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刘忠范

中国科学院院士
刘忠范
刘忠范[中国科学院院士]+像 吉林长春市九台市人物
刘忠范,男,汉族,1962年10月生,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区人,2007年12月加入九三学社,1990年4月参加工作,日本东京大学光电化学专业研究生毕业,工学博士,教授,物理化学家,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博雅讲席教授、纳米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英国物理学会会士、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中国微米纳米技术学会会士。
刘忠范:从东北农村走出的科研领航者
刘忠范,1962年10月出生于吉林九台,是我国著名的物理化学家,他身上有着诸多耀眼的标签: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万人计划”杰出人才,同时在九三学社以及北京市政协担任重要领导职务。他在纳米碳材料、二维原子晶体材料和纳米化学研究领域成就斐然,为我国科研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

刘忠范出生在吉林九台的一个农民家庭,父母目不识丁,但他自幼天资聪慧且勤勉好学。在那个教育资源匮乏、学生还需花费大量时间参与生产队劳动的年代,刘忠范对知识的渴望却极为强烈。春天种地、夏天除草、秋天秋收,即便一年有三分之一的时间被农活占据,他依然没有放弃对学习的追求。1979年2月,他凭借优异的成绩,作为乡中学唯一一名上榜生,被选拔到九台一中集训35天,之后顺利考入吉林工学院(现长春工业大学)化学工程系。1983年大学毕业时,他更是凭借每门课都达到90分以上的优异成绩,成为全校唯一的优秀毕业生 。

大学毕业后,刘忠范获得了赴日留学的机会。1984年至1987年,他在日本横滨国立大学工学部物质工学系电化学专业攻读硕士学位,1987年至1990年,又进入日本东京大学工学部化学能源系光电化学专业深造,并获得博士学位。在东京大学期间,他有幸跟随国际著名光电化学家藤岛昭做研究。藤岛昭教授的勤奋精神深深影响了刘忠范,他以导师为榜样,积极进取,不断努力,不仅获得了日本政府奖学金,还在科研成果上取得重大突破,在《Nature》上发表论文,在学术界崭露头角。此后,刘忠范又在东京大学和国立分子科学研究所进行了为期两年的博士后研究 。

在日本留学近十年,刘忠范打下了从事高科技和交叉学科研究的坚实基础。然而,远在祖国的北京大学化学系教授蔡生民,多次真诚地邀请他回国发展。“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怀着对祖国的深厚情感和对科研事业的使命感,1993年6月,刘忠范毅然决定回到中国,加入北京大学任教。

初到北大,刘忠范面临着诸多困难。他亲手建立起光电智能材料研究室,几间空房子就是全部家当。为了开展科研工作,他省吃俭用,花费50多万元购买了一台STM仪器(扫描隧道显微镜)。由于资金紧张,连仪器需要配置的防震台都无法正常购置,他只能带着学生到附近的工地上找沙子和锯末代替。但这些困难并没有阻挡他前进的脚步,他每天最早进入实验楼,最晚走出实验室,常常工作到深夜,被大家称为“拼命三郎”。他的口号是“一天26小时工作制”,在他的感染下,他的学生、同事也都充满了拼搏精神 。

1994年,刘忠范申请了科技部攀登计划B“超高密度光子—电子型信息存储材料研究”项目,成为当时科技部最年轻的首席科学家,从此开启了他在纳米领域的攀登之旅。1997年,他参与创建了中国最早跨院系、跨学科的北京大学纳米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该中心后来发展成为国际知名的低维碳材料研究基地。同年,他还推动成立了北京大学纳米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这是我国第一个跨院系、跨学科的纳米科技中心 。

刘忠范在科研上的成就主要体现在低维碳材料的化学气相沉积(CVD)生长方法学研究方面。他建立了精确调控碳纳米管、石墨烯等低维碳材料结构的系列生长方法,发明了碳基催化剂、二元合金催化剂等新型生长催化剂,提出了新的碳纳米管“气—固”生长模型。他首次将有机小分子的自组装概念拓展到准一维碳纳米管领域,建立了多种化学自组装方法,实现了碳纳米管在各种固体表面的有序组装,并开拓了碳纳米管电化学和基于扫描探针显微技术的针尖化学研究方法 。

截至2018年5月,刘忠范发表SCI学术论文340余篇,其中不乏发表在《Nature》《Nature Mater.》《Nature Commun.》等国际顶尖期刊上的文章。他还拥有国家发明专利19项。此外,他在学术会议组织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曾主办中日双边光电智能材料与分子电子学研讨会(1994)、第二届亚洲有序膜会议(1998)、第十届LB膜国际会议(2003)、第二届亚洲纳米科技会议(2004)、亚洲电化学会议(2005)等多个国际学术会议,在国际学术界具有较高的影响力 。

在科研成果丰硕的同时,刘忠范也特别注重人才培养。他认为做学问首先要有做学问的样子,一直鼓励自己的学生去做一些花气力、却不那么容易寻找到突破口的事情。在他的悉心培养下,他的弟子绝大多数都在中国国内外知名学术机构从事科研工作,其中有24位晋升为教授。他希望将来有一天被称为教育家,而不仅仅是科学家 。

随着科研工作的深入开展,刘忠范越发意识到科研评价机制和体系对科研发展的重要性。他针对我国纳米科技发展中存在的投入分散、“跟风”现象严重、原创性研究不多等问题,多次发声。他指出,在国内的现有评价体制下,科研人员更多关注的是文章和头衔,功利性非常强,这对科研储备力量的培养极为不利。他通过“刘言扉语”等方式,引导学生回归科学精神,追求真正的学术,但也深知科研人员在现实压力下的无奈 。

2007年,刘忠范加入九三学社,此后他在参政议政方面也积极发挥作用。他认为九三学社作为参政党,应该突出科技特色,积极履行参政议政职责。他积极呼吁制止不正常的、急功近利的新材料产业发展模式,得到了中央领导的高度关注 。

2016 - 2017年,刘忠范挂职任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在此期间,他主动请缨负责石墨烯材料产业化布局工作,参与推动“北京市石墨烯科技发展专项(2016—2025)”的启动,并担任专家组组长。为解决我国石墨烯产业发展后劲不足、缺少核心技术的难题,他积极推动成立北京石墨烯研究院,该研究院定位为引领石墨烯产业的核心技术策源地、政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和创新文化建设示范区、全球高端人才汇聚地和创业基地,刘忠范担任院长。同时,他还是北京石墨烯产业创新中心的重要发起人以及中关村石墨烯产业联盟理事长,这些举措为北京市乃至全国石墨烯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

在荣誉方面,刘忠范获得了众多表彰。1992年,他获得日中科技交流协会“有山兼孝纪念研究奖”;1997年,荣获香港求是科技基金会杰出青年学者奖;2005年,获得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007年,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一等奖;2008年和2017年,两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12年,获得中国化学会 - 阿克苏诺贝尔化学奖;2012年,获宝钢优秀教师特等奖;2016年,获日本化学会胶体与界面化学年会Lectureship Award、北京大学方正教师特别奖;2017年,被授予“北京市优秀教师”称号;2018年,获得ACS Nano Lectureship Award等;2022年度,荣获京博科技卓越奖 。

在社会任职方面,刘忠范曾任中国化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材料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微米纳米技术学会常务理事,国际电化学学会国家代表,英国物理学会FELLOW,第六十届国际电化学大会主席、第十届国际分子有序膜大会主席、第二届亚洲纳米科技大会执行主席等。现任《化学学报》副主编、Adv Mater 、Small、Chemistry—AnAsianJ、NanoRes、NPGAsiaMaterials、J Photochem Photobiol C Photochem Rev、J NanoscienceLetters等七个国际期刊编委或顾问编委 。

从东北农村走出来的刘忠范,凭借自己对科学的热爱、顽强的拼搏精神以及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在科研道路上不断攀登高峰,在人才培养、科研成果转化、参政议政等多个领域发光发热,成为了我国科研领域的杰出代表人物,激励着无数科研工作者为实现我国科技强国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 
上一篇:高严下一篇:马占山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少将
落马官员
原中共中央监察委员会常务委员
宋文帝刘义隆的第四子
中国科学院院士
第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秘书长
河南省委书记
原中共中央委员
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常委
元末明初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
贵州省委原书记
原河北省省委第一书记
中国科学院院士、晶体物理学家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学原党委书记、校长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湖北省委书记
山东省委书记
四川省委书记
重庆市委委员、常委、书记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央政治局委员
河南省委书记
第二十届中央委员
第二十届中央委员
中央委员,财政部党组书记、部长
海南省委书记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
北京大学校长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520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