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昌德[中国科学院院士]+像 江苏省南京人物 龚昌德,1932年7月出生于江苏南京,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龚昌德于1953年从复旦大学毕业后分配至华东水利学院担任助教;1955年调入南京大学物理系,先后担任助教、讲师、副教授;1980年晋升为教授;1981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首批博士生导师;1986年至1993年任南京大学物理系系主任;1994年至2009年担任南京大学理学院院长、理论物理研究中心主任;200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9年任浙江师范大学数理信息学院教授 。 龚昌德长期从事凝聚态理论和统计物理研究,研究方向主要有强关联电子体系、超导物理、低维物理、光与低维固体相互作用、介观物理等。 # 龚昌德:在物理天地中谱写璀璨人生 1932年7月,龚昌德在江苏省南京市呱呱坠地。1950年9月,他凭借优异成绩考入交通大学(现上海交通大学)物理系,开启了探索物理世界的旅程。1952年9月,因高等院校调整,他转入复旦大学物理系继续深造。1953年7月从复旦大学毕业后,同年9月被分配至华东水利学院(现河海大学)担任助教。 1955年2月,在魏荣爵院士的推荐下,龚昌德调入南京大学物理系。此后的岁月里,他在南京大学一步一个脚印,从1955 - 1961年担任助教,1961 - 1978年晋升为讲师,1978 - 1981年成为副教授。1980年6月,他被聘任为南京大学物理系教授;1981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首批博士生导师。1986年12月至1993年,龚昌德担任南京大学物理系系主任;1986 - 1987年,他成为中国高科技中心的特别成员;1987 - 1992年,在意大利国际理论物理中心协联任教授;1994 - 2009年,担任南京大学理学院院长、理论物理研究中心主任。2005年,龚昌德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数理学部院士。2009年,他担任浙江师范大学数理信息学院全职教授、海峡两岸统计物理与凝聚态理论研究中心主任和理论物理省重点学科负责人;2010年3月16日,又受聘为苏州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 在科研领域,龚昌德成果斐然。早期,他与合作者利用反演技术求解Eliashberg方程,得出较为精确的强耦合超导临界温度公式。他较早提出二维层状结构引发的范霍夫奇异性对高温超导电性影响重大,并与合作者分析氧化物超导体的同位素效应,有力否定了当时国际上仅靠电-声子机制和范霍夫奇异性就能解释高温超导电性的观点。此外,他还合作研究了准二维结构和反铁磁背景下,范霍夫奇异性对高温超导体载流子色散规律、压力效应和输运性质的影响。他改进了高温超导电性的t - j模型的Green函数方法,考虑有限关联长度的反铁磁背景,证明该模型可导出某些非费米液体特性,同时也证实该模型无法很好地解释光电子能谱和中子散射实验。与合作者系统研究锰氧化合物的电-声子耦合和空穴-轨道子耦合,以及静态和动态Jahn - Teller效应。截至2016年3月,他已发表学术论文270余篇,其中不乏在物理学顶级刊物美国《物理评论快报》上发表的佳作。截至2018年4月,他先后荣获1990年、1992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 在人才培养方面,龚昌德同样成绩卓越。自1956年起,他便开始在南京大学物理系讲授主干课程《热力学统计》。此后,普通物理、理论力学、量子多体理论、高温超导等各类课程,只要教学有需要,他都欣然站上讲台。在教育理念上,他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不主张学生一味追随自己的科研方向,还会主动为学生推荐有前景的研究领域。在硕博学生培养中,他倡导多样化与独立性,给予学生充分自由,让他们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于感兴趣的领域深入钻研。他深知教育需张弛有度,把握好分寸才能培养出优秀人才。即便到了晚年,他依然心系科学普及,常走进中小学为孩子们播撒科学的种子。1997年,他荣获南京大学首届奖教金特等奖和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在学术生涯中,龚昌德还担任众多社会职务,如1993 - 1996年任《J.Low.Temp.Phys.》杂志编委,1984 - 1992年任《低温物理学报》副主编,1986年起担任《中国物理快报》《物理学报》《Commun.Theor. Phys.》编委,同时还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届学科评议组成员、江苏省物理学会第四届理事长。1982年10月,他出版《量子统计的格林函数理论》一书。 生活中的龚昌德兴趣广泛,受大姐龚铎、二姐龚若兰影响,自幼热爱美术。大学期间,上海交通大学定期举办的音乐会让他爱上小提琴,每天课余都会坚持练习。哲学也是他的心头好,他常常研读恩格斯等学者的译著。虽然深知自己难以成为艺术家,但他坚定地朝着艺术欣赏者和科学家的目标前行。 浙江师范大学物理系评价他领导学科发展经验丰富,任南京大学物理系系主任时,在国内率先推行SCI论文评价系统,助力南京大学物理系跃居全国第一,其严谨学风和敏锐科学直觉对学生影响深远;南京市第十二中学称赞他在凝聚态理论和统计物理研究领域成果卓著,是国内极具影响力的凝聚理论物理学家;《中国科学报》则表示他性格外向,讲课不用讲稿却能条理清晰、逻辑严密,深受学生喜爱 。龚昌德以其卓越的科研成就、独特的教育理念和丰富的人生经历,在物理领域书写了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