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子钊,1938年4月出生于广东信宜,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教授、北京现代物理中心副主任,国家超导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人工微结构和介观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
1954年甘子钊考上北京大学物理系,先后获得学士、硕士学位;1963年硕士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历任副教授、教授、固体物理研究所所长;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9年担任北京大学理学部首届主任。
甘子钊从事半导体物理、激光物理、固体理论的研究,他学术工作的特点是致力于在凝聚态物理与光学物理的前沿研究,并力求把理论研究与实验研究结合起来。
甘子钊,一位从广东茂名市信宜市走出的杰出人物,在科学的广袤天地中留下了深刻而璀璨的足迹。他于 1938 年 12 月出生,是凝聚态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物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他以严谨专注、勇于探索、无私奉献的个性,在物理学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为中国的科学事业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甘子钊的籍贯是广东信宜,那片充满灵气的土地孕育了他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未知的探索精神。1960 年,他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自此,他与物理研究结下了不解之缘。毕业后的他,选择留在北京大学物理系任教,开启了他在学术道路上的漫漫征程。在教学的同时,他也积极投身于科学研究工作,凭借着扎实的专业基础和对物理研究的热爱,逐渐崭露头角。
20 世纪 70 年代,甘子钊参与并领导了中国在激光物理和光谱学领域的研究工作。当时,激光技术作为一项新兴技术,在国际上备受关注。甘子钊敏锐地察觉到了其巨大的发展潜力,带领团队开展了深入研究。他们克服了重重困难,在简陋的实验条件下,通过无数次的实验和数据分析,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他们首次在国内观察到激光感生碰撞能量转移现象,这一发现为后续激光技术在多个领域的应用奠定了基础。例如,在医疗领域,激光技术在手术治疗、疾病诊断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而甘子钊团队的研究成果为这些应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1984 年至 1997 年,甘子钊担任北京大学物理系主任。在这一职位上,他充分展现出了卓越的领导才能和对教育事业的高度责任感。他深知人才培养对于学科发展的重要性,因此十分重视物理系的教学改革和师资队伍建设。他积极推动课程体系的优化,引入前沿的物理知识和研究方法,使学生能够接触到最先进的学术理念。同时,他大力引进优秀人才,为物理系注入了新鲜血液。在他的努力下,北京大学物理系的教学水平和科研实力得到了显著提升,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物理人才,这些人才在国内外的科研机构和高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中国物理事业的发展输送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甘子钊在高温超导研究方面也有着突出的贡献。20 世纪 80 年代,高温超导材料的发现引发了全球物理学界的研究热潮。甘子钊迅速组织团队投入到这一领域的研究中。他们通过对超导材料的微观结构和物理性质进行深入研究,揭示了高温超导的一些重要机制。在研究过程中,甘子钊带领团队面临着诸多挑战。高温超导材料的制备工艺复杂,需要精确控制各种实验条件。而且,对于高温超导机制的解释,国际上存在多种理论模型,如何在众多理论中找到正确的方向,是摆在他们面前的一道难题。但甘子钊凭借着坚定的信念和敏锐的洞察力,带领团队不断尝试新的实验方法和理论分析手段。经过多年的努力,他们在高温超导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为中国在这一领域赢得了国际声誉。他们的研究成果不仅推动了基础物理理论的发展,也为超导材料在电力传输、磁悬浮列车等领域的实际应用提供了可能。例如,在电力传输方面,超导材料的应用可以大大降低输电损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除了在科研和教学方面的成就,甘子钊还积极参与国家科学政策的制定和科技发展战略的研讨。他凭借着深厚的学术造诣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为国家的科技决策提供了宝贵的建议。他深知科学技术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性,因此始终关注着国际科技发展的动态,努力推动中国科技事业与国际接轨。他多次参与国际学术交流活动,与国际顶尖的物理学家进行深入的交流与合作,将中国的科研成果推向国际舞台,同时也将国际先进的科研理念和技术引入国内,促进了中国科学事业的国际化发展。
在生活中,甘子钊是一位和蔼可亲、谦逊低调的长者。他对学生关怀备至,不仅在学术上给予悉心指导,还在生活中关心他们的成长。他经常与学生们交流,分享自己的科研经验和人生感悟,鼓励学生们勇于追求梦想,不怕困难。在他的影响下,许多学生对物理研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坚定了在科研道路上走下去的决心。他的学生们回忆起与他相处的时光,无不充满感激之情,认为他不仅是一位优秀的导师,更是一位人生的引路人。
甘子钊至今仍活跃在科学研究和教育领域,尽管年事已高,但他对科学的热情丝毫未减。他继续带领团队开展前沿科学研究,同时也积极参与科普工作,致力于向公众普及科学知识,提高全民科学素养。他深知科学知识的普及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性,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的人了解科学、热爱科学。他经常走进学校、社区,举办科普讲座,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大众讲解复杂的科学原理,激发了许多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为培养未来的科学人才奠定了基础。
甘子钊的一生,是为科学事业不懈奋斗的一生。他从信宜的土地出发,一步一个脚印,在物理学的世界里攀登高峰。他的成就不仅为中国科学界赢得了荣誉,也为广大科研工作者树立了榜样。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对科学的执着追求和对国家、对社会的高度责任感。在未来的日子里,相信他将继续在科学的道路上发光发热,为中国的科学事业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他的故事也将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投身科学研究,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