生、本科生及专科生。这些学生在冶金、煤炭、工程建设、石油、地质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许多人成为专业骨干和领导干部 。其中,原新疆工学院院长李耀、原煤田地质研究院西北分院院长袁耀庭、原陕西省地质局总工程师阎廉泉,以及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北大学教授张国伟等,都曾受教于张伯声,在各自的领域取得卓越成就,传承和发扬了张伯声的学术思想与科研精神。 
上一篇:谷德振下一篇:白居易
第八届中央候补委员
清末民国官员,清华大学校长
中央政治局常委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中将
中央政治局委员
原煤炭工业部部长、党组书记
晚清明将
原重庆市委书记
原全国政协副主席
国务院副总理
原湖南省委书记
开国中将、原中央统战部副部长
革命烈士
原中共中央监察委员会常务委员
卫立煌将军的妻子
阜宁人物
磁县人物
原广东省政协常委
开国中将
广东省革命烈士
革命烈士
原吉林省委书记
革命烈士
历史的罪人
中国科学院院士、晶体物理学家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学原党委书记、校长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上将
原泰州地委副书记
朝鲜建国主要领导人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工作部主任
温氏集团创始人
杰出戏曲艺术家、戏曲理论家与戏曲教育家
国民党高官,平远县人物
开国少将
开国大校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国内知名的桃育种家
民国将领
唐朝诗人,唐朝宰相
唐朝宰相
唐朝宰相
中国科学院院士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520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