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刘宁

河南省委书记
刘宁
刘宁,一位凭借扎实专业知识、卓越领导能力和务实工作作风,在水利建设、地方治理等领域取得突出成绩的领导干部。他以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在不同岗位上为国家和地方的发展贡献着力量,展现出勇于担当、积极进取的优秀品质。
刘宁于 1962 年 1 月出生,籍贯吉林临江。临江,这座位于吉林省东南部的边境城市,自然风光秀丽,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在这片土地上成长起来的刘宁,自幼便受到家乡风土人情的熏陶,培养出坚韧不拔、勤奋好学的性格特质,为他日后的人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1978 年,刘宁考入清华大学水利工程系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在清华园里,他开启了一段充实而富有挑战的求学生涯。大学期间,刘宁以对知识的强烈渴望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全身心投入到专业学习中。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涉及众多复杂的学科知识,从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到施工建设,再到运行管理,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深入钻研。刘宁凭借着过人的毅力和天赋,系统地掌握了专业知识,成绩在班级中名列前茅。他积极参与各类学术实践活动,跟随老师和同学们深入水利工程实地考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不断提升自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清华大学浓厚学术氛围的滋养下,刘宁不仅培养了扎实的专业基础,更塑造了严谨的科研态度和创新思维,为他未来投身水利事业做好了充分准备。
1983 年 7 月,刘宁从清华大学毕业后,正式踏上工作岗位,投身于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勘测规划设计院枢纽设计处。初入职场,他从基层干部做起,积极参与到众多水利工程项目的规划与建设工作中。在项目实践中,刘宁充分展现出了专业素养和敬业精神。他经常深入工程一线,实地考察项目地点的地形地貌、水文地质等情况。水利工程的选址和设计需要精准的数据支持,刘宁不畏艰苦,带领团队穿梭于崇山峻岭、江河湖畔,获取第一手资料。为了确保工程规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他常常加班加点,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反复分析和研究。在一些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建设中,面对复杂的地质条件和技术难题,刘宁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带领团队日夜钻研,创新性地提出解决方案。例如,在某水利枢纽工程建设中,遇到了坝基渗漏的棘手问题,传统的处理方法难以奏效。刘宁经过深入研究和多次试验,提出了一种新的防渗处理方案,成功解决了这一难题,确保了工程的顺利推进。在长期的基层工作中,刘宁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也逐渐在行业内崭露头角。
随着工作经验的不断积累,刘宁的专业能力和领导才能得到了进一步认可,开始承担更重要的职责。1996 年,他担任长江水利委员会总工程师助理(正处级),并在此期间继续深造,于 1995 年 9 月至 1998 年 6 月在武汉水利电力大学管理工程系管理工程专业在职研究生学习,获得管理学硕士学位。此后,他又于 1998 年 6 月至 2000 年 6 月在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水资源与河流工程系水文学与水资源专业在职研究生学习,获得工学博士学位。这一系列的学习经历,使刘宁的知识体系更加完善,为他在水利管理和技术研究领域的发展提供了强大助力。1998 年 7 月,刘宁出任长江水利委员会副总工程师(副司级),在这一岗位上,他积极参与长江流域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和管理工作,为保障长江流域的防洪安全、水资源合理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发挥了重要作用。
2001 年,刘宁的工作迎来了新的挑战与机遇,他调任水利部南水北调规划设计管理局总工程师,之后又陆续担任水利部副总工程师、水利部总工程师等职务。在水利部工作期间,刘宁深度参与国家水利发展战略与规划的制定。他结合我国水资源分布特点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深入调研全国各地水利设施的现状与需求,为水利项目的合理布局与有序推进出谋划策。他深知水利事业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性,致力于通过科学规划和有效管理,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在参与南水北调工程的规划设计管理过程中,刘宁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对工程的技术方案、建设进度、质量安全等方面进行严格把关。南水北调工程是一项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跨流域调水工程,涉及众多复杂的技术难题和协调工作。刘宁带领团队攻坚克难,为工程的顺利推进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持。同时,他积极推动水利管理体制机制的创新,强化水资源的统一管理与合理调配,为我国水利事业的统筹协调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2009 年,刘宁被任命为水利部副部长、党组成员,此后还担任过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秘书长兼办公室主任等职务。在这些重要岗位上,刘宁在防汛抗旱工作中发挥了关键作用。每年汛期,他都密切关注雨情、水情、汛情变化,及时组织会商研判,制定科学合理的防汛抗旱决策。他深入一线指挥抢险救灾,与广大干部群众并肩作战,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江河湖泊安澜。在应对一些重大洪涝灾害和干旱危机时,刘宁凭借丰富的经验和果断的决策能力,有效地组织了抢险救援和抗旱减灾工作,最大限度地减轻了灾害损失。例如,在某次特大洪水灾害期间,刘宁迅速赶赴受灾严重地区,现场指挥抗洪抢险工作。他亲自查看堤坝险情,组织专家制定抢险方案,协调各方力量投入抢险救援,经过连续奋战,成功化解了洪水危机,保障了当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2017 年,刘宁的工作重心从水利系统转向地方治理,他调任青海省委副书记,此后又担任了省委党校校长、政法委书记等职务。在青海工作期间,刘宁积极参与地方的各项建设与发展工作。他深入基层调研,了解青海的省情和民生需求,为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政策提供依据。在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方面,他注重结合青海的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积极探索适合当地的发展路径。他大力支持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推动青海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同时,他也关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青海作为重要的生态屏障,生态地位十分重要。刘宁积极推动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的实施,加强对三江源等重点生态区域的保护,为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作出了贡献。在社会治理方面,他强化政法工作,维护社会稳定,为青海的和谐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2018 年 8 月,刘宁担任青海省副省长、代省长,次月当选省长。在担任省长期间,他继续秉持务实的工作作风,致力于推动青海的经济社会发展。他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改善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条件,为青海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在民生保障方面,他高度重视教育、医疗、住房等民生问题,加大对教育事业的投入,改善学校办学条件,推动教育公平;积极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群众提供更好的医疗保障;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努力解决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在他的领导下,青海在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生态保护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绩。
2020 年 6 月,刘宁调任辽宁省委副书记、省政府党组书记,同年 8 月当选省长。在辽宁工作期间,他积极推动辽宁的振兴发展。他深入分析辽宁的产业结构和发展现状,积极推动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与新兴产业的培育发展。他大力支持制造业的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提升辽宁的产业竞争力。同时,他也注重优化营商环境,吸引更多的投资和企业入驻辽宁,为辽宁的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在民生领域,他持续加大对民生事业的投入,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提升了辽宁人民的生活幸福感。
2021 年 10 月,刘宁担任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在广西工作期间,他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 “五个更大” 重要要求和对广西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大力实施科教兴桂、人才强桂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动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他积极推动广西与周边地区的经济合作与交流,加强区域协调发展。在产业发展方面,他推动广西的特色产业做大做强,如蔗糖产业、有色金属产业等,同时也积极培育新兴产业,推动数字经济、新能源汽车等产业的发展。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他继续秉持绿色发展理念,加强对广西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修复,推动生态旅游等绿色产业的发展,实现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良性互动。在教育和人才培养方面,他加大对教育事业的支持力度,推动广西高校的 “双一流” 建设,培养更多适应广西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2024 年 12 月,刘宁调任河南省委书记,2025 年 1 月当选河南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在新的岗位上,刘宁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河南作为人口大省、经济大省和农业大省,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地位。刘宁深入了解河南的省情和发展需求,积极谋划推动河南的高质量发展。他关注河南的制造业转型升级、农业现代化发展、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等重点工作,致力于推动河南在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取得新的突破。同时,他也高度重视民生保障和社会稳定工作,努力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就业、教育、医疗、住房等问题,不断提升河南人民的生活质量。
刘宁在不同岗位上始终坚守初心,以务实的工作作风和勇于担当的精神,为国家和地方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他的工作成绩和奉献精神得到了广泛认可。如今,他依然在自己的岗位上继续为国家和人民的事业努力奋斗,在新的征程上书写着更加辉煌的篇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少将
落马官员
原中共中央监察委员会常务委员
河南省委书记
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常委
元末明初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
宋文帝刘义隆的第四子
中国科学院院士
第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秘书长
原中共中央委员
贵州省委原书记
中央政治局委员
湖北省委书记
山东省委书记
四川省委书记
重庆市委委员、常委、书记
河南省委书记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央政治局委员
第二十届中央委员
第二十届中央委员
海南省委书记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520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