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麟[明][公元1475年-1561年,江东三才子] 江西鹰潭市余江县人物 刘麟,字元瑞,一字子振。南京广洋卫人,祖籍江西安仁县中国明代文人、官员。 刘麟绩学能文,与顾璘、徐祯卿并称“江东三才子”。明弘治九年(1496年),中进士,除刑部主事,历郎中,知绍兴府,有异政。明嘉靖四十年(1561年),刘麟去世,年八十七卒。 刘麟公性清约,蔬布自喜,好为山水之游。曾与孙山人一元,龙佥事霓及苕中名士吴珫、施侃等结诗酒社,号苕溪五隐。陈田《明诗纪事》称其诗“兴趣天然,颇似击壤一派”。其文“以冲夷雅淡之词,发瑰玮奇崛之气,窈眇秾纤,冥与神会”。著有《清惠集》13卷传世,是集凡诗2卷,奏疏4卷,序1卷,记1卷,碑志表赞及祭文1卷,书简2卷,杂著1卷,附录1卷。 刘麟(1475 年-1561 年),字元瑞,号南垣,祖籍江西承宣布政使司饶州府安仁县(今江西省余江县),世为南京广洋卫副千户,后居家南京。他是明朝时期的重要人物,在文学、政治等方面都有一定经历和影响。以下是其详细生平介绍: 早年经历与文学才华 刘麟自幼博学能文,展现出卓越的文学天赋。他与顾璘、徐祯卿并称“江东三才子”,在文学领域享有较高声誉。陈田《明诗纪事》称其诗“兴趣天然,颇似击壤一派”,其文“以冲夷雅淡之词,发瑰玮奇崛之气,窈眇秾纤,冥与神会”,可见其文学作品具有独特的风格和较高的造诣。 科举入仕与早期政治生涯 弘治九年(1496 年),刘麟考中进士,由此开启了他的仕途生涯。初入官场,他被任命为刑部主事,后晋升为员外郎。在担任员外郎期间,他负责审查京城地区的囚犯案件,表现出了公正和谨慎的态度,成功平反了三百九十余人的冤案,展现出了卓越的司法才能和正直的品格。 正德年间的仕途波折 正德初年,刘麟晋升为郎中,后出任绍兴知府。然而,当时正值刘瑾专权,刘瑾权势滔天,官员们多争相巴结。刘麟为人正直,不肯谒见谢恩于刘瑾,这引起了刘瑾的不满和记恨。仅仅过了五个月,刘瑾便以刘麟之前审查囚犯的一些细微之事为借口,将他罢官为民。刘麟罢官时,当地士民感激他的德政,凑集金钱赠送给他,以示敬意和挽留,但他坚决不受。士民为了纪念他,修建了小刘祠,并将其与汉代的刘宠相配,以赞誉他的清廉和贤能。 被罢官后的刘麟寓居湖州,在此期间,他与吴琬、施侃、孙一元、龙霓交往密切,并称“湖南五隐”,过着相对闲适的隐居生活,享受着山水之乐和文人之间的雅集交流。直到刘瑾被诛杀后,刘麟才得以重新起用,补任西安的官职。 嘉靖年间的仕途起伏 再度为官与直言进谏:嘉靖初年,刘麟被召回朝廷,任命为太仆卿,后又晋升为右副都御史,巡抚保定六府。在任期间,他敢于直言进谏,不畏权贵。当时,中官耿忠守备紫荆关时多行放纵之事,刘麟毅然上奏弹劾他,维护了地方的秩序和公正。他还奏请减免天津三卫屯田的赋税,并提出从府库储备中拿出财物供给河间三卫军的月饷,然后通过征收拖欠的赋税来偿还,这些建议都得到了皇帝的批准。皇帝还因此谕令户部,对中外未发放的军饷都要全部补给。 工部任职与财政改革:后来,刘麟因再次称病辞官回乡。但不久后又被起用为大理卿,接着被提拔为工部尚书。在工部任职期间,他致力于为朝廷节省财政开支。侍卫军原本得不到衣履供应,锦衣帅骆安援引红盔军的例子请求供应,刘麟坚持认为不可,最终皇帝下诏量给银让侍卫军自制,并且规定以后每五年供应一次成为常例。针对四司财物都贮存在后堂大库,司官出纳时多有侵吞渔利的现象,刘麟奏请专门任命一名郎官来主管此事,皇帝称赞此建议很好,并赐名该库为“节慎库”。此外,他还上奏了节财十四事,旨在淘汰内府各监局冒领破费的钱财,这一举措虽然对朝廷财政管理有益,但却引起了宫中显贵们的强烈怨恨。 致仕与后续波折:显陵工程竣工后,参与执事的人都觊觎官职,刘麟却只拟给予赏赐,这让众多小人更加怨恨他。恰逢皇帝采纳谏官的建议,停止中外杂派工役,刘麟便发文停止浙江、苏、松等地的织造,而朝廷上供的袍服也在停办之列。中官吴勋为此向皇帝进言,于是皇帝下令让刘麟致仕。过了很久,显陵殿阁出现雨漏现象,朝廷又追论刘麟的责任,将他落职。 晚年生活与身后事 刘麟致仕后,居住在郊外的南垣,以赋诗自娱,过着平淡而宁静的晚年生活。他晚年喜好楼居,但因家境贫寒无力建造,于是便将篮舆悬挂在梁上,弯曲着身体卧在其中,取名为“神楼”。文征明还为他绘制了神楼图,可见他的晚年生活虽清苦却也有文人雅趣。 刘麟家居三十余年,尽管已经退隐,但廷臣仍频繁论荐他。嘉靖四十年(1561 年),刘麟去世,享年八十七岁(另有一说享年八十八)。他去世后,被追赠为太子少保,谥号“清惠”,留有《刘清惠集》传世。 人物评价 刘麟一生清修直节,当官不挠,始终坚守自己的原则和操守。在政治上,他关心百姓疾苦,敢于弹劾权贵,为朝廷的财政管理提出了许多有益的建议,致力于节省开支、杜绝浪费,但也因此得罪了不少既得利益者。在文学方面,他以其独特的诗文风格,在当时的文坛占据一席之地,与顾璘、徐祯卿等并称“江东三才子”,对明代文学的发展也有一定的贡献。他的一生,既有仕途的起伏波折,也有隐居时的闲适自在,展现出了一位古代文人官员的多面人生。其清廉洁直的品质和文学才华,在后世也得到了一定的认可和赞誉。 总体而言,刘麟是明朝时期一位具有特点和影响力的人物,他的经历和行为反映了当时的政治环境、社会风气以及文人官员的价值取向和人生选择。他的故事不仅是个人的生平写照,也从一个侧面展现了明代历史的一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