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子江,女,1959年10月出生于湖南浏阳,妇产科学与生殖医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山东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山东省人民政府参事 ,山东省科协副主席(兼职)。
陈子江于1984年从山东医学院毕业;1989年获得山东医科大学医学博士学位,之后留校任教,担任山东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部讲师;1993年破格晋升教授;2001年担任山东省立医院妇产科主任、生殖医学中心主任;2002年担任山东省立医院副院长;2006年兼任山东大学医学院副院长,生殖内分泌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辅助生殖与优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2011年入选泰山学者攀登计划;2013年担任山东大学副校长;2015年兼任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部部长;201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 陈子江:深耕生殖医学领域的卓越开拓者
陈子江,1959年10月出生于湖南浏阳。自踏入医学领域以来,她一路砥砺前行,凭借坚定的信念与不懈的努力,在学术与事业发展上不断攀登高峰。
1979年9月,陈子江进入山东医学院(现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部)医疗系学习。五年后的1984年,她顺利毕业,获得医学学士学位。1986年,陈子江凭借出色的学术能力,成为山东医学院首批两名博士研究生之一,师从妇产科专家苏应宽教授,继续深造。1989年12月,通过硕博连读,她从山东医科大学(现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部)毕业,获得医学博士学位。毕业后,陈子江留校任教,担任山东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部讲师,开启了她在医学教育与科研领域的奋斗之路 。
1993年,陈子江凭借突出的学术成果和临床能力,破格晋升为教授,同时担任山东省立医院妇科主任医师。此后,她在事业发展上持续迈进:2001年9月,担任山东省立医院妇产科主任、生殖医学中心主任;2002年2月,升任山东省立医院副院长;2006年12月,兼任山东大学医学院副院长,同时担任生殖内分泌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辅助生殖与优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
在学术荣誉的追逐中,陈子江不断展现出非凡实力。2011年8月,她入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初步候选人名单;同年12月,入选泰山学者攀登计划。2013年5月,担任山东大学副校长;2015年7月,兼任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部部长,且在7月31日再次入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初步候选人名单。2019年11月,她成功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21年11月3日,入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新增选院士名单。2023年10月,因在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研究和临床实践中的杰出贡献,荣获Walter Futterweit临床研究卓越奖。目前,陈子江担任山东省政府参事,山东大学妇儿医学研究中心主任、附属生殖医院首席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时兼任山东省科协副主席 。
在科研领域,陈子江围绕不孕症等生殖障碍疾病及出生缺陷重大科学问题,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开创性和影响力的成果。在理论创新方面,她发现了生殖障碍疾病的多个致病基因,系统阐释了相关疾病的发病机制,同时深入研究早期胚胎发育染色质开放的时空调控规律 。在临床研究领域,她主持完成了系列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试验(RCTs)研究,牵头制定了《不孕症诊断指南》《多囊卵巢综合征中国诊疗指南》等10项诊疗规范,极大推动了中国生殖疾病临床诊疗的规范化进程 。此外,她带领团队研发多项基于辅助生殖的优生技术,构建起安全有效的优生技术体系,并成功应用于临床实践,例如诞生了中国首例阻断重度遗传性耳聋的PGD健康婴儿,为降低中国出生缺陷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保障 。
在学术成果产出上,截至2019年11月,陈子江以通讯作者身份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柳叶刀》《自然》《细胞》等国际顶级期刊发表论文200多篇。2025年1月30日,她带领的团队在国际顶级医学学术期刊《The BMJ》发布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成果,再次彰显其团队在学术研究上的深厚实力 。凭借这些科研成果,陈子江多次获得国家级奖励,如1993年凭借“宫腔配子移植婴儿”项目获国家发明三等奖;2009年、2010年、2015年分别以不同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
在人才培养方面,陈子江同样成绩斐然。截至2016年5月,她先后培养博士、硕士100余人、博士后12人 。在团队建设上,截至2019年11月,她带领的团队培养出泰山学者特聘教授2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专家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3人、泰山学者青年专家6人、齐鲁青年学者2人。2009年,陈子江还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授予“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荣誉称号,这不仅是对她个人教学能力的高度认可,更是对其在人才培养领域所做贡献的充分肯定。陈子江以其卓越的科研成就、突出的学术贡献和杰出的育人成果,成为中国生殖医学领域当之无愧的领军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