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黄光裕

开国大校
黄光裕[公元1915年-1986年,开国大校] 江西吉安市永新县人物
# 黄光裕:从红色沃土走出的铁血战将
黄光裕,1915年10月出生于江西永新县泮中区黄家洲,这片浸染着革命火种的土地,孕育了他坚定的革命信念与无畏的战斗精神。1929年,年仅14岁的他加入少年先锋队,自此踏上了充满热血与激情的革命征程。1930年10月,他正式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7年10月光荣转入中国共产党,完成了从普通战士到坚定革命者的蜕变。

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黄光裕从基层做起,最初担任红3军团红8军6师7团战士,后任勤务员、班长等职。1933年起,他历任4师师部侦查员、5团(江西省赣县模范团)3营8连连长。1934年,他担任北上抗日先遣队通讯班长,为传递重要情报、保障部队行动安全贡献力量。1935年1月,他进入江西彭泽分区学习,结业后先后任彭泽分区警卫营分队长、中队长、警卫员、警卫班长等职务,在艰苦的斗争环境中不断磨砺自己。

抗日战争爆发后,黄光裕投身新四军,继续为抗击日寇奋勇拼搏。他从新四军第1支队2团3营8连侦察班长、副连长做起,1938年4月加入新四军先遣支队,同年8月任第1支队2团7连连长。1939年4月,他担任2团3营军事教导员,8月任团部侦察参谋。1941年,他升任新四军第1师2旅司令部侦察科长;1942年12月起,先后任16旅司令部侦通科科长、作战科长。1944年7月,他进入苏南党校参加整风学习,并兼任大队长。1945年2月,他被任命为苏浙军区第1纵队独立2团团长,在抗日战场上,他凭借出色的军事才能和勇敢无畏的精神,多次带领部队给予敌人沉重打击。

抗战胜利后,在解放战争的烽火岁月里,黄光裕历任新四军华中军区第6纵队52团团长、华中野战军16旅47团团长等职。1947年3月,他进入华东军政大学一班学习,11月任华东军区随营学校第2大队大队长。1948年5月,他担任华东野战军第6纵队16师47团团长,9月升任16师参谋长。1949年8月,他出任第三野战军第24军70师副师长,在孟良崮、淮海等重大战役中,他深入一线指挥作战,为新中国的解放事业立下赫赫战功。

新中国成立后,黄光裕继续在国防建设事业中发光发热。他先后担任浙江军区第9(临安)军分区司令员、台州军分区司令员、海军厦门水警区代司令员、江苏军区淮阴军分区司令员、舟嵊要塞区嵊泗守备区司令员、镇江军分区司令员、舟嵊要塞区副司令员兼后勤部部长、要塞区顾问、上海警备区顾问等重要职务。任职期间,他致力于加强地方军事建设、提升部队战斗力,为保卫祖国海防、维护地方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军事素养提升方面,他于1952年赴朝鲜战场参战实习,后参加浙江军区文化补习班学习文化;1955年进入第十七速成中学学习,1962年进入高等军事学院速成系深造,不断充实自我,适应军队现代化建设需求。

1955年9月,黄光裕被授予大校军衔,并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这些荣誉是对他革命生涯卓越功绩的高度认可。1982年8月,他离职休养;1986年3月22日,因病在上海逝世,享年71岁。他的一生,是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防建设不懈奋斗的一生,其忠诚担当、英勇无畏的精神,永远值得后人敬仰与铭记。 
上一篇:昌炳桂下一篇:岱忠信
革命烈士
吉林省委书记
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
开国少将
原国务院原副总理
铁骨铮铮的革命先驱与建设功臣
落马官员
原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书记
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主犯
广东省委书记
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奋斗的实干家
辽宁省人大常委会原主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上将
中国工程院院士
第十二届中央委员
中央顾问委员会原委员
原泰州地委副书记
原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中国科学院院士
原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原河南省委书记
革命英雄
共和国的开国元勋
原重庆市市长
中央顾问委员会原委员
铁骨铮铮的革命先驱与建设功臣
翁源人物
江西省委原第一书记
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
中国科学院院士
德才兼备的英语大师
潮剧表演艺术家
开国大校
开国大校
开国大校
开国大校
开国大校
开国大校
开国大校
开国大校
开国大校
开国大校
开国大校
开国大校
开国大校
开国大校
开国大校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520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