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朱伯芳

中国工程院院士

朱伯芳

朱伯芳[中国工程院院士·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像 江西鹰潭市余江县人物
朱伯芳(1928年10月17日-2024年2月4日),男,汉族,出生于江西省余江县,水工结构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
朱伯芳(1928 年 10 月 17 日-2024 年 2 月 4 日),男,汉族,出生于江西省余江县(现鹰潭市余江区),是我国著名的水工结构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

求学经历
朱伯芳出生于一个书香之家,年幼时在祖父私塾诵读四书。之后,他先后在余江县立小学、中学就读。1940 年 6 月小学毕业,因日军轰炸失学在家一年。1941 年 9 月,考入设于铅山县杨村镇的省立九江中学,后因日军进犯等原因经历了流亡、患病休学等波折。1943 年 9 月,转学至县立余江中学,从初二开始他学习努力,各科成绩名列前茅,初中毕业时在余江中学读高一,1946 年 8 月转学至南昌一中读高二、高三,也一直是班上第一名。

1948 年 7 月,他赴上海参加多所大学考试,同时被交通大学、暨南大学、复旦大学、中央大学录取,最终选择进入上海交通大学土木系,入学后考试成绩优异,土木系考试成绩第一,英文全校第一。在大学期间,1949 年 8 月由地下党员刘笃敬介绍加入共青团,1950 年 9 月升入大三年级时辞去班长职务,在专业分组时任市政工程组组长。

工作经历
治淮初期(1951 年-1957 年):1951 年 9 月,还在读大四的朱伯芳到治淮委员会实习,被分到佛子岭水库技术室设计组,参加中国第一座混凝土高坝佛子岭连拱坝设计,1952 年 9 月转正为 12 级技术员。1953 年,他提出混凝土坝分区标号技术,节约大量水泥,该技术迅速在国内推广并为世界坝工界采用,还推导出连拱坝的设计方法,同年被评为治淮功臣。1954 年 5 月,调至梅山水库指挥部工程技术科担任梅山坝设计师,1954 年评为安徽省优秀团员。1955 年 8 月,参加响洪甸坝设计,任响洪甸水库设计组长,1956 年破格连升三级为 8 级工程师,评为安徽省先进生产者。1955 年起,他开始在国内率先开展混凝土温度应力和温度控制研究,1956 年在响洪甸坝设计中首次进行混凝土温度控制计算分析等工作。1957 年,调到北京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从事混凝土高坝研究。
特殊时期与科研探索(1958 年-1978 年):1958 年-1969 年在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工作。1969 年,水科院被撤销,全家下放三门峡水电库工地,在混凝土浇筑队劳动锻炼,后于 1970 年 9 月调至水电十一工程局勘测设计研究大队科研组,参与三门峡大坝改建工作。1972 年起,他联合宋敬廷研究有限单元法,编制出多个有限元程序,为多个工程提供计算成果。1978 年,调回重建的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担任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科研成果丰硕期(1978 年以后):1978 年后,朱伯芳在科研领域不断取得新突破。1978 年 7 月开辟拱坝优化新领域,着手编制拱坝优化有限元程序。1983 年建立拱坝优化数学模型,1984 年将拱坝优化理论应用于生产实践。1985 年 7 月,出席洛桑第十五届国际大坝会议。1987 年确定为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博士生导师,出席奥地利的柯茵布赖国际拱坝学术讨论会。此后,他多次出席国际会议并担任中国代表团团长,如 1988 年出席温哥华第三届国际土木工程计算机应用会议、1990 年出席德黑兰混凝土结构会议、1991 年出席东京第四届国际土木工程计算机应用会议等。1995 年,由潘家铮、钱宁、文伏波院士推荐,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

主要科研成就
理论体系建立:他建立了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应力和温度控制的理论体系,解决了“无坝不裂”这个世界性难题,提出混凝土大坝温度控制三准则(全面控温、长期保温;早冷却、小温差、慢冷却;适当控制冷却层高度)。还发展了混凝土徐变力学,提出并证明了非均质弹性徐变体的两个基本定理。
拱坝优化研究:建立了拱坝优化的数学模型和求解方法,主持开发拱坝应力分析和优化软件,实现拱坝体形优化,可节省 5%-25%的工程量,应用于 100 多个工程,包括世界最高的三座拱坝。
仿真分析与数字监控:创建了混凝土坝仿真分析的整套算法,提高混凝土坝应力分析水平;提出混凝土坝数字监控新理念,将仪器监测与仿真分析相结合,提高大坝安全监控水平。

学术著作与论文
朱伯芳一生著述颇丰,出版了《水工混凝土结构的温度应力与温度控制》《拱坝设计与研究》《混凝土坝理论与技术新进展》《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应力与温度控制》等 10 余部书籍,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论文 246 篇。

社会任职
他曾任国家南水北调专家委员会委员、水利部科技委员会委员、水科院科技委副主任、小湾、龙滩、白鹤滩等世界最高混凝土坝顾问组成员。还担任过第八、九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及中国水力发电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土木工程计算机应用学会理事长,国际土木工程计算机应用学会理事,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教授等职务。

荣誉与奖励
以第一完成人身份获国家级科技进步奖 3 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 9 项。2007 年,获国际大坝会议授予的终身成就奖及荣誉会员称号。

人物评价
朱伯芳院士把毕生精力奉献给了我国水利水电事业,为中国大江大河治理和水电开发作出了卓著贡献,是我国水工混凝土结构理论奠基者和开拓者,在业内被誉为“中国水利水电界的瑰宝”,全国政协原副主席钱正英称他为“一代宗师”。他的科研成果和学术贡献不仅为中国现代筑坝技术奠定了重要基础,也对世界坝工技术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2024 年 2 月 4 日,朱伯芳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 96 岁,但他的功绩和精神将永远留在水利水电事业的发展历程中。

遗憾的是,目前没有公开的高质量朱伯芳院士的标准像可供直接提供。如果你想查看他的相关影像资料,可能需要通过一些专业的学术机构、图书馆的资料收藏,或者相关的纪念活动报道等途径去进一步寻找。

总之,朱伯芳院士的一生是为水利水电事业不懈奋斗、不断创新的一生,他的贡献和影响将永载史册,激励着后来的科技工作者为我国的水利水电事业继续拼搏进取。
此信息最后更新时间为:2025-6-5 15:12
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革命烈士
明朝开国皇帝
革命烈士
原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画家
国务院原总理
学识渊博心怀大爱的教育家、社会活动家
原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书记
南宋哲学家
明神宗朱翊钧第七子
明朝第四位皇帝
“无限忠于毛主席的好战士”荣誉称号
江苏省委原书记
原中共中央委员
国务院原总理
原中央委员会委员
文学巨匠
中国科学院院士
诗人、作家、书法家、新闻工作者
原黑龙江省委书记
一级战斗英雄、新中国第一批飞行员之一
眼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杂交水稻之父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
浙江省委原书记
数学和逻辑学统计学专家
陕西省委原书记
广西壮族自治区原党委书记
中国工程院院士
印度前总理
广州文化传承的坚守者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
原中央政治局常委
明朝中期政治家、内阁次辅
中国现代史上伟大的爱国者
南昌中心市委青年部原部长
中国工程院院士
明朝工部尚书
中国气象学家
江西余江籍烈士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龙部落历史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