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非[公元1932年-1999年,抗日英烈]+像 广东汕尾市陆河县人物 谢非:心怀家国的忠诚赤子 ![]() 在广东汕尾市陆河县的历史记忆中,谢非是一位备受敬仰的人物。他是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优秀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干部,在党和国家的发展历程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其一生,始终秉持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为国家建设、人民幸福不懈奋斗,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 1932 年 11 月,谢非出生于广东陆丰县河口镇(现陆河县河口镇)北中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彼时的中国,正遭受着内忧外患的双重磨难,百姓生活困苦不堪。谢非的家庭也未能幸免,父母整日在田间辛勤劳作,却仅能勉强维持一家人的生计。然而,艰难的生活环境并未磨灭谢非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憧憬。在艰苦的岁月里,他凭借着顽强的毅力和对学习的热爱,努力克服重重困难,坚持求学。尽管条件简陋,书籍匮乏,但他不放过任何一个汲取知识的机会,常常在昏暗的灯光下如饥似渴地阅读,为日后的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少年时期的谢非,便展现出了超出常人的勇气和正义感。面对家乡百姓遭受的苦难,他心中燃起了改变现状的强烈愿望。在那个革命思潮涌动的年代,谢非深受进步思想的影响,积极投身于当地的革命活动。1947 年,年仅 15 岁的他,毅然加入了当地的游击队,成为了一名光荣的革命战士。从此,他踏上了为国家独立、民族解放而奋斗的征程。在游击队中,谢非表现出了极高的热情和坚定的信念。他积极参与各项战斗任务,尽管年纪尚小,但毫不畏惧敌人的炮火,总是冲锋在前,为保卫家乡、打击敌人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同时,他还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为游击队传递情报、组织群众,在革命队伍中逐渐崭露头角。 1949 年,新中国成立,中国历史翻开了崭新的一页。谢非也迎来了人生的新起点。凭借在革命战争时期的出色表现,他得到了组织的认可和培养。1950 年,谢非进入南方大学学习。在大学期间,他倍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刻苦钻研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努力提升自己的政治理论水平和专业素养。他积极参加各种学习讨论活动,与同学们交流思想、分享见解,不断拓宽自己的视野和思维方式。通过在南方大学的系统学习,谢非不仅丰富了知识储备,更坚定了共产主义信仰,为日后在工作中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毕业后,谢非回到家乡陆丰工作。他从基层岗位干起,先后担任过陆丰县河口镇土改工作队队员、副队长,陆丰县团委组织部部长等职务。在基层工作的岁月里,谢非深入群众,了解百姓的需求和疾苦。他积极参与土地改革运动,帮助农民获得土地,改善生活条件;大力开展共青团工作,组织和引导广大青年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他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脚踏实地,真抓实干,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他的工作作风和奉献精神,赢得了当地群众的广泛赞誉和支持。 随着工作经验的积累和能力的提升,谢非逐渐走上了更重要的领导岗位。1960 年,他担任陆丰县河西公社党委书记,后又历任陆丰县委副书记、书记等职务。在担任陆丰县委书记期间,谢非深知发展经济对于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性。他积极推动农业生产,引进先进的种植技术和农业机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大力发展乡镇企业,鼓励农民创业,增加农民收入。同时,他还十分注重基础设施建设,带领全县人民修建道路、桥梁、水利设施等,改善了陆丰的交通和生产生活条件。在他的领导下,陆丰县的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1973 年,谢非担任广东省委科教政治部副主任,后又先后在广东省科教办、省文教办等部门任职。在这些岗位上,他积极推动广东省的教育、科技、文化等事业的发展。他重视教育投入,努力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提高教师待遇,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积极支持科技创新,推动科研机构与企业的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他为广东省的科教文卫事业的繁荣发展付出了辛勤努力,做出了重要贡献。 1983 年,谢非担任广东省委常委、秘书长,开始在省级领导岗位上发挥更大的作用。此后,他历任广东省委副书记、书记等职务。在担任广东省委书记期间,谢非面临着改革开放带来的诸多机遇和挑战。他坚决贯彻执行党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积极推动广东省的改革开放事业。他大胆创新,勇于探索,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前瞻性和针对性的发展思路和举措。他积极推动深圳、珠海、汕头等经济特区的建设,为特区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吸引外资,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广东省的经济快速融入国际市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投资环境,促进了广东省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在他的领导下,广东省成为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 除了在经济领域取得显著成就外,谢非还十分重视党的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他加强党的组织建设,提高党员干部的素质和能力;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坚决反对腐败,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风尚。他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为广东省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障和精神动力。 1992 年,谢非当选为第十四届中央政治局委员。1997 年,在党的十五大上,他再次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在中央工作期间,谢非积极参与党和国家的重大决策,为推动全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贡献了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他始终关注国家的发展大局,关心人民的福祉,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 然而,长期的辛勤工作和巨大的工作压力,严重损害了谢非的身体健康。1999 年 10 月 27 日,谢非同志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 67 岁。谢非的一生,是为党和人民无私奉献的一生,是为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不懈奋斗的一生。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他的卓越贡献和崇高精神,将永远铭记在人民心中,激励着后人不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如今,在谢非的家乡陆河县,人们为了纪念他,修建了谢非故居等纪念场所,让后人能够铭记他的功绩,传承他的精神。谢非同志的英名,将永远闪耀在历史的长河中,成为人们心中一座不朽的丰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