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姓起源主要有以下几种: 出自姜姓:是炎帝后裔申伯的后代。相传炎帝居于姜水畔,便以姜为姓。至商代,炎帝后裔孤竹君的长子伯夷与叔齐一起投奔到周。武王灭商后,他俩逃到首阳山。成王继位后封伯夷为申侯,称申伯,是申氏的始祖。周宣王继位后,封母舅申伯于谢国(在今河南唐河、南阳一带)。公元前668年,谢国被楚国所灭,申伯的子孙以新都邑名为姓,称谢氏。 出自任姓:黄帝有子二十五人,得十二姓,其中第七为任姓。黄帝赐子为姓,谢氏出于黄帝子族任姓。据记载,黄帝时代已有12个重要的姓氏,任姓为其一,谢姓为任姓的分支。夏朝时,谢国处在今河南唐河西北,虽为伯爵诸侯,但国小势弱,历经夏、商、周三朝,至春秋初为周宣王所灭,子孙以国为氏,此为任姓谢氏。 出自姬姓:源于周宣王封支子的封地谢水,属于以居邑为氏。西周时期,周宣王姬静曾经封支子于洛邑西南的谢水之滨。到周平王姬宜臼东迁洛邑后,这部分族人也随之东迁至龚邱(古兖州,今山东宁阳)。为了纪念故地,周宣王的庶子将新封的龚邱地方也称作谢丘,后有一部分族人以居邑谢丘为姓氏,称谢丘氏,春秋鲁有谢丘章。战国以后再也不见史料记载。 源于外族改姓: 源于蒙古族汉化:清朝时期,一些蒙古部落在摆脱了厄鲁特蒙古噶尔丹汗的控制后,归附于满清政权。蒙古族伯苏氏,源出元朝时期蒙古别速惕部后裔,世居喀喇沁(今内蒙古赤峰喀喇沁旗),后多冠汉姓为谢氏。巴尔虎旗蒙古中的谢京氏族,原居喀尔喀地区,后移驻盛京(今辽宁沈阳),其中一部分族人驻守丹东凤凰城、岫岩等地,取原姓首字谐音汉字“谢”为氏。蒙古兀良合部的锡勒朱徳氏族、哈日玛赤氏族,在清朝中叶以后亦多冠汉姓为谢氏。 源于满族汉化: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满族萨察氏,世居瓦尔喀浑春(今吉林珲春)、长白山等地,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谢氏等,其中谢氏为乾隆大帝钦赐之姓。满族沙拉氏,世居瓦尔喀等地,后多冠汉姓为谢氏等。满族苏拉喇氏,世居黑龙江流域,后多冠汉姓为谢氏等。 此外,还有传说认为谢姓起源于谢国,任姓,黄帝之后,属于以国名为氏。至周朝亡国,其地为申伯封邑,申伯后人以国名为姓氏。也有说法称在史籍《汉书》中,颜师古认为谢氏是射氏的一个分支。战国墨家谢子,又作祁射子,山西省太原人。东汉末,大鸿胪谢服,奉旨出征,天子以为将军出征姓谢名服不祥,将其改姓射名咸,从此谢服及其子便不再姓谢而姓射了。 以下是谢姓的二十大名人: 古代名人 谢安:东晋宰相,著名政治家,指挥了淝水之战,以少胜多击败前秦苻坚,稳定了东晋政权。 谢道韫:东晋女诗人,聪慧有才辩,因“未若柳絮因风起”的咏雪之句被称为“咏絮才女”。 谢灵运:南北朝时期南朝宋诗人、文学家、旅行家,开创了山水诗派,对后世诗歌创作影响深远。 谢眺:南北朝南齐诗人,永明体作家中成就最高者之一,其诗清新秀丽,对唐代律诗的形成有重要影响。 谢赫:南北朝南齐著名画家,著有我国最早的古画理论著作《古画品录》,提出了绘画“六法”,对中国古代绘画理论发展影响巨大。 谢庄:南朝宋文学家,官至吏部尚书,其诗、赋、文俱佳,代表作品有《月赋》等。 谢榛:明代著名诗论家,“后七子”之一,强调诗歌的艺术规律,对后世诗论有一定影响。 谢清高:清代航海旅行家,著有《海录》,是研究中国清代航海史和对外关系史的重要资料。 近现代名人 谢觉哉:现代无产阶级革命家,曾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长,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做出重要贡献。 谢冰心:现代著名女作家、儿童文学作家,代表作有《繁星》《春水》《寄小读者》等,作品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细腻。 谢晋:现代著名电影导演,执导了《女篮五号》《红色娘子军》《芙蓉镇》等经典影片,对中国电影事业发展贡献卓著。 谢英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1907年加入中国同盟会,参加了广州新军起义、黄花岗起义等,还从事新闻、教育等工作。 谢友柏:机械学设计及理论、摩擦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在机械设计和摩擦学领域取得多项重要成果。 谢和平:力学与能源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在矿业工程等领域有深入研究和突出贡献。 谢克昌:能源化工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期致力于煤化工领域的研究和开发。 谢茹:十四届全国政协常委,江西省政协副主席,在经济研究和地方治理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谢金燕:中国台湾女歌手、演员,以独特的音乐风格和舞台表演受到关注。 谢芳:中国内地女演员,代表作品有《青春之歌》《早春二月》等,为中国电影事业发展贡献了力量。 谢晖:中国足球运动员、教练,球员时期是中国国家队的主力前锋,退役后从事足球教练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