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名科[清][公元1803年-1851年] 广东茂名市信宜市人物 (1803~1851年),广东信宜县安莪村人,是清道光末年信宜天地会和安莪农民起义的领导人。 何名科出身贫苦,身材高大,练就一身好武艺。当过当铺的工人。后率胞弟何名颐、何名昭到广西容县耕田度日。 何名科:清末粤西起义的抗争先驱 何名科,1803年出生于广东省信宜市安莪村,家境贫寒的他,自幼便饱尝生活的艰辛。然而,艰苦的环境并未磨灭他的意志,反而铸就了他坚韧不拔的性格。何名科身材高大魁梧,且凭借自身努力练就了一身过硬的武艺。早年,为谋求生计,他曾在当铺当过工人,但微薄的收入难以改变家庭的困境。无奈之下,何名科率胞弟何名颐、何名昭前往广西容县,以耕田维持生活。 投身天地会,点燃起义烽火 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对于何名科而言,是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这一年,他毅然加入了天地会(又名添弟会) 。天地会作为一个民间秘密组织,秉持着反清复明的宗旨,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吸引了众多对清政府统治不满的仁人志士。何名科加入天地会后,凭借其豪爽的性格和过人的胆识,迅速与广西北流县天地会首领梁十八、梁二十、张四福等人结为挚友,他们志同道合,常常聚在一起,商讨如何反抗清政府的腐朽统治,拯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百姓。 道光三十年(1850年),在凌十八起义军的鼓舞与影响下,何名科与梁二十联合起来,各自被推举为总头目。他们广纳贤才,以谢亚美为军师,陈二十大等为先锋,李四等为大头目,李仲大、麦亚二、梁十五等为头目,积极组织力量。短短时间内,便召集了3000余人 。同年十一月,他们在信宜安莪集中扎营,正式宣布起义。起义军成立后,为解决物资补给问题,派队伍前往广西岑溪县的平河、旱田坡,西宁县的上下濑,茂名县的南塘,化州县的宝圩,阳春县的淡水等地开展活动,筹集军饷,壮大力量。 初战告捷,声威大震 1851年1月15日,何名科迎来了起义后的第一场重要战斗。他亲自率领起义军,在茂名县黄塘与高州镇左营左哨头目、黄塘汛外委、把总李朝昌率领的官军展开激战。何名科凭借出色的指挥才能和起义军的英勇奋战,成功击败官军,首战告捷。这场胜利极大地鼓舞了起义军的士气,也让何名科声名远扬。 咸丰元年二月(1851年3月),何名科乘胜追击,分兵多路出击。起义军一路势如破竹,攻下平山司署。在石骨墟,面对茂名知县胡宗政率领的官军,何名科指挥若定,将其打得节节败退,胡宗政只得狼狈撤回县城。随后,起义军攻到帅堂,在这里,他们遭遇了顽强抵抗,但何名科身先士卒,带领起义军奋勇杀敌,最终杀死练长、候选知县李景新以及庠生邓茂林,并歼灭练丁百余名。紧接着,何名科又在连塘的十里塱大败地主武装。起义军乘胜追击,一路打到云炉、丰洞、谢鸡,此时距离高州城仅40里。何名科的声威达到了顶点,他的名字令清政府官员闻风丧胆,也让广大受苦百姓看到了希望。 协同作战,艰难抗争 咸丰元年二月二十九日(1851年3月31日),凌十八义军围攻玉林城。何名科深知唇亡齿寒的道理,他让梁十八、梁二十率队参加围城战斗,自己则占据容县黎村圩,与凌十八义军形成犄角之势,相互呼应。然而,在战斗过程中,山嘴村黄姓地主团兵趁何名科后方空虚,偷袭并杀害了他的军师谢亚美。何名科得知消息后,怒不可遏,立即率领千余人马扫荡山嘴村,成功生俘职员黄鹏翁,为军师报了仇。 此后,何名科前往容县自良增集天地会众,经过努力,共召集了6000人。他率领这支壮大后的队伍开赴信宜丰冲,占据东镇,并在此开仓济贫,将粮食分给当地贫苦百姓,赢得了百姓的衷心拥护。随后,何名科又分兵从水口出东岸,其势力范围不断扩大。何名科起义军的迅猛发展引起了清政府的高度重视,两广总督徐广缙、广东巡抚叶名琛急忙命令高州镇总兵杨昌泗从钦州赶回信宜,对起义军进行围剿。 四月二十七日(5月27日),何名科命令各队绕道从东南进攻信宜县城。上午11时许,前锋部队到达天后街,沿东江河岸列炮轰击县城。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忽然间风雨大作,起义军的火炮受潮无法发挥作用,渡河攻城计划受挫。在这场战斗中,何名科长子何绍邦及旗手数人不幸阵亡,起义军遭受了重大损失,不得不撤回安莪进行休整。 五月(6月),广西布政使劳崇光进驻梧州,派梧州副将伊什扎木率兵于初五(6月4日)抵达容县山嘴村,与广东官兵合力围剿何名科起义军。面对强敌,何名科毫不畏惧,他于初九往北流扩充队伍。十一日,分兵三路,向伊什扎木兵营发起进攻。战斗从早上7时许一直持续到下午1时许,尽管起义军英勇奋战,但因敌众我寡,始终无法攻破敌军兵营。何名科当机立断,率队经水汶转移至罗定进行休整。 在此期间,信宜官兵为打击起义军士气,将何名科的房屋和安莪何姓祖祠拆毁焚烧,还挖掉了何姓始祖何有龙的山坟。不仅如此,他们还对何名科的家属展开搜捕,何名科的母亲、妻子、儿女6人,何名昭的妻女3人,何名颐的妻子儿女6人,均被清兵逮捕。 七月,何名科在罗定休整时,得知凌十八屯兵罗镜,便向其购买了20多尊大炮,以增强自身实力。七月二十七日(8月23日),何名科与梁二十会合于黎村。八月初八(9月3日),何名科回师信宜金垌,随后进驻丰冲、扶参一带。二十七日,分兵攻打蒲竹径堡。杨昌泗于闰八月初三(9月27日)向起义军发动攻击,何名科指挥起义军诈败,诱敌追至扶参大积利的狭小山窝。此时,伏兵齐出,起义军奋勇杀敌,当场杀阳江镇标千总关镇江和外委沙兆麟。何名科乘胜猛扑贺洞敌营,杨昌泗吓得不敢抵抗,骑马奔逃,官军全线崩溃。 闰八月十一日(10月5日),徐广缙命令增城参将王学诗带兵千余名驻信宜县城大路街。十三日,何名科出东镇,分兵占据北界圩和金渠塘。二十日,袭杀六问堡练勇49人,迫使容县兵勇撤走。九月初二日(10月25日),何名科率军潜越茶山岭,进占茂名西北的高山,计划从西南面包抄信宜县城。但因北流兵堵截,无奈折回金渠塘。 九月初五日(10月28日),徐广缙增调惠来游击刘开泰带兵来信宜良窝村。何名科率队伍撤回东镇,在与清军的战斗中,击毙前来进攻的提标外委朱瑞贤和敌兵勇一批。初七日,何名科领队伍转移至怀乡,在观古坪扎营。 遭遇围剿,英勇就义 此时,徐广缙、宗元醇正调动大批清兵全力围攻固守于罗镜圩的凌十八起义军。他们十分惧怕何名科与凌十八会合,那样将会对清政府的统治构成更大威胁。于是,急从罗镜前线抽调冯子材带兵往怀乡围剿何名科起义军。 九月初十日(11月2日)夜间,冯子材带着300多人,为了便于在夜间行动中识别,他们脱光衣服包裹头部作为记号,偷袭扎在怀乡观古坪的何名科营寨。起义军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仓促应战,伤亡惨重,梁二十在战斗中不幸牺牲。天明后,清军援兵不断赶来,何名科见局势对己方极为不利,率队且战且退。在撤退过程中,得到水汶澎骨六的帮助,何名科进军岑溪的广平、大塘、南渡,随后转战容县、玉林、北流县。 然而,徐广缙、宗元醇并未就此放过何名科起义军,他们命令广西东南各州县官兵堵截,广东的刘开泰、梁国安、冯子材分兵两路跟踪追击。起义军先后在玉林牛屎塘、平山圩、蒲塘圩、山心桥圩等地,与玉林知州顾谐庚派来的山东候补藩经历闻勋、兴业县把总黄雄升、兴业知县张晋圭等部激战。同时,起义军还遭沿途各乡团练围追堵截,损失惨重。何名科见形势危急,为保存实力,命令部下抛弃辎重,分散隐蔽于贵县郭南里的雷村、新定村、宁村。 咸丰元年九月二十七日(1851年11月19日),贵县兵勇、玉林团练得知何名科等人的藏身之处后,前来围攻。何名科、何名颐、梁十八等不幸被俘,随后被解到桂平杀害。何名科领导的起义军,尽管最终因敌众我寡、力量悬殊而失败,但他们在战斗中所展现出的英勇无畏精神,永远值得后人铭记。他们为了反抗清政府的腐朽统治,为了广大贫苦百姓的利益,不惜抛头颅、洒热血,其事迹在粤西地区广为流传,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为了自由和正义而奋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