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安禄山

中国古代十大奸臣/伪燕开国皇帝
安禄山
安禄山[唐][公元703年-757年,中国古代十大奸臣]+像 辽宁朝阳市朝阳县人物
安禄山(703年1月22日—757年1月29日),初名轧荦山(一作阿),本姓康,或以为源出康国,随母嫁突厥人安延偃,改姓安,更名禄山,营州柳城(今辽宁省朝阳市南)人。唐朝安史之乱的始作俑者。
精通六蕃语言。开元二十年(732年),幽州节度使张守珪以其骁勇多机智,任其为捉生将,并收为养子。开元二十八年(740年),因战功任平卢兵马使、营州都督等职。后又设法取得唐玄宗李隆基、杨贵妃的信任兼任平卢、范阳、河东三节度使。 [36]因腹大垂膝,肥胖惊人,作胡旋舞,后被赐铁券,册封柳城郡公,赠范阳大都督,后改封东平郡王。天宝十四载(755年)冬,在范阳起兵叛乱,南下攻陷洛阳,安史之乱自此爆发。至德元年(756年),自称雄武皇帝,国号燕,建元圣武。此后又发兵攻陷潼关,占领长安。至德二年(757年),次子安庆绪谋夺帝位,将其杀死,年约五十余岁。
安禄山为人阴险狡诈,且骁勇善战,发动的“安史之乱”成为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唐王朝从此朝不保夕,岁发可危,对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亦形成了一定的影响。
安禄山是唐朝时期的重要人物,他发动的安史之乱对唐朝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以下是他的生平介绍:

早年经历
安禄山生于唐朝营州柳城(今辽宁省朝阳市),是粟特、突厥混血胡人,本姓康。父亲是粟特族,在他小时候便早亡,母亲阿史德氏是突厥族的巫师。他原本没有姓氏,因突厥人将战斗称为“轧荦山”,所以被取名为轧荦山。

安禄山的父亲去世后,他随母亲在突厥部落生活。后来,将军安波至的哥哥安延偃娶了他的母亲。开元初年,安延偃的部落衰落,安禄山便和将军安道买的儿子一起逃离,被时任唐朝岚州(今山西省吕梁市岚县)别驾的安道买之子安贞节收留。安贞节因安禄山与其兄弟相互帮助逃出而感激他,便和安禄山、安孝节、安延偃之侄安思顺结拜为兄弟,从此安禄山以安为姓氏。

投身军旅,受到赏识
安禄山长大后,精通六种语言,做了互市牙郎。开元二十一年(公元733年),安禄山偷羊被发现,幽州节度使张守珪将他革职查办,准备乱棍打死。安禄山却告诉张守珪,如果想消灭奚族、契丹就不要杀死他。张守珪见安禄山肥胖白皙,且欣赏他的豪言壮语,便释放了他,让他和同乡史思明一起去抓俘虏。安禄山熟悉山川水流,每次出行都有收获,常常擒获数倍于己的契丹骑兵,于是被升任为偏将。后来他因勇猛闻名周边,张守珪将其收为养子。

仕途升迁,平步青云
不断晋升:开元二十八年(公元740年),安禄山升任平卢兵马使,他为人足智多谋,很受人赞扬,不久后又升任营州都督、平卢军使。他还大量贿赂朝廷官员为其说好话,使得唐玄宗渐渐信任他。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唐玄宗设置平卢节度使,任命安禄山为带领御史中丞、平卢节度使,安禄山入朝向唐玄宗奏事,唐玄宗听后更加器重他。天宝三年(公元744年),安禄山被任命为范阳节度使,同时其他官职不变。
深受宠信:期间安禄山买通许多官员在唐玄宗面前夸奖自己,还常常谎称所管辖的地区出现祥瑞之象,唐玄宗因此更加信任他。天宝六年(公元747年),安禄山再次受提拔担任御史大夫一职,此时朝中除了宰相李林甫外没人能和安禄山相比。唐玄宗还为安禄山在京城修建了华丽的宅邸,连日常器物都用金银制作,同时在勤政楼中专门为安禄山设置了座位以显示对他的恩宠。天宝十年(公元751年),安禄山向唐玄宗求得河东节度使一职,他的儿子们也在朝中出任要职。至此,安禄山身兼三镇节度使,获得唐玄宗宠幸,权倾朝野。

密谋叛乱
暗中准备:安禄山表面上为了防备敌军在范阳背面修筑雄武城,实则在里面囤积粮草、兵器,同时大量蓄养马匹、牛羊。他广泛搜罗幕僚,派心腹刘骆谷潜伏在长安搜集情报,并从军中抽调能力强的将领作为心腹。他还极力在民间神化自己,花费重金资助胡人商贩,到商贸大会时,自己高居胡床,身边珍宝、熏香、仆人环绕,还有女巫在面前击鼓跳舞,以此塑造自己为“神”的形态。此外,他让商贩准备了数万套高级官员才能用到的红、紫色衣服,以备自己叛乱并称帝后使用。
扩充势力:安禄山因肥胖无法作战而时常假冒军功,曾十几次引诱契丹人前来饮酒,并提前在酒中动手脚,等契丹人喝后昏倒时将其杀死埋入大坑,以此作为军功。唐玄宗不知情,赐给他免死铁券,封他为柳城郡公,后来又加封为东平郡王。天宝九年(公元750年),安禄山兼任河北道采访处置使,不久后又获得特许铸币的权力,权势日渐强大。天宝十一年(公元752年),安禄山率领五六万人讨伐契丹,遭遇大败。之后他以准备带领军队前去向契丹复仇为由上表唐玄宗,希望让朔方节度使阿布思援助他。阿布思向来与安禄山不和,因畏惧逃到葛逻禄部落,安禄山派人招降葛逻禄,将阿布思送回长安囚禁起来,吞并了阿布思的部队,此时安禄山的军队已经十分强盛。

受到怀疑与应对
太子李亨与朝中宰相杨国忠多次上奏唐玄宗,认为安禄山必然会反叛。天宝十二年(公元753年),唐玄宗派宦官辅璆琳去探查安禄山,安禄山则重金贿赂辅璆琳让他对唐玄宗表示并无异常。杨国忠又劝唐玄宗召安禄山入朝觐见,认为安禄山图谋叛乱一定不会前来,但安禄山却应召前去觐见。天宝十三年(公元754年)正月,安禄山到达长安华清宫,觐见唐玄宗,流着泪向他极力表示忠心,唐玄宗于是更加亲近信任他,任命他为左仆射,让他回到驻地。同月,安禄山求得了管理马匹的闲厩使、群牧之职,又得到了知总监事一职,到任后便将上等良马暗中收集起来带走,随后又获得了楼烦监牧一职并夺取当地的马匹。三月一日,安禄山疾驰返回范阳。此后如果有人告发安禄山谋反,唐玄宗便会愤怒地将其捆住送给安禄山。

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辅璆琳受安禄山贿赂的事被告发,唐玄宗以其他罪名处死了他,但开始怀疑安禄山,安禄山也察觉到朝廷对自己的怀疑,开始称病不接见朝廷派来的使者。之后黜陟使裴士淹巡视到了范阳,安禄山过了二十天都没有接见,后来接见时还让武士胁迫着他,也没有按臣子的规矩行礼。唐玄宗又将公主嫁给其子,命安禄山参加婚礼,安禄山推辞了,但他献出许多骑士、马匹,想要趁机进攻长安,在河南尹达奚珣的劝说下唐玄宗没有接受。唐玄宗之后又邀请安禄山进京,使者到达后,安禄山仍坐在床上不行礼,同时用语非常不敬,使者回京后向唐玄宗直言作为臣子的安禄山已经死了。此时安禄山已完成了叛乱的军事、舆论、资源准备,谋反迹象也已完全暴露。

发动叛乱,建立伪燕
天宝十四年十一月九日,安禄山率领十五万士兵以讨伐杨国忠的名义在范阳宣布反叛,每天行军六十里。当时唐朝内地许久不经历战争,州县下发的武器都生锈不能用,连禁军中都是没有战斗力的市井商贩子弟,民众十分震惊。唐玄宗只得打开府库用里面的财物招募勇士,命将军高仙芝、封常清抵挡叛军。安禄山优待士兵及俘虏,麾下士兵训练精良、军纪严明,并且已事先掌握洛阳以北的地理信息,唐军与其战斗都遭到失败。

十二月,叛军到达黄河边的陈留,此时安禄山听说其子安庆宗被唐玄宗赐死的消息后,便命令军队将投降的官员诛杀,死者达六七千人。此后叛军一路进攻,攻占荥阳,随后进逼洛阳。封常清率军抵挡,但麾下都是新招募的士兵,战斗力不高,安禄山顺利击败封常清的部队,攻入东都洛阳。许多地区纷纷前来归降,唐军纷纷逃散,封常清与高仙芝退往潼关据守,不久后唐玄宗又听信宦官边令诚的谗言将二人赐死,唐军战力大减。

天宝十五年(公元756年)正月,安禄山在洛阳自称雄武皇帝,立国号为燕,定年号为圣武,正式建立燕国,史称伪燕。

攻入长安与局势变化
安禄山称帝后,常山太守颜杲卿率领军民积极抵抗,因此他实际只控制了相当于今辽宁省、河南省、河北省的部分地区。天宝十五年,安禄山的军队攻入常山郡,杀死了颜杲卿。六月,河东节度使李光弼、朔方节度使郭子仪率军从土门路出兵解救常山郡,多次击败叛将史思明率领的军队,最终在常山郡东部的嘉山将其彻底击败,黄河以北的诸郡中有十三个重新归附了朝廷。

此时安禄山派去进攻各地的军队也无法取得胜利,情况变得危急起来,便谋划返回范阳,不过在谋臣田乾真的劝说下重新镇定下来。正逢唐玄宗命哥舒翰率军出潼关与叛军交战,哥舒翰由于患病无法处理军务导致军队混乱,唐玄宗也听信宰相杨国忠的话强令其出战,于是哥舒翰只得出战,在灵宝被安禄山部将崔乾祐击败,安禄山的军队进而进驻潼关直逼长安,唐玄宗被迫逃亡蜀地。接着安禄山进入长安,见到长安府库的财物已被不法之徒抢夺殆尽,便下令军队一连抢劫百姓三天,之后又怨恨儿子安庆宗被杀,便杀死留在长安的唐朝皇族百余人以祭奠安庆宗,跟随唐玄宗的大臣的家属也被尽数屠杀。十一月,安禄山派将领阿史那承庆攻占颍川并进行了屠城。安禄山的一系列残暴行径,使得百姓不安,不愿再依附他,而他对待下属也缺少仁义,使得部下不再像以前一样忠心,各地常常杀死守将重新归降唐朝,叛军的实力渐渐减弱。

暴虐遭弑,安史之乱转折
安禄山晚年因身体肥胖而长期长疮,起兵反叛后又染上眼病,最终无法看见东西,加上疮疾发作,性情变得更加暴躁,动辄使用刑罚,连身为谋主的大臣严庄也遭鞭棍抽打。至德二年(757年),严庄与安禄山的次子安庆绪密谋,指使安禄山宠幸的宦官李猪儿在替安禄山穿衣时,以刀刺其腹将他杀死。之后严庄向外宣告,说是安禄山传位给晋王安庆绪,尊称安禄山为太上皇。安禄山死后,安史之乱的局势发生了变化,叛军内部矛盾加剧,逐渐走向衰落。

安禄山掀起的安史之乱极大地降低了唐朝的实力,使得唐朝开始进入衰落时期,中央集权受到严重削弱,地方藩镇割据局面逐渐形成,唐朝的政治、经济、社会等各方面都遭受了巨大的破坏,成为唐朝由盛转衰的重要转折点。后世史学家如欧阳修等普遍对安禄山持贬抑态度,批评他为人狡猾,反叛唐朝,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此信息最后更新时间为:2025-5-4 12:56
上一篇:王亭亭下一篇:李光弼
唐代著名天文学家、数学家、道士
唐朝第二位皇帝
唐宪宗时期殿中侍御史
唐朝第三位皇帝
唐代风水大师
唐朝宰相
唐朝第二十任皇帝
刚正谏臣
唐朝开国皇帝
唐朝第十八代皇帝
中国古代十大文豪
初唐文坛革新先驱
陕西省委原书记
原云南省委第一书记
中国古代十大奸臣/伪燕开国皇帝
中国科学院院士
南宋大将
抗日英烈
定海区人物
开国少将
中国科学院院士
抗日英雄
革命烈士
六枝特区人物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龙部落历史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