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黄旭华

中国核潜艇之父

黄旭华

黄旭华[中国核潜艇之父]+像 广东汕尾市城区人物
黄旭华:中国核潜艇之父的传奇人生
黄旭华,1926 年 3 月 12 日出生于广东汕尾市城区遮浪街道田寮村,是中国核潜艇事业的先驱者与奠基者,被誉为 “中国核潜艇之父”。他以坚韧不拔的毅力、无私奉献的精神和卓越的科研智慧,为我国核潜艇事业立下不朽功勋,是当之无愧的国之脊梁。
黄旭华出生在一个医生世家,家人期望他能子承父业,治病救人。然而,少年时期的黄旭华便经历了国家动荡不安的岁月。日军的侵略,让他目睹了家乡遭受的苦难,山河破碎,百姓流离失所。这深深刺痛了他的心,也让他立下了救国报国的志向。他意识到,只有国家强大,才能免受外敌欺凌,于是他决心弃医从工,以科技之力振兴中华。
黄旭华(1926年3月12日-2025年2月6日),曾用名黄绍强,男,汉族,出生于广东汕尾,祖籍广东揭阳,毕业于国立交通大学,194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是中国核潜艇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中国著名船舶专家、核潜艇研究设计专家,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中国第一代核动力潜艇研制创始人之一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719所名誉所长。
早年求学之路坎坷,受抗战影响,从小辗转揭西、梅县、韶关、坪石、桂林、重庆等多地求学 。1945年考入国立交通大学,系统学习造船专业理论和技术,在校期间,积极参加学生运动,逐渐成长为共产党员。1949年交大毕业后,辗转上海军管会船舶建造处、上海招商局(海运局)、上海港务局等处工作。1954年被调到上海船舶工业管理局,参加苏联援华舰船的转让制造和仿制工作 。1958年开始参与并领导中国第一代核潜艇的研究设计工作,先后出任第一代核潜艇副总设计师、第二任总设计师,历任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及中船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所副总工程师、副所长、所长、党委书记,为核潜艇研制和跨越式发展作出巨大贡献。期间,为保密研制核潜艇,他隐姓埋名、彻底与家人亲友断绝联系,直至1987年才被长篇报告文学《赫赫而无名的人生》披露。1994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2014年2月10日,当选“2013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2019年9月29日,获颁“共和国勋章” ;2020年1月10日,获颁201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2025年2月6日20时30分,黄旭华在湖北武汉逝世,享年99岁。
黄旭华的求学历程并非一帆风顺。中学时期,为躲避战乱,他辗转多地求学。即便在艰苦的环境下,他依然勤奋刻苦,对知识的渴望如饥似渴。凭借优异的成绩,他先后考入聿怀中学和省立高级工业职业学校。在学校里,他展现出对数理化等学科浓厚的兴趣,成绩名列前茅。1945 年,黄旭华考取了上海交通大学造船系,从此开启了他与船舶事业的不解之缘。
在上海交通大学,黄旭华如海绵吸水般汲取专业知识。他学习认真刻苦,课堂上全神贯注,课后还常常泡在图书馆和实验室。造船系的课程繁重,涉及众多专业领域,但黄旭华凭借顽强的毅力和出色的学习能力,将每一门课程都学得扎实透彻。他不仅掌握了船舶设计与制造的基础理论,还积极参与实践项目,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大学期间,他深受进步思想的影响,积极投身于学生运动,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贡献自己的力量。
1949 年新中国成立后,黄旭华满怀热忱地投身到国家建设中。他先后在上海船舶工业管理局、船舶工业研究设计院等单位工作,参与了多型舰艇的设计与建造工作。他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严谨的工作态度,迅速成长为船舶设计领域的骨干力量。在工作中,他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为日后参与核潜艇研制奠定了坚实基础。
20 世纪 50 年代末,国际形势风云变幻,核潜艇作为战略威慑力量,成为各大国竞相发展的重点。为了维护国家的安全与尊严,我国决定启动核潜艇研制项目。1958 年,黄旭华被选中参与这一高度机密的项目,从此他隐姓埋名,开启了长达 30 年的默默奉献之旅。
当时,我国核潜艇研制面临着诸多困难。国内几乎没有相关技术积累,国外对核潜艇技术严密封锁,一切都要从零开始。黄旭华和他的团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但他们没有丝毫退缩。他们从收集国外公开资料入手,通过分析、研究,逐渐摸索出核潜艇的基本原理。没有计算机,他们就用算盘和计算尺进行海量的数据计算;缺乏实验设备,他们就自己动手设计、制造。在艰苦的工作条件下,黄旭华带领团队日夜奋战,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
在核潜艇外形设计阶段,黄旭华和团队成员经过反复论证,决定采用水滴型设计。这种设计能够有效减少核潜艇在水下的阻力,提高航速和机动性,但在当时国内缺乏相关研究和实践经验。黄旭华亲自带领团队进行模型试验,通过大量的试验数据优化设计方案。为了确保设计的准确性,他常常在试验现场一待就是十几个小时,仔细观察模型在不同水流条件下的状态,记录每一个数据。经过无数次的试验和改进,最终确定了适合我国核潜艇的水滴型外形设计方案。
核潜艇的动力系统是核心关键技术之一。黄旭华和团队成员深入研究核反应堆技术,与核工业部门的专家紧密合作,共同攻克了核动力装置的设计与制造难题。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面临着核辐射的风险,但为了国家的利益,黄旭华和团队成员毫不畏惧,始终坚守在工作岗位上。他们通过不断地探索和创新,成功研制出我国第一台核潜艇用核反应堆,为核潜艇的动力提供了可靠保障。
1970 年,我国第一艘核潜艇 “长征一号” 成功下水,这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黄旭华和他的团队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创造了中国核潜艇事业的奇迹。然而,他们的工作并没有就此结束。核潜艇下水后,还需要进行大量的调试和试验工作,以确保其性能稳定可靠。黄旭华继续带领团队投入到紧张的后续工作中,对核潜艇的各项性能进行优化和改进。
1988 年,我国核潜艇进行首次深潜试验。深潜试验是对核潜艇安全性和可靠性的最严峻考验,一旦出现问题,后果不堪设想。黄旭华作为总设计师,亲自参与了这次深潜试验。他深知这次试验的重要性和危险性,但为了给艇上的官兵们树立信心,他毫不犹豫地登上了核潜艇。在深潜过程中,黄旭华密切关注着各项数据的变化,与艇上官兵们共同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当核潜艇顺利完成深潜试验,安全浮出水面时,艇上官兵们激动地欢呼起来,黄旭华也流下了激动的泪水。这次深潜试验的成功,标志着我国核潜艇技术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具备了实战能力。
在长达 30 年的核潜艇研制生涯中,黄旭华隐姓埋名,默默奉献,为了国家的利益,他放弃了与家人的团聚。他的父母直到去世都不知道他在从事什么工作,他的兄弟姐妹也对他的工作一无所知。直到 1987 年,一篇报告文学《赫赫而无名的人生》发表,文中用 “黄总设计师” 指代黄旭华,家人们才通过文中描述的细节,知道了他为国家所做出的巨大贡献。面对家人的误解和埋怨,黄旭华满心愧疚,但他从未后悔自己的选择。他说:“对国家的忠,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
黄旭华的卓越贡献得到了国家和人民的高度认可。他先后获得了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全国科学大会奖” 等多项荣誉。2013 年,他当选为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词这样评价他:“时代到处是惊涛骇浪,你埋下头,甘心做沉默的砥柱;一穷二白的年代,你挺起胸,成为国家最大的财富。你的人生,正如深海中的潜艇,无声,但有无穷的力量。”2019 年,黄旭华被授予 “共和国勋章”,这是国家对他为国防事业做出杰出贡献的最高褒奖。
如今,已近百岁高龄的黄旭华依然心系我国核潜艇事业的发展。他虽然不再亲自参与一线科研工作,但他经常到科研院所和生产车间,为年轻一代科研人员传授经验,答疑解惑。他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激励着新一代科研工作者,要勇于担当,敢于创新,为实现我国科技强国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黄旭华的一生,是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无私奉献的一生。他以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意志和卓越的智慧,书写了中国核潜艇事业的壮丽篇章。他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中国人民,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奋勇前行。
上一篇:谢非下一篇:彭士禄
革命烈士
吉林省委书记
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
开国少将
原国务院原副总理
铁骨铮铮的革命先驱与建设功臣
落马官员
原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书记
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主犯
广东省委书记
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奋斗的实干家
革命与建设征程中的奋进者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
北京市委原书记
内蒙古自治区原党委书记
第十三届中央政治局委员
陕西省委原书记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核潜艇之父
中国画家
全国政协原常委
中国工程院院士
肃宁县人物
中国核潜艇之父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核潜艇之父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520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