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李宗仁

中华民国时期军事家、爱国将领,“新桂系”领袖
李宗仁
李宗仁(1891 年 8 月 13 日 - 1969 年 1 月 30 日),字德邻,广西临桂(今属桂林市)人 。他是中华民国时期杰出的军事家、爱国将领,也是 “新桂系” 的核心领袖 。李宗仁的一生,在军事、政治等领域留下了深刻印记,其经历与抉择深刻影响了中国近现代历史的进程 。
1891 年 8 月 13 日,李宗仁出生于广西省临桂县(今属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西乡两江圩柚头村的一个农家 。家中世代务农,李宗仁为三子,因长兄早夭,他实际上成为家中次子 。上有一位兄长,下有三个弟弟和三个妹妹 。在同辈以 “宗” 字排名下,父母为其取名宗仁,字德邻 。由于在本房男性中排行第九,村里人都亲切地叫他 “老九” 。
李宗仁六岁时,开启了求学生涯,跟着身为私塾先生的父亲李培英读书 。之后,他进入省城新创立的临桂县立两等小学就读 。初入城市,李宗仁衣着朴素,言行举止带着浓厚的乡土气息,因此被城里的同学嘲笑为 “乡下的傻瓜” 。同时,面对数学、英语等新式学科,他一时难以适应,考试成绩欠佳 。仅仅读了两个学期,李宗仁便不得不辍学 。不久后,为谋求生计,他前往省立公费纺织习艺厂当学徒,在掌握了初步技术后回到家中 。后来,父亲李培英从南洋归来,前往李宗仁的姑丈家教书,李宗仁便在姑丈家又读了两年书 。
1908 年冬,李宗仁成功考入广西陆军小学堂,成为第三期生 。在此之前,他曾报考陆军小学,虽名列备取第一名,但因报到时迟到十分钟,且没有手表,被取消入学资格 。这次入学后,李宗仁在陆军小学学习了基础的学、术两科,还较早地接触了法语 。在术科方面,他展现出极高的天赋,积极接受初期的徒手和持枪训练 。这些学习与训练经历,为他日后漫长的军旅生涯筑牢了根基 。1911 年武昌起义爆发,广西陆军小学顺势改为陆军速成学堂,李宗仁被编为第二队步科 。他身体强健,性格胆大敏捷,热衷骑马,闲暇时常以练习马术为乐,其马术在同学中堪称一流 。李宗仁学习极为刻苦,每次考试成绩都名列前茅,深受师长和同学们的赞赏 。1913 年秋毕业后,他被选拔到南宁将校讲习所,先后担任准尉见习官、少尉队附等职 。然而,一年后该所停办,李宗仁无奈回到老家 。1915 年春,他应聘到桂林省模范小学,担任高级班军训教官 。但李宗仁内心始终认定自己是职业军人,在文科学堂任教并非他的志向,因而时刻渴望重返军界 。
经故旧介绍,李宗仁投身护国军第六军(总司令林虎),在步兵七旅十三团二营担任中尉排长,参与讨袁行动 。1916 年袁世凯去世后,他随林虎部转而讨伐粤督龙济光 。在此役中,李宗仁奋勇作战,不幸负伤,但因表现英勇,得以晋升为连长 。1917 年秋,他随军北上入湘,参加护法战争 。战后,年仅二十五岁的李宗仁凭借出色的表现升任营长 。1920 年 8 月,李宗仁参与第一次粤桂战争 。在莲圹口一役中,他勇挑重担,带领全营担任正面主攻任务 。面对天险峡谷,他毫不畏惧,成功冲破阻碍,开辟了四会和肇庆的唯一通道 。此役过后,李宗仁声名远扬,凭借勇敢善战的名声在两广地区崭露头角 。后来,在一次战斗中,李宗仁所部陷入困境,他凭借强壮的体魄,奋力游上岸,回师解除了玉林之围,因功又升为统领 。当时,第一路边防军退至广西的六万大山,司令黄业兴统率主力进驻广东 。由于李宗仁部均为广西人,不愿随往,便留驻六万大山 。不久,李宗仁的陆小同学黄绍竑率领所部一千余人加入该军,使得李宗仁的实力大幅增强,部众达到人枪三千余 。此后,李宗仁开始操持所辖七县的军政大权,一面积极整军经武,提升部队战斗力;一面致力于修明地方吏治,改善民生 。多年后,李宗仁在回忆这段经历时感慨道:“孰料此即我日后披荆斩棘,削平群雄,统一广西,参与北伐,使八桂子弟足迹远达山海关的起点 。”
为了彻底改造旧军积习,提升军队整体水准,李宗仁在安排民政人事的同时,将大量精力投入到整饬军纪和培训干部工作中 。他在玉林创办了一所干部教练所,选调本军行伍出身的下级军官前往受训 。同时,招收一些中学毕业青年入学,经过培训后充任下级军官 。此外,还附设教导大队,专门训练班长以及足以担任班长的上等兵,以此充实部队的基层干部力量 。在广西各军纷争不断、互相倾轧的混乱局势下,李宗仁采取 “内刚外柔” 的策略 。对外,他与各部势力巧妙周旋,虚与委蛇,避免过早树敌,以便养精蓄锐;对内,则坚定地加强自身实力建设,等待时机成熟,大展宏图 。当时,陆荣廷意图掌握全省政权,取消自治军的番号,将李宗仁的 “第二路自治军” 改为广西陆军第五独立旅,并委任李为旅长 。李宗仁深知自己实力有限,不便与陆荣廷直接对抗,因而对这一任命既不正式接受,也不正式拒绝 。后来,沈鸿英企图收编李宗仁部,李宗仁虽深知沈鸿英实力强于自己数倍,但考虑到其远在桂林,“鞭长莫及,莫奈我何”,便坚决予以拒绝 。
李宗仁十分赏识黄绍竑的才干,全力支持他向外拓展的想法 。他告诫黄绍竑:“冒险犯难是青年革命军人的本色 。不过自中山(孙中山)回广州再度组织革命政府后,对沈鸿英的骄横跋扈已严加制裁,相信不久必定爆发战争 。” 黄绍竑对此深表认同,放弃了前往广东的计划 。他与李宗仁商议后决定:“此后彼此应佯作分道扬镳,以免树大招风,遭人妒忌”,“等待他日彼此分进合击,打成一片” 。李宗仁还特别叮嘱:“此一决策,只让高级干部三数人知悉,其余则严守秘密,以免偾事 。” 后来,黄绍竑占领梧州后,便独树一帜,自设 “广西讨贼军总指挥部”,与李宗仁屯兵玉林,形成互成犄角之势 。此后,李宗仁与黄绍竑、白崇禧等紧密合作,历经一系列战斗,逐步统一广西 。1925 年,年仅 34 岁的李宗仁成为 “新桂系” 首领 。
1926 年,北伐战争爆发,李宗仁极力促成北伐,并担任第七军军长,领军北上 。两湖地区作为北伐战争的主战场,局势紧张 。面对吴佩孚集结的大量兵力,李宗仁所部与其他北伐军密切配合 。7 月 4 日,第七军第二路军指挥官胡宗铎、第四军的陈铭枢、张发奎师和唐生智部,三路大军同时向吴佩孚军发动攻击 。11 日,北伐军成功克复长沙,一举成名,震惊全国 。李宗仁所部也凭借出色表现,成为北伐军的一支劲旅 。此后,北伐军与北洋军在汨罗江两岸对峙,双方都在积极筹备第二期作战 。李宗仁参加了北伐军总司令蒋介石在长沙召开的军事会议,参与讨论北伐第二期作战的战略计划 。在北伐过程中,李宗仁率领第七军奋勇作战,多次击败吴佩孚、孙传芳军,为北伐的胜利立下汗马功劳 。1928 年,李宗仁担任国民党武汉政治分会主席、第四集团军总司令,其麾下部队发展到二十余万人,控制了南起广西、北达京津的广大地区 。此后,李宗仁致力于经营广西,保持广西的半独立状态 。
1937 年,全面抗战爆发,李宗仁出任第五战区司令长官 。他先后指挥了徐州会战、随枣会战、枣宜会战、豫南会战等一系列重要战役 。1938 年,在徐州会战中的台儿庄大捷,更是震惊中外 。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经过浴血奋战,歼灭日军一万余人,取得了抗战以来正面战场的最大胜利 。此役极大地鼓舞了全国军民的抗战信心,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 。在抗战期间,李宗仁善于团结 “杂牌” 部队,充分发挥各部队的战斗力,为抗战胜利做出了卓越贡献 。
1948 年,李宗仁当选中华民国副总统 。1949 年 1 月蒋介石 “引退” 后,李宗仁出任代总统 。然而,当时国民党政权已摇摇欲坠,内部矛盾重重,外部面临解放军的强大攻势 。李宗仁试图与共产党进行和谈,但最终未能改变国民党失败的命运 。1955 年,李宗仁提出反对 “台湾托管” 和 “台湾独立”,主张国共再度和谈,认为中国问题应由中国人自己解决 。1965 年,李宗仁冲破重重阻力,毅然回归祖国大陆 。1969 年 1 月 30 日,李宗仁在北京逝世,享年 78 岁 。李宗仁著有《李宗仁回忆录》,该书详细记录了他的生平经历,为研究中国近现代史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
李宗仁一生历经风雨,在军事指挥上展现出卓越的才能,在政治舞台上也有着独特的影响力 。后世评价其 “青春戎马,晚节黄花” 。他在抗战中的英勇表现,以及晚年回归祖国的举动,都彰显了其爱国情怀 。他的经历,是中国近现代历史风云变幻的生动写照 。

山西省委原书记
2000年悉尼奥运会冠军
唐代著名天文学家、数学家、道士
国务院总理
西夏政权的奠基者
晚清时期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将领
唐宪宗时期殿中侍御史
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学原党委书记、校长
第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委员
台湾地区前领导人
无产阶级革命家
清朝广东水师提督
东光县人物
原阳江县县长
中华民国时期军事家、爱国将领,“新桂系”领袖
抗日英烈
革命烈士
杰出女性
民国时期女权运动倡导者
原韶关北区善后委员
首饰工匠
原广东省政府保安司令
无产阶级革命家、国务院原副总理
中华民国时期军事家、爱国将领,“新桂系”领袖
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之一
西北军将领
越南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
中华民国宪法之父
中共首个潜伏在国民党内的高级特工
开国少将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520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