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的革命战士、杰出的军事指挥员、致力于地方建设的实干家 —— 陈漫远 陈漫远 1911 年 12 月出生于广西蒙山县新圩镇古定村。蒙山县钟灵毓秀,这片土地孕育出了陈漫远坚韧不拔的性格和炽热的爱国情怀,也为他波澜壮阔的人生埋下了伏笔。 革命火种的追寻 陈漫远在青年时代,就对国家命运和人民疾苦深感忧虑。1926 年,他怀着对进步思想的追求,在梧州省立二中读书期间积极参加革命活动,投身反帝反封建斗争。1927 年,他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次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自此全身心地投入到为人民解放而奋斗的伟大事业中。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陈漫远积极参与创建左右江革命根据地的斗争。1929 年 12 月,他参与了百色起义,随后在红七军担任重要职务。在艰苦的战斗环境中,他跟随红七军转战桂、黔、湘、粤、赣五省,历经无数艰难险阻。在作战过程中,陈漫远凭借出色的军事指挥能力和坚定的革命信念,迅速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军事指挥员。1934 年 10 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陈漫远率部参加了长征途中的诸多重大战役。在突破湘江的惨烈战斗中,他指挥部队顽强抵抗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掩护中央红军主力过江,展现出非凡的勇气和智慧。此后,无论是四渡赤水、强渡大渡河,还是爬雪山、过草地,陈漫远始终坚定地跟随党中央,克服重重困难,为长征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抗日烽火中的坚守 全面抗日战争爆发后,陈漫远积极投身于抗日斗争的最前线。1937 年,他进入抗日军政大学学习,系统地学习了军事理论和政治思想,进一步提升了自己的综合素质。毕业后,陈漫远先后担任八路军第一二〇师三五八旅参谋长等职务,在晋西北抗日根据地开展游击战争。他充分发挥自己的军事才能,组织部队与日军展开灵活多样的战斗,多次成功袭击日军据点,破坏敌人的交通线,有效地牵制了日军的兵力,为巩固和扩大晋西北抗日根据地做出了重要贡献。在一次反 “扫荡” 作战中,面对日军的大规模进攻,陈漫远冷静分析战场形势,指挥部队巧妙地进行周旋,成功跳出日军的包围圈,并在日军撤退途中进行了有力的反击,给日军以沉重打击,极大地鼓舞了根据地军民的抗日信心。 解放战争的突出贡献 解放战争时期,陈漫远在华北战场发挥了重要作用。1946 年,他担任晋绥军区参谋长,参与指挥了多次重要战役。在作战过程中,他善于根据战场形势制定合理的作战计划,灵活运用战术,多次取得战斗的胜利。1949 年,陈漫远随人民解放军南下,参与了解放广西的战斗。他凭借对广西地形和民情的熟悉,为部队的作战行动提供了重要的情报支持和战略建议,为广西的解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投身地方建设 新中国成立后,陈漫远的工作重点转向地方建设。他先后在多个重要岗位上任职,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在担任国务院农垦部副部长期间,陈漫远积极推动农垦事业的发展。他深入基层,了解农垦工作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一系列符合农垦发展规律的政策措施。他注重引进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农垦生产的效率和质量。在他的努力下,农垦系统的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经济效益显著提高,为国家的粮食安全和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然而,在 “文化大革命” 期间,陈漫远遭受了严重的迫害,身心受到极大伤害。但他始终坚定对党的信念,没有动摇对共产主义事业的追求。1986 年 11 月 22 日,陈漫远同志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 75 岁。 陈漫远同志的一生,是为中国革命、建设事业不懈奋斗的一生。他在战争年代,英勇善战,为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解放立下了赫赫战功;在和平建设时期,他兢兢业业,为国家的繁荣和发展贡献了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他的事迹和精神,将永远激励着后人铭记历史,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