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叔瑜(1924年6月20日—2025年4月14日),男,汉族,出生于四川省邻水县,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爆破事业的奠基人和学术带头人。
1948年,冯叔瑜毕业于交通大学;1948年—1951年,担任西南铁路工程局工务员;1955年,毕业于原苏联列宁格勒铁道运输工程学院获科学技术副博士学位;1955年—1958年,担任铁道部工程总局基建总局工程师;1958年—1963年,担任铁道部科学研究院铁道建筑研究所施工研究室主任工程师;1963年—1984年,担任铁道部科学研究院铁道建筑研究所爆破研究室主任;1963年—1979年,担任铁道部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1979年,担任铁道部科学研究院研究员;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冯叔瑜长期从事工程爆破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工作 ,是中国爆破工程界的技术权威,创立了我国爆破工程设计计算理论。50年代创立了我国山区及丘陵地区全路堑或半路堑爆破设计方法,提出路堑边坡上破裂线、边坡及路基保护层“压缩圈”重要概念和路堑、半路堑大爆破设计原则及计算参数选择方法。在川黔、贵昆线建设中首先发展了定向爆破筑堤坝技术,此后在全国16座水坝建设中得到全面推广,并研究发表了“体积平衡法”的坝体抛掷堆积计算公式,为全国工程界普遍采用。
2025年4月14日8时,冯叔瑜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101岁。
冯叔瑜的一生,是在工程爆破领域不断探索创新、为国家建设奉献的一生。他从贫寒农家走出,凭借自身努力成为行业泰斗,其事迹与贡献令人敬仰。
求学与职业发展历程
1924年6月20日,冯叔瑜出生于四川省邻水县九龙镇的清贫农家。他自幼勤奋好学,1936年考入县立第一高等小学,1938年升入邻水县立初级中学。1941年初中毕业后,冯叔瑜凭借优异成绩,先是考取大竹师范学校,后又前往重庆,成为中央工校机械工程科的公费生。1944年9月,他以同等学历考入自上海迁至重庆的交通大学土木系,并于1948年8月毕业,获得铁道专业学士学位。
毕业后,冯叔瑜担任西南铁路工程局工务员。1951年8月,他前往原苏联列宁格勒铁道运输工程学院深造,学习技术科学专业,1955年12月毕业并获得副博士学位。回国后,他先后在铁道部工程总局基建总局担任工程师,在铁道部科学研究院铁道建筑研究所,历任施工研究室主任工程师、爆破研究室主任。1963 - 1979年,任铁道部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1979年晋升为研究员。1995年,冯叔瑜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2025年4月14日8时,冯叔瑜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101岁。
卓越的科研成就
在科研领域,冯叔瑜成果丰硕。20世纪50年代,他将苏联大爆破技术引入中国鹰厦、川黔、成昆、湘黔等铁路新线建设,效果显著。他协助并组织开展定向爆破筑坝技术研究,提出大爆破药包布置理论和计算参数,参与国家科委三峡工程水利大组爆破小组领导工作,其提出的定向爆破筑坝设计理论和坝体堆积计算方法,被国内工程广泛采用。通过大量铁路路堑大爆破工点调查,为建立爆破工程地质学奠定基础。此外,他还参与和指导“七七工程安全防护技术”试验研究,参与编写中国爆破安全、大爆破、城市拆除爆破三部法规,解决交通部广州黄埔港航道炸礁工程难题,推动铁道部石方深孔爆破机械化施工,推广光面预裂爆破技术,提出建筑物拆除爆破理论并成功应用于实践。
1959年初,冯叔瑜任三峡爆破组组长,在河北邢台东川口进行定向爆破筑坝小型试验,优化设计。1960年,广东南水电站定向爆破筑坝中,他与同事共同设想并推导计算方法,形成体积平衡法,爆破结果与估算相近。1972年,在广州黄埔港航道疏浚水下爆破工程中,他与马乃耀合作,创建水下爆破施工工艺和技术,完成大量水下爆破开挖任务并获取科研观测数据。1973年,西安长安县石砭峪定向爆破筑坝进一步完善定向爆破筑坝设计计算方法。1976 - 1978年,他指导研究“控制爆破技术”,提出在复杂环境中拆除爆破的四个控制要点,运用多学科原理分析建筑物破坏和失稳,完成众多重大工程爆破拆除任务。20世纪80年代后,他建立控制爆破技术理论基础并推广应用。
从1956年至2010年1月,冯叔瑜独自或合作出版著作12部,译作3部,发表多篇重要学术论文。他的科研成果获得多项奖励,包括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全国建筑科技成果交易会金质奖等。
严谨的人才培养理念
在人才培养方面,自1978年国家恢复研究生培养制度至2010年1月,冯叔瑜培养了7名硕士生、5名博士生和2名博士后。他秉持独特的教育理念,强调做人要有责任感,要正派;治学上注重基础牢固、有创新意识,尤其重视工科学生的动手能力,要求能够切实解决问题。
丰富的社会任职与个人生活
冯叔瑜在社会任职上也发挥重要作用,兼任中国爆破工程协会第一副理事长、名誉理事长,中国铁道学会爆破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名誉主任委员等多个重要职务。
他出生于贫寒农家,家庭历经坎坷,父亲早逝后靠家族资助完成学业。退休后,他安享晚年,虽自嘲“失业”,但承担着家中主要劳务。回顾一生,他深感遗憾的是未能好好赡养母亲,以及因工作忙碌对家庭照顾不足。
冯叔瑜凭借卓越的科研成就、严谨的育人态度和丰富的社会贡献,被誉为“中国爆破第一人”,是中国工程爆破领域的开拓者和奠基人,深受业界敬重。他的一生,为国家建设和工程爆破事业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其精神激励着无数后来者在相关领域不断探索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