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邦国,一位在中国政治舞台上展现出卓越领导才能与坚定信念的杰出人物,曾任中共十六届、十七届中央政治局常委,第十届、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 。他凭借着扎实的专业素养、丰富的领导经验以及对国家和人民事业的无私奉献,在不同岗位上为国家的建设与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 。 吴邦国于1941年7月出生,籍贯为安徽肥东 。肥东,这片江淮大地之上的热土,孕育了无数勤劳勇敢的人民,也赋予了吴邦国坚韧不拔的品质和对知识的渴望 。1941年,正值国家处于艰难抗战时期,他在贵州平坝呱呱坠地,虽成长于动荡年代,但从青少年时期起,吴邦国便怀揣着对祖国的热爱,刻苦学习,一心追求进步 。 1960年,吴邦国凭借优异的成绩考入清华大学无线电电子学系电真空器件专业 。在清华大学的校园里,他如饥似渴地汲取知识,在专业领域深耕细作 。1964年4月,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此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深深扎根于心底 。1967年,吴邦国从清华大学毕业,开启了他的职业生涯 。他来到上海电子管三厂,从基层的工人、技术员做起,一步一个脚印地积累经验 。在技术科,他从副科长逐步成长为科长,凭借着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出色的工作能力,在技术领域不断突破,为工厂的技术革新贡献着力量 。 1976年,吴邦国迎来了职业生涯的重要转折点,担任上海电子管三厂党委副书记、革委会副主任,随后又成为副厂长、厂党委副书记、厂长 。在担任领导职务期间,他积极推动工厂的生产与发展,带领工厂职工克服重重困难,努力提升工厂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1978年,他出任上海市电子元件工业公司副经理,之后又在上海市电真空器件公司担任副经理 。在这些岗位上,他充分发挥自己的领导才能,积极协调各方资源,推动企业的发展壮大 。1981年,吴邦国担任上海市仪表电讯工业局党委副书记 。尽管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他遭遇诸多挑战,但始终坚守党性原则,秉持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实际行动抵制错误思潮,努力维持工作的正常运转 。 1983年3月,吴邦国担任上海市委常委,同年8月兼任上海市委科技工作党委书记 。在此期间,他深入了解科技系统的实际情况,致力于加强科技系统领导班子建设,积极推动科研与生产的紧密结合 。他深知科技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性,积极探索如何将科技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为上海的科技发展和产业升级奠定了坚实基础 。1985年6月,他担任上海市委副书记,分管党群和市委日常工作 。在这一岗位上,他紧密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大政方针 。他围绕加强党的干部队伍建设等重要议题进行深入专题研究,在市委决策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 1992-1994年,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 1994-1995年,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 1995-1997年,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院副总理 1997-1998年,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 1998-1999年,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中央大型企业工委书记 1999-2002年,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党组成员,中央企业工委书记 2002-2003年,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党组成员,中央企业工委书记 2003-2008年,中央政治局常委,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党组书记 2008-2012年,中央政治局常委,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党组书记 2012-2013年,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党组书记 2024年10月8日4时36分,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吴邦国同志,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84岁。 2024年10月14日,吴邦国同志的遗体在北京火化。为悼念吴邦国同志,14日,首都天安门、新华门、人民大会堂、外交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和政府所在地,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各边境口岸,对外海空港口,中国驻外使领馆下半旗志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