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德先[公元1916年-2004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少将]+像 江西吉安市泰和县人物 陈德先(1916年12月~2004年10月11日),江西泰和人。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4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一军团保卫局交通员,陕北红军大学步兵学校第一团特派员,第三团总支部书记。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驻晋办事处组织干事,指导员,组织股股长。1938年起任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一分校政治部锄奸科科长,八路军山东纵队政治部武装科副科长,山东军区特务团营政治教导员,特务团政治处副主任。解放战争时期,任山东野战军第八师二十二团政治委员。1948年任华东野战军第三纵队八师政治部副主任,主任。1949年任第三野战军二十二军六十五师副政治委员。参加了宿北、孟良崮、沙土集、豫东、济南、淮海、渡江等战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第二十二军六十四师政治委员,军政治部副主任,主任,军副政治委员。1962年起任南京军区炮兵政治委员。1965年起任南京军区工程兵第二政治委员,南京军区后勤部政治委员,南京军区副政治委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是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2004年10月11日在南京逝世。
# 陈德先:戎马倥偬写春秋,赤胆忠心铸军魂 陈德先(1916 - 2004),江西泰和县上圯乡上圯村人。在那个风雨如晦的年代,1929年,年仅13岁的他毅然投身中国工农红军,踏上了波澜壮阔的革命征程。1931年,陈德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4年正式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从此将自己的一生献给了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
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陈德先担任红一军团保卫局交通员,肩负着传递重要情报、保障信息畅通的重任。之后,他又任职陕北红军大学步兵学校第一团特派员、第三团总支部书记,为巩固革命队伍、培养军事人才贡献力量。他跟随红军历经艰难险阻,参加了举世闻名的长征,在长征途中,以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意志克服重重困难,经受住了血与火的考验。
抗日战争爆发后,陈德先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他先是任八路军驻晋办事处组织干事,后担任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一分校政治部锄奸科科长,坚决打击敌特和内奸,保障抗日队伍的纯洁性和战斗力。此后,他还历任八路军山东纵队政治部武装科副科长、山东军区特务团营政治教导员、特务团政治处副主任等职,在抗日战场上,他身先士卒,与战友们并肩作战,为抗击日寇、保卫家国立下汗马功劳。
解放战争时期,陈德先在军事指挥和政治工作方面展现出卓越才能。他先后担任山东野战军第八师二十二团政治委员,华东野战军第三纵队八师政治部副主任、主任,第三野战军二十二军六十五师副政治委员等职务。在多次重大战役中,他深入一线,既做好部队的思想政治工作,激励战士们奋勇杀敌,又协助军事主官制定作战策略,为解放战争的胜利作出重要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陈德先继续在军队建设的岗位上发光发热。他先后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师政治委员,军政治部副主任、主任,军副政治委员,为加强部队的政治建设和军事训练付出了大量心血。之后,他又转任南京军区工程兵第二政治委员、南京军区后勤部政治委员、南京军区副政治委员等重要职务,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始终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军队的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不懈奋斗。
1955年,陈德先被授予少将军衔,这是对他卓越功绩的高度认可。他还是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曾获一级红星勋章,1988年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这些荣誉的背后,是他为党和军队事业奉献一生的见证。2004年10月11日,陈德先在南京逝世,他的离去是军队的一大损失,但他的革命精神和崇高风范,将永远激励着后人继续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