岱忠信[公元1915年-2005年,开国大校] 江西吉安市泰和县人物 1915年1月出生,江西泰和人。1929年11月参加地方农民暴动。 # 岱忠信:在革命与建设浪潮中书写人生华章 岱忠信,1915年1月出生于江西泰和,这片充满红色基因的土地孕育了他坚定的革命信念。他的一生,跨越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直至新中国建设时期,始终与党和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 1929年11月,年轻的岱忠信投身地方农民暴动,在革命的浪潮中崭露头角。1930年3月,他加入共青团,进一步坚定了革命信仰;1933年7月,正式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并于同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时期,岱忠信从基层做起,历任泰和县沙村区委组织部长、公略县委会委员等职,后在军队中担任江西军区赣江独立营连部文书、红八军团20师63团营部书记、红五军团13师37团政治指导员等重要职务。他积极参与中央革命根据地五次反“围剿”斗争,在枪林弹雨中锤炼意志,为保卫革命根据地浴血奋战。1934年9月,他跟随红军踏上长征之路,在艰难险阻中,始终坚守岗位,为革命火种的传递贡献力量。 抗日战争爆发后,岱忠信在机要工作岗位上默默奉献。他先后担任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机要科译电员,军委机要处科长、副处长等职。在这个特殊的战线上,他凭借严谨的态度和高超的专业技能,准确、及时地传递重要情报,为抗日决策提供有力支持,在隐蔽的战场上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解放战争时期,岱忠信活跃在政工和保卫战线。他历任冀中纵队政治部干部科科长,冀中第八军分区教导团政委,冀中军区组织部副部长、保卫部长等职。在干部培养、队伍建设以及保卫工作中,他充分发挥自身才能,积极开展政治思想工作,为部队的稳定和战斗力提升作出重要贡献,为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坚实保障。 新中国成立后,岱忠信继续在不同岗位上为国家建设发光发热。他先后担任河北军区石家庄军分区政治部主任,衡水军分区政治部主任,北京军区六十六军干部部部长,北京市兵役局局长,北京卫戍区政治部主任等军队职务,为国防建设和军队发展付出心血。离开军队后,他投身地方工作,担任中共中央华北局财贸部政治部主任,北京市民政局党委书记、局长(享受副市长级待遇、市长级医疗待遇)、顾问,北京市第七届人大常委会委员等职务。在民政工作领域,他心系群众,积极推动民生事业发展,为改善人民生活、维护社会稳定贡献力量。 1955年,岱忠信被授予大校军衔,这是对他革命生涯卓越功绩的认可。1986年,他离职休养,但依然关心国家发展。2005年1月21日凌晨3时40分,岱忠信在北京逝世。他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奉献的一生,从硝烟弥漫的战场到和平建设的岗位,始终坚守初心,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其精神将永远激励后人砥砺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