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锡铭,一位在中国革命、建设与改革进程中展现出坚定信念与卓越领导才能的杰出人物,是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卓越的党的工作领导者 。他曾任第十三届中央政治局委员,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共北京市委原书记,一生为党和国家的事业倾尽全力 。 李锡铭于1926年2月出生在河北省束鹿县(今辛集市) 。1946年,他踏入清华大学的校门,开启了求学生涯。彼时的中国,正处于社会变革的关键时期,革命进步思想在校园中广泛传播。李锡铭深受其影响,积极投身于爱国学生运动,展现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注和对正义的执着追求 。1948年3月,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共清华大学地下党支部委员,自此,他将个人命运与党的事业紧密相连,开始在党的领导下为实现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而奋斗 。1949年3月,受党组织委派,李锡铭前往石景山发电厂,担任厂党总支宣传委员、团委副书记。他积极在年轻人中传播革命思想,致力于在该厂开展建团工作,为团结青年力量、推动工厂的革命化建设付出诸多努力,为后续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 新中国成立后,李锡铭继续在石景山发电厂深耕。1952年至1957年,他担任北京市石景山发电厂党总支副书记、代书记 。在此期间,他全身心投入到工厂的日常管理与建设中,深入了解生产流程和职工需求,积极推动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1957年至1966年,李锡铭出任石景山发电厂党委书记 。他以厂为家,将全部精力都倾注于工厂的发展壮大。他深知电力生产对于国家建设的重要性,团结全厂干部职工,通过优化生产流程、开展技术革新等一系列举措,想方设法提高电力生产能力 。在他的带领下,石景山发电厂的生产效率大幅提升,成为全国电力行业的重要标杆企业,为国家的工业发展和社会稳定提供了有力的电力保障 。 然而,“文化大革命”的风暴席卷而来,李锡铭同志也未能幸免,一度受到冲击和迫害 。但他内心的共产主义信念坚如磐石,对林彪、“四人帮”集团的倒行逆施进行了坚决抵制 。1970年4月,他重新回到北京市石景山发电厂生产组协助工作,随后担任厂革委会副主任、党委副书记,党委书记、革委会主任等职务 。面对复杂艰难的局面,他毫不退缩,积极带领广大干部职工恢复生产 。他深入基层,了解职工的实际困难,安抚职工情绪,稳定职工队伍,保障了工厂生产的基本稳定,得到了干部职工的衷心拥护 。 1975年9月至1981年2月,李锡铭迎来了工作领域的拓展,先后担任水利电力部副部长、党组成员,电力工业部副部长、党组成员,还兼任中朝水力发电公司理事会理事长、东北电网领导小组副组长 。他主管全国电力生产工作,全身心投入到国家水利电力的改革和发展事业中 。1976年唐山大地震发生后,他受国务院委派,第一时间亲临灾区第一线指挥电力系统抗震救灾工作 。地震后的灾区满目疮痍,余震不断,但他不顾个人安危,毅然深入受灾严重的陡河电厂 。在那里,他与广大电力行业职工并肩作战,连续奋战了近百个日日夜夜,积极组织力量抢修电力设施,最终成功恢复了灾区的电力供应,为抗震救灾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关键支持 。粉碎“四人帮”之后,他参加中央工作组,奔赴上海协助苏振华等同志开展工作 。当时的上海局势复杂,百废待兴,他凭借坚定的政治立场和出色的领导能力,克服重重困难,坚决贯彻执行中央的决策部署,为稳定上海局势、推动上海的恢复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1978年,根据国务院领导同志的指示,他带领水利电力部东北工作组,前往东北解决濒临瘫痪的东北电网的正常运行和东北地区电力供应问题 。他深入辽宁清河电厂,与管理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一起,仔细分析情况,研究切实可行的对策,科学制定工作方案 。经过长达10个月的艰苦努力,成功恢复了东北电网的正常运行,有力保障了东北地区的电力供应 。此外,他十分重视电力生产的规划和制度建设,先后组织制定并实施了全国电力生产规划、电力设备整修大会战规划等,组织建立和完善了电力行业的九项基本制度和三项基本规程,为电力事业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 1981年2月,李锡铭调任国务院国民经济调整办公室工作 。在新的岗位上,他积极协助国务院领导同志,围绕国民经济的调整和改革开放的推进,开展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 。他深入研究经济形势,为制定合理的经济政策提供专业建议和决策依据,为国民经济的平稳健康发展贡献智慧 。1982年5月,他担任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部长、党组书记,同时兼任中央爱国卫生委员会副主任、首都规划建设委员会副主任 。在此期间,他积极推动提高城市规划对城市建设的指导作用,大力加快全国设市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审工作,使城市规划更加科学合理,为城市的有序发展指明方向 。他积极推动城市住宅建设,通过多种创新举措解决住宅紧张问题,改善居民的居住条件 。他坚持市政公用设施建设与维护并重,高度重视市容卫生和城市绿化工作,致力于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和居民生活质量 。他还重视对乡村建设的指导,积极推动全国村镇规划编制工作,坚决刹住乱占耕地建房的歪风,促进乡村的规范建设和可持续发展 。在环境保护方面,他极具前瞻性地提出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同步协调发展 。他注重把治理“三废”同开展技术改造和综合利用有机结合起来,既提升了环境质量,又提高了经济效益 。他大力加强环境保护部门建设,健全机构,强化管理,积极推动建筑业、测绘事业、勘察设计行业不断提高水平,为城乡建设和环境保护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 1984年5月,李锡铭前往北京市工作,担任市委书记兼北京卫戍区党委第一书记、第一政委 。到任后,他带领市委领导班子,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机构改革的指示精神,积极推动干部队伍朝着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方向发展 。他提出机构改革的关键在于搞活基层、搞好企业,并注重做好干部的思想工作,顺利推动全市新老干部合作与交替格局的形成,使干部队伍建设迈上新台阶 。1985年后,面对收入分配等方面出现的问题,他强调要切实加强党对改革的思想领导 。他旗帜鲜明地提出要广泛深入开展形势教育,大力宣传改革取得的巨大成绩,同时要求全市各级领导干部以改革总揽全局,不断充实和完善改革措施,巩固和发展改革成果 。在改革的重点任务和中心环节上,他提出要将对经济工作的领导方式由直接控制为主转变为以间接控制为主,在确保经济稳定、加强宏观调控的同时,实现政企分开 。在改革的统筹和协调方面,他强调要加强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思想建设,努力实现党风、社会风气和社会治安的根本好转 。他积极支持改革中的新生事物,亲自考察、具体指导中关村科技园区的建设,为园区的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和方向指引,推动了首都科技事业的蓬勃发展,并在全国范围内产生了重大影响 。他站在全局高度,科学谋划北京市改革发展和稳定的思路,统一干部思想,坚定改革信心,保证了中央关于首都建设各项指示的有效落实,推动首都城乡改革积极稳步推进,各项事业在改革中不断进步 。同时,他始终将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 。他组织制定了《中共北京市委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决定〉的意见》《中共北京市委关于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决定》,亲自组织并坚持法纪联席会制度,全力督促检查反腐倡廉工作的落实,为全市的党风廉政建设付出了大量心血 。1990年,他带领北京市委、市政府“一班人”,坚决贯彻中央指示,按照“团结、友谊、进步”的宗旨,精心组织筹备亚运会工作 。他动员全市各方面力量,从场馆建设、赛事组织、安全保障到后勤服务等各个环节,都进行了周密安排,确保了亚运会的顺利举行,最终实现了安全、圆满、成功的目标,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的风采和北京的魅力 。1991年以后,根据中央总体部署,他着力推进北京市的国有企业改革,狠抓农业和农村工作 。先后组织制定了《关于进一步提高国营大中型工业企业的若干政策》《中共北京市委贯彻〈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决定〉的意见》,为北京市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作出了突出贡献 。 1993年3月,李锡铭当选为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同月起担任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 。在新的岗位上,他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积极参加、主持人大的各种会议,全身心投入到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立法、监督、视察、考察、对外交往等各项工作中 。八届全国人大期间,他分管内务司法工作,在推进特殊人群权益保护、社会治安管理、法律普及等方面做了大量扎实有效的工作 。他直接领导和参加了妇女权益保障法、关于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决议、关于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决定等法律法规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 。他深入基层,开展广泛而深入的调查研究,倾听群众声音,收集实际问题,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并亲自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作3个执法检查报告,有力地促进了有关法律法规的正确实施,推动了我国法制环境的不断改善 。 1998年3月,李锡铭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之后,依然心系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 。他经常深入基层进行调查研究,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为党和国家的事业发展继续贡献自己的智慧 。即便在病重期间,他仍念念不忘党和国家大事,始终保持着共产党人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崇高精神 。 李锡铭同志是中共第十二届、十三届中央委员,中共第十三届中央政治局委员 。在长达60多年的革命生涯中,他始终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无论面对何种艰难险阻,都忠贞不渝、百折不挠,对党和人民无限忠诚 。他事事以大局为重,始终将党和人民的利益置于首位,从不居功自傲,不追求个人名利地位,保持了乐观豁达、荣辱不惊的高风亮节 。他光明磊落,一身正气,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立场坚定 。他具备高超的领导艺术和丰富的工作经验,密切联系群众,作风深入扎实,善于调查研究,善于倾听不同意见,能够充分调动和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 。他谦虚谨慎,克勤克俭,一生清正廉洁,对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要求严格,在人民群众中享有很高威望 。2008年11月10日13时48分,李锡铭同志在北京逝世,享年82岁 。他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光辉的一生,是为人民解放事业、为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鞠躬尽瘁的一生 。他的革命精神、高尚品德永远值得我们铭记和学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