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安立佳

中国科学院院士
安立佳
安立佳[中国科学院院士]+像 吉林松原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人物
安立佳,1964年11月出生于吉林前郭,无党派,高分子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研究员, 长期从事高分子物理基础理论研究。
安立佳:从松原走向世界的科研领航者
在吉林松原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的广袤土地上,孕育出了无数杰出人物,安立佳便是其中一颗璀璨的明星。1964年11月,安立佳出生于这片充满生机与希望的土地,籍贯山东东平的他,从小就展现出对知识的强烈渴望和探索精神。松原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多元的文化氛围,为安立佳的成长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也在潜移默化中塑造了他坚韧不拔、勇于创新的性格。

安立佳的求学历程堪称辉煌。1982年,年仅18岁的他凭借优异的成绩考入吉林大学化学系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在吉林大学的校园里,安立佳如饥似渴地汲取着知识的养分,他每天早早地来到图书馆占座,一头扎进专业书籍中,常常忘记了时间。课堂上,他总是积极回答问题,与老师和同学们热烈讨论学术问题。凭借着扎实的专业基础和刻苦钻研的精神,1986年,他以优异的成绩本科毕业,并顺利获得了继续在本校攻读硕士学位的机会。

在硕士阶段,安立佳对高分子物理的研究兴趣愈发浓厚。他选择了具有挑战性的课题,深入研究高分子体系的微观结构与宏观性能之间的关系。为了获取准确的实验数据,他常常在实验室里一待就是一整天,反复进行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1989年,他成功获得硕士学位,并马不停蹄地开启了博士阶段的学习。在博士期间,安立佳面临着更为复杂和前沿的研究课题。他深入探索高分子链的动力学行为以及在不同条件下的聚集态结构,这一领域在当时国内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他查阅了大量的国内外文献资料,借鉴国际先进的研究方法和理念,不断尝试新的实验技术和理论模型。经过三年的不懈努力,1992年,安立佳终于完成了博士学业,以一篇高质量的博士论文为自己的求学生涯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1992年11月,安立佳进入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高分子物理实验室,开启了他的科研生涯,担任助理研究员。在这里,他继续深耕高分子物理领域。当时,实验室的条件相对艰苦,设备也不够先进,但安立佳并没有被困难吓倒。他带领团队成员,自己动手搭建实验装置,优化实验方案。1995年,安立佳获得了德国洪堡基金会奖学金资助,前往德国美因兹大学物理化学研究所进行深造。在德国期间,他接触到了国际上最前沿的科研理念和实验技术,与世界顶尖的科学家们交流合作。这段经历不仅拓宽了他的国际视野,也让他深刻认识到我国在高分子物理研究领域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这更加激发了他为我国科研事业奋斗的决心。

1997年回国后,安立佳晋升为研究员,并担任高分子物理与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重要职务。他全身心地投入到科研工作中,带领团队开展了一系列具有创新性的研究项目。在高分子非线性流变学方面,他带领团队成员经过无数次的实验和理论推导,发展和建立了缠结高分子流体缠结演化的分析方法。他们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首次在分子水平上证实了缠结高分子流体“宏观流动”与“剪切带”的客观存在性,并且发现均源于高分子流体初始缠结网络的异质性。这一发现为重新构建缠结高分子流体的非线性流变学理论提供了清晰的分子图像,在国际学术界引起了广泛关注。

在高分子特性粘度理论研究中,安立佳提出了“高分子链部分穿透球模型”。这一模型的提出并非一蹴而就,他和团队成员经过了长达数年的研究和讨论。他们从第一性原理出发,引入泄水函数和携水函数,结合einstein扰动耗散理论和debye转动耗散理论,有效地处理了高分子链与溶剂间的多体相互作用和长程累积效应。基于此,安立佳成功建立了高分子特性黏度的普适性理论,该理论能够定量地预测线形、环形、星形、支化、超支化和树枝形等不同拓扑结构高分子的特性黏度行为,并且得到了大量实验数据的强有力佐证,为使用特性黏度测定高分子链拓扑结构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在科研成果方面,截至2015年12月,安立佳在SCI收录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260余篇,被他人引用2900余次。这些论文涵盖了高分子物理领域的多个前沿方向,每一篇都凝聚着他和团队成员的心血和智慧。他还在中国国内外学术会议作大会报告和邀请报告40余次,将自己团队的研究成果分享给全球的科研工作者,提升了我国在高分子物理领域的国际影响力。此外,他授权中国发明专利6件和美国发明专利3件,这些专利成果为相关领域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在奖项荣誉上,他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吉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3项、吉林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项。这些荣誉不仅是对他个人科研能力的高度认可,更是对他为我国高分子物理研究事业所做出贡献的充分肯定。

除了专注于科研工作,安立佳还积极承担国家重大科研项目。2006年,他作为学术带头人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项目,该项目汇聚了国内高分子物理领域的众多优秀人才,通过团队的协作攻关,在多个关键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2012年,他又作为首席科学家承担了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973计划项目)——高分子非晶液 - 固转变的基本问题研究。该项目凝聚了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多个单位的高分子与胶体玻璃化转变领域专家。在项目执行期间,安立佳精心组织团队成员开展研究工作,定期召开学术交流会议,协调各方资源。通过该项目的实施,明显提升了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水平与国际地位,促进了高分子物理和高分子物理化学学科的进步。

2015年,对于安立佳来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他凭借在高分子物理领域的卓越成就,成功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这一荣誉是我国科学界的最高荣誉之一,也是对他多年来辛勤付出和杰出贡献的最好褒奖。然而,安立佳并没有因此而满足,他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更加重大。

随着科研事业的不断发展,安立佳的影响力逐渐扩大到科研管理领域。2008年10月至2018年4月,他担任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所长。在任职期间,他坚持以出成果、出人才为使命,系统谋划了研究所的战略定位、战略重点和发展目标。他积极推动研究所与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以及企业的合作与交流,为科研人员创造更多的发展机会。在他的组织推动下,研究所研发出聚乳酸树脂、二氧化碳基塑料、稀土异戊橡胶、交流LED、功能化聚烯烃等一批具有引领作用的创新成果。这些成果不仅在学术上具有重要意义,还为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撑。他还培育出异戊二烯单体、多元醇及聚氨酯、分离膜材料、钨铝合金等新科技增长点,为研究所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在科研平台建设方面,他积极争取资源,建成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中国科学院和吉林省重点实验室各2个,提升了研究所的科研硬件水平。同时,他还发展出聚焦长东北和长三角新兴产业培育发展的创新基地4个,加速了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繁忙的科研和管理工作之余,安立佳还积极投身于社会服务和学术交流活动。他担任了多个重要的社会职务,如第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吉林省政协副主席,全国工商联副主席,中国民间商会副会长等。在这些岗位上,他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和影响力,为国家和地方的政策制定、经济发展建言献策。他积极参与全国工商联组织的各项活动,关注民营企业的科技创新和发展需求,为推动民营企业与科研机构的合作搭建桥梁。在学术交流方面,他经常受邀参加国际学术会议,与国际同行分享研究成果,探讨前沿科学问题。他还积极邀请国际知名学者来国内讲学和交流,促进了国内外学术思想的碰撞与融合。

安立佳的成功并非偶然,他的身上具备许多优秀品质。他对科研事业充满了热爱和执着,几十年如一日地坚守在科研一线,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和挑战,都从未放弃过对科学真理的追求。他具有敏锐的科学洞察力,能够准确把握科研领域的前沿动态和发展趋势,提出具有创新性的研究思路和方法。他还非常注重团队建设,善于发挥团队成员的优势,营造了良好的科研氛围。在他的带领下,团队成员之间相互协作、相互支持,共同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科研难题。

从松原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走出来的安立佳,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在高分子物理领域书写了辉煌的篇章。他的故事激励着无数科研工作者勇攀科学高峰,为我国的科技事业发展贡献力量。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安立佳将继续发挥他的引领作用,在科研、管理和社会服务等多个领域创造更多的辉煌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 
此信息最后更新时间为:2025-5-11 14:02
上一篇:贾志杰下一篇:杨宝峰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晶体物理学家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学原党委书记、校长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上海市委书记
乌克兰最高拉达议长
收获文学杂志社编辑
承德市作家协会副主席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河北省人大常委会主任
国务院副总理
中国科学院院士
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书记
中国科学院院士
陕西省委原书记
原云南省委第一书记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古代十大奸臣/伪燕开国皇帝
南宋大将
抗日英烈
定海区人物
开国少将
中国科学院院士
抗日英雄
革命烈士
六枝特区人物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龙部落历史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