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李任予

革命烈士
李任予[公元1903年-1932年,革命烈士] 广东韶关市新丰县人物
李任予(1903—1932):革命家、红军早期领导人、闽西苏区创建者、红四军前敌委员会委员、高蠡暴动领导者。

李任予,1903年11月生于广东省韶关市新丰县丰城街道城东村车田围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幼年丧母,9岁被送至梅坑镇大岭村外公家寄养,自幼聪慧好学,熟读《三国演义》《水浒传》等经典,受五四运动影响萌发革命思想。1925年考入广州甲种工业专科学校,投身工人运动,同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开启革命生涯。1932年11月27日因叛徒出卖被捕,在河北保定英勇就义,年仅29岁。

早年求学与革命启蒙
李任予家境贫寒,父亲李名伍以教书行医维生。他早年随父读私塾,后因参与反对校方压制学生的活动被开除。1925年,在舅父资助下考入广东甲种工业学校,期间接触马克思主义思想,受工运领袖苏兆征等人影响,投身省港大罢工,组织工人斗争。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他转入地下活动,参与南昌起义、广州起义。广州起义中,他率工人赤卫队与国民党军血战,失败后转移至海陆丰。

创建闽西苏区与红军建设
1928年,李任予受党组织派遣赴闽西,任中共福建临时省委特派员、闽西特委军委主席,参与指挥“平和暴动”,发动群众建立武装。1929年,红四军首次入闽,他配合毛泽东、朱德攻占龙岩、永定,巩固根据地。同年6月,闽西地方武装整编为红四军第四纵队,李任予任党代表兼政治部主任,率部参与三打龙岩、反“三省会剿”等战役,开辟连城、上杭苏区。他注重政治宣传,创办红军首份铅印军报《浪花》,揭露国民党暴政,鼓舞军民斗志。

古田会议与红四军领导工作
1929年12月,李任予参加古田会议,当选红四军前敌委员会委员(排名仅次于毛泽东、朱德、陈毅)。会后随军转战赣南,1930年6月任红二十一军政委,与军长胡少海剿灭龙岩、漳平等地民团土匪。胡少海牺牲后,他兼任军长,率部东征广东,虽因敌强我弱受挫,仍扩大闽西根据地影响力。同年10月,红二十一军与红二十军合编为新十二军,李任予任政治部主任,年底调往上海、南京领导城市斗争。

北方革命与壮烈牺牲
1931年11月,李任予任中共北平市委组织部长、代理市委书记,组织学生运动。1932年调任河北保属特委书记,发动高阳、蠡县农民暴动(史称“高蠡暴动”),建立苏维埃政权和工农红军。暴动遭国民党镇压失败,同年9月因叛徒出卖被捕。狱中受尽酷刑,坚贞不屈,于11月27日被杀害于保定小西门刑场,遗骸至今未寻。

历史评价与精神遗产
李任予一生短暂而壮烈,从广东工运到闽西建军,从古田会议到华北抗暴,始终冲锋在革命前沿。他兼具军事指挥与政治工作才能,是红军早期重要领导人,其事迹载入《中共党史人物传》。故居“松荫堂”成为红色教育基地,激励后人传承坚定信仰、不畏牺牲的革命精神。
上一篇:张仁下一篇:刘耀光
山西省委原书记
2000年悉尼奥运会冠军
唐代著名天文学家、数学家、道士
国务院总理
西夏政权的奠基者
晚清时期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将领
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学原党委书记、校长
第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委员
唐宪宗时期殿中侍御史
台湾地区前领导人
无产阶级革命家
清朝广东水师提督
革命烈士
原中共中央监察委员会常务委员
卫立煌将军的妻子
阜宁人物
磁县人物
原广东省政协常委
开国中将
广东省革命烈士
革命烈士
原吉林省委书记
革命烈士
历史的罪人
革命烈士
革命烈士
革命烈士
抗日战争牺牲高级将领
广东省第一位女共产党员
大革命时期高要县农民运动的领导者
广东省革命烈士
广东省江城区籍烈士
革命烈士
革命烈士
革命烈士
革命烈士
革命烈士
革命烈士
奉系军阀头目之一
中国工农红军早期领导人之一
革命烈士
阜宁人物
革命烈士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520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