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正午:勤勉实干的耕耘者 杨正午,一位凭借坚定的信念、勤勉的工作态度和卓越的领导能力,在多个重要岗位发光发热的实干家。他扎根基层,深入群众,为地方的发展和人民的幸福倾洒心血,在不同阶段的工作中,都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湘西苗乡,孕育初心 1941 年 1 月,杨正午出生于湖南龙山。龙山隶属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这里山川秀丽,民族文化底蕴深厚,同时,由于地处山区,交通不便,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杨正午在这片充满民族风情却又贫困落后的土地上成长,自幼目睹乡亲们生活的艰辛,心中早早种下了改变家乡面貌的种子,立志通过努力,让家乡人民过上更好的生活。 基层历练,崭露头角 1960 年 8 月,19 岁的杨正午从永顺民族师范学校毕业后,回到龙山,在贾市完小担任教师。在教学岗位上,他认真负责,不仅传授知识,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和志向。凭借出色的教学表现,他赢得了学生的喜爱和同事的认可。1965 年 11 月,杨正午迎来了职业生涯的重要转折,调任龙山县革委会办事组秘书。从此,他踏上从政之路,开启了为人民服务的新征程。 在龙山县革委会工作期间,杨正午展现出扎实的文字功底和出色的组织协调能力。他深入基层,了解群众的需求和困难,积极为革委会的决策提供准确的信息和合理的建议。1972 年 7 月,杨正午担任龙山县革委会办公室副主任,之后又历任龙山县水田区委书记、革委会主任等职务。在这些基层领导岗位上,他大力推动当地的农业生产,组织群众兴修水利、开垦农田,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提高了粮食产量。同时,他积极发展乡镇企业,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在当地树立了良好的口碑。 州内任职,推动发展 1982 年 10 月,杨正午调任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副州长。在新的岗位上,他充分发挥自己在基层积累的丰富经验,积极推动湘西州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他深入调研湘西州的产业结构,提出了一系列符合当地实际的发展策略,加大对农业、工业和旅游业的支持力度。在农业方面,他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培育特色农产品,提高了农业的经济效益。在工业方面,他扶持当地的工业企业,推动企业的技术改造和创新发展,培育了一批具有竞争力的工业品牌。在旅游业方面,他充分挖掘湘西州的旅游资源,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了湘西州旅游业的兴起。 1985 年 6 月,杨正午担任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州长。在担任州长期间,他以推动湘西州的经济发展为首要任务,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的支持,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他推动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的改善,为湘西州的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同时,他注重教育、医疗等社会事业的发展,加大对教育和医疗的投入,改善了教育和医疗条件,提高了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 1990 年,杨正午出任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州委书记。在州委书记的岗位上,他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提高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他重视干部队伍建设,选拔任用了一批德才兼备的干部,为湘西州的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在他的领导下,湘西州在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都取得了显著成就,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幅提高。 主政湖南,再续辉煌 1993 年,杨正午调任湖南省委副书记,开始在省级层面为湖南的发展贡献力量。1995 年,杨正午担任湖南省委副书记、代省长,次年正式当选为省长。在担任省长期间,他以推动湖南的经济发展为己任,提出了一系列符合湖南实际的发展战略。在经济发展方面,他积极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加大对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支持力度。他推动长株潭城市群的建设,加强区域间的合作与协同发展,提升了湖南在全国的经济地位。在农业现代化方面,他重视农业科技创新,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2000 年,杨正午担任湖南省委书记,肩负起推动湖南发展的重大责任。在担任省委书记期间,他继续带领湖南人民砥砺前行,推动湖南在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取得新的突破。他加强党的建设,提升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为湖南的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在经济建设方面,他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改善了湖南的交通、能源等条件。他推动产业升级,培育了一批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在社会事业方面,他关注民生问题,加大对教育、医疗、就业等领域的投入,提高了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在文化建设方面,他重视湖湘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推动了湖南文化事业的繁荣。 心系发展,余热生辉 尽管随着时间的推移,杨正午逐渐退出领导岗位,但他始终心系湖南的发展。他凭借丰富的工作经验和深刻的洞察力,为湖南的发展提供宝贵的建议和指导。他关注湖南的经济建设、社会进步和民生改善,用另一种方式继续为湖南的发展贡献力量 。杨正午的一生,是为人民服务的一生,他的事迹和精神,激励着后人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