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高振西

中国科学院院士
高振西
高振西[公元1907年-1991年,中国科学院院士] 河南郑州市荥阳市人物
高振西(1907年7月7日—1991年12月9日),河南荥阳人,地质学家,地质博物馆学家,地质学史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生前是中国地质博物馆馆长、研究员。
高振西1931年从北京大学毕业并留校任教;1940年—1944年任福建省建设厅地质土壤调查所技正;1950年任中国地质工作计划指导委员会全国地质陈列馆馆长;1959年任中国地质博物馆馆长;1960年任中国地质博物馆总工程师;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81年—1991年任中国地质博物馆名誉馆长;1991年12月9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4岁。 
高振西早期从事区域地质矿产调查与研究,建立了中国“北方震旦系标准剖面”;后期致力于地质科学知识的宣传、普及和领导全国性地质博物馆的扩建工作等。
# 高振西:中国地质事业的开拓者与奠基者
高振西,这位在中国地质领域留下浓墨重彩一笔的杰出人物,用一生的不懈探索与坚守,为中国地质科学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 求学与工作经历:逐梦地质之路
1907年7月7日,高振西出生于河南荥阳。1917年,他进入汜水县高等小学堂学习,开启了求知之旅。1920 - 1924年,就读于开封市河南省省立第二中学,毕业后考入私立青岛大学预科。1925年,凭借优异成绩考入国立北京大学理学院预科,1927年转入北京大学地质学系,自此与地质学科结下不解之缘。1931年,高振西从北京大学地质学系毕业并留校任教,次年至1937年担任北京大学地质学系助教。

1937 - 1949年,高振西先后在中央地质调查所担任调查员、技士、技正。1940 - 1944年,借调至福建省建设厅地质土壤调查所任技正。1946年,他前往湖北南部及武汉调查地质矿产。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高振西出任中国地质工作计划指导委员会全国地质陈列馆馆长;1952年,任地质部全国地质陈列馆馆长;1956年8月加入九三学社;1959年,担任中国地质博物馆馆长;1960年,兼任中国地质博物馆总工程师。1980年,他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81 - 1991年,任中国地质博物馆名誉馆长;198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91年12月9日,高振西在北京逝世,享年84岁。

## 科研成就:探索地质奥秘
科研综述
高振西早年便投身区域地质矿产调查工作,足迹遍布北京、福建、广西、湖北、浙江、南京等地区,深入研究锰、铁、金、煤、铝和萤石等矿产及其成因、成矿规律。20世纪30年代初,他在北平以东开展地质调查,对假整合于含三叶虫化石的寒武系之下、不整合于泰山系古老变质岩之上、厚逾万米的未变质或轻微变质的沉积岩系进行系统研究,成功建立了中国北方震旦系的标准剖面,这一成果为中国地质学研究奠定了重要基础。在福建永春、德华等地,他对当地地质矿产进行剖析,构建了从 前古生代变质岩系到第四纪松散沉积的地层系统。1952年,他筹建成立了地质部地质陈列馆南京分馆;1953年,主持筹建中国地质博物馆。此外,高振西还积极致力于创建中国地质科普组织,大力开展地质科学知识的宣传与普及活动,推动地质科学走进大众视野。

学术论著
高振西在学术研究领域成果丰硕,发表了诸多具有影响力的论文。1934年,他发表论文《中国北部震旦纪地层的初步研究(英文版)》;1942年,发表论文《福建之山脉水系及海岸》;1950年,发表《试论中国湖相白垩纪地层与石油的生成》;1957年,发表《北京近区新构造的几种证据》 。此外,他还发表了《湖南之造山运动》《震旦纪大地槽及其在联合古陆中指位置》《南京“中央地质吊查所”最近的野外工作概况》等多篇学术论文,为地质学界提供了宝贵的研究资料和理论参考。

学术交流
高振西积极参与各类学术活动,促进学术交流与知识传播。1950年,参加中国地质学会南京区年会;1959年,出席第一届全国地层会议;1960年5月,主持第一届全国地质博物馆工作会议;1964年11月,参与福建省地质学会学术活动;1975年,参加前寒武纪底层座谈会;1976年6月,出席华北地区震旦亚界地层座谈会;1982年,参加中国地质学会地质学史研究会首届学术年会;1990年10月,参与第15届国际地质科学史学术讨论会。这些学术交流活动,不仅推动了中国地质科学的发展,也让高振西的学术观点在国际舞台上得到交流与传播。

## 人才培养:培育地质栋梁
1950年,高振西在南京地质探矿专科学校讲授《普通地质学》等课程,以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独特的教学方法,为学生打开地质科学的大门。在教学过程中,他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在他的悉心教导下,一批批地质学界的学子茁壮成长,不少人后来成为专家教授,如《地球》杂志原编审王国方研究员等。高振西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为中国地质事业培育了众多优秀人才,为行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生力量。

1980年,高振西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这一荣誉是对他一生在地质科学领域杰出贡献的高度认可。他的科研精神、学术成就和育人理念,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地质工作者在探索地球奥秘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上一篇:施一公下一篇:谷德振
原福州军区顾问,解放军少将
原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无产阶级革命家、全国政协原副主席
著名的数学家
遗传学家,教育家
中国园艺学会理事长
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理事
开国中将
海南省委原书记
浦东三杰
第八届中央候补委员
原天津市委书记
军统第一杀手
忠诚共产主义战士
原甘肃省委书记
最高人民法院原院长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始人之一
大革命时期高要县农民运动的领导者
中华人民共和国原主席
菲律宾1955年前总统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
中国科学院院士、晶体物理学家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学原党委书记、校长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原天津市委书记
落马官员
原中顾委委员、中央党校原校长
青海省委原书记
广东省第一位女共产党员
原中央委员
教育事业的勤勉耕耘者
广宁县烈士
中国古代十大太监
中国工程院院士
著名的学者、诗人和书法家
中国科学院院士
民国将领
唐朝诗人,唐朝宰相
国内知名的桃育种家
唐朝宰相
唐朝宰相
中国科学院院士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520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