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军[中国工程院院士·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像 四川广安市岳池县人物 张军,男,汉族,1965年7月30日出生于安徽省合肥市,原籍四川省广安市岳池县,中共党员,航空交通工程技术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北京理工大学党委书记,中国工程院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主任。 1987年、1990年、2001年,张军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先后获得工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历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教授、副院长、院长等职;2009年9月,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校长、党委常委;2013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2014年11月,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2015年9月,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党委书记(副部长级);2022年4月,任北京理工大学党委书记;2022年7月,任中国工程院第八届主席团成员。 张军长期致力于航空交通工程技术、系统研究与人才培养。 张军:矢志航空航天,笃行教育科研之路 张军在航空航天与高等教育领域深耕多年,以卓越的科研成果、先进的教育理念和丰富的领导经验,为行业发展和人才培养作出了突出贡献。
在教育与职业发展历程上,张军于1987年、1990年、2001年,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相继获得工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毕业后,他留校任教,在电子信息工程学院从教授逐步成长,历任副院长、院长等职务。2009年9月,出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校长、党委常委;2013年,凭借深厚的学术造诣和杰出贡献,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2014年11月,担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2015年9月,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党委书记(副部长级);2017年12月,调任北京理工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2022年4月,任北京理工大学党委书记;同年7月,成为中国工程院第八届主席团成员。此外,他还担任中共第十九、二十届中央纪委委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智慧教育研究分会第一届理事长等重要职务 。
科研领域中,张军成果斐然。他在民航航路网运行监控、星基航路运行监视、民航飞行校验等方向开展了大量基础性与开拓性工作。主持研制的中国民航新一代空中交通服务平台、星基航路运行监视装备和民航机载飞行校验平台,在实际应用中成效显著。2024年11月7日,其团队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发表研究成果,成功研制百通道百万像素高光谱实时成像器件。截至2021年2月,张军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出版著作2部;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5项,其中“新一代空中交通服务平台、关键技术及其应用”于2004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空地协同的民航空域监视新技术及装备”在2009年斩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2019年“复杂机场高精度飞行校验技术及装备”再次荣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
在人才培养与高校建设方面,张军有着深刻见解。他强调高校发展应紧密契合国家战略,积极推进学科交叉协同提质。一方面,顺应国家发展与产业转型需求,优化调整学科结构,整合优势资源开展协同创新;另一方面,推动教学与科研深度融合,依托高水平大学建设研究设施,促进产学研一体化发展。2009年,他的教学成果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
在社会任职上,张军积极发挥专业优势与领导才能,担任众多重要职务,如2017年10月起任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2019年1月任中国电子学会第十届理事会副理事长,同时还担任“十二五”国家863计划现代交通技术领域高效运输服务技术主题专家组专家与召集人、国家空中交通管制系统总体技术专家组成员等,2024年9月2日,成为重庆市空天信息产业专家委员会委员。
张军的工作获得广泛认可与高度评价。在定点扶贫工作中,他两次深入调研,助力搭建扶贫、转型、致富桥梁,推动教育、科技、产业扶贫取得重大突破;就任北京理工大学校长期间,传承北理工精神与文化,带领学校朝着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稳步前行。张军以其不懈的努力与卓越的成就,在科研、教育与社会服务等领域树立了标杆,持续为国家和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