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郑永飞

中国科学院院士
郑永飞
郑永飞[中国科学院院士]+像 安徽合肥长丰县人物
郑永飞,1959年10月14日出生于安徽省合肥市长丰县,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安徽省政协副主席 ,中国民主同盟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民主同盟安徽省第十四届委员会主任委员,安徽省社会主义学院院长,第十三、十四届全国政协常委 ,中国科学院壳幔物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主任。
郑永飞于1978年至1985年在南京大学学习,分别获学士和硕士学位;1987年至1991年在德国哥廷根大学学习,获博士学位;1991年至1993年在德国图宾根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1993年至1994年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教授;1995年起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97年至2001年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系主任;2002年至2014年任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副院长;2005年起任中国科学院壳幔物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主任。
郑永飞:科研征途上的璀璨星辰
逐梦之路:学术成长的漫漫征程
1976年2月至1978年9月,年轻的郑永飞在长丰县松棵小学附中担任民办教师,迈出了他人生重要的一步。这段经历不仅锻炼了他的教学能力,也培养了他坚韧不拔的品质,为日后的学术之路奠定了基础。

1978年9月,郑永飞迎来了人生的重大转折,他成功考入南京大学地质学系。在大学期间,他如饥似渴地汲取专业知识,凭借优异的成绩,于1982年2月顺利获得学士学位。随后,他选择继续深造,1982年2月至1985年4月,在南京大学地质学系攻读硕士研究生,并成功斩获硕士学位 。

1985年4月,郑永飞踏入职场,任职于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担任助理研究员。这段工作经历让他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也促使他对专业领域有了更深入的思考。1987年9月,他毅然决定前往德国哥廷根大学地球科学系地球化学专业攻读博士学位。在异国他乡,他克服重重困难,潜心钻研,于1991年2月成功获得博士学位 。

1991年2月至1993年10月,郑永飞在德国图宾根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进一步拓宽了自己的学术视野,提升了科研能力。1993年10月,他带着满满的学识和丰富的经验回到祖国,入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系,担任副教授一职。1994年12月,因其出色的科研表现和扎实的专业功底,晋升为教授。值得一提的是,1994年他就获得了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这是对他科研潜力与成就的高度认可 。1995年7月,郑永飞被聘为博士生导师,开始肩负起培养高层次科研人才的重任 。

在后续的工作中,郑永飞不断展现出卓越的领导才能和学术影响力。1997年5月至2002年2月,他担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系主任;2002年2月至2012年6月,出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副院长;2005年3月,担任中科院壳幔物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主任 。2009年11月,凭借在地球科学领域的杰出贡献,郑永飞成功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2010年9月至2012年5月,他挂职安徽省科技厅副厅长,积极推动地方科技事业的发展 。2011年9月,他再次荣获殊荣,当选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2019年8月,郑永飞担任安徽省社会主义学院院长;2020年6月,被聘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图书馆馆长;2021年3月,成为第一届月球样品专家委员会成员;2023年1月,出任安徽省政协副主席 。

科研硕果:探索地球奥秘的卓越成就
科研领域的系统性突破
郑永飞在地球科学领域成果卓著。在造山带变质过程同位素地球化学示踪方面,他深入研究,为揭示地球内部物质循环和演化提供了关键线索。通过对矿物同位素分馏系数的理论计算和实验测定,他创新性地首创应用增量方法对固体矿物的氧同位素分馏系数进行定量理论计算,极大地推动了该领域的发展。在同位素体系理论模式及其地球化学应用方面,他也取得了系统性的重要成果。更为突出的是,他首次将超高压变质岩地球化学异常与大陆俯冲带变质化学动力学相结合,成功地将稳定同位素示踪拓展到化学地球动力学这一前沿科学领域,为地球科学研究开辟了新的方向 。

高产的学术著述与广泛影响
截至2021年1月,据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网站信息,郑永飞学术成果丰硕。他独立或作为第一作者,在国际SCI刊物上发表论文多达190余篇。其部分论文影响力巨大,已被《Nature》和《Science》等国际顶尖SCI刊物他人引用达8000余次,在ISI论文引用排名榜中,他进入世界地球科学家前50名 。他的论文涉及多个领域,如《Fluid regime in continental subduction zones: petrological insights from ultrahigh-pressure metamorphic rocks》《Geochemistry of continental subduction-zone fluids》《Chemical geodynamics of continental subduction-zone metamorphism: Insights from studies of the Chinese Continental Scientific Drilling (CCSD) core samples》等,这些论文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和实证依据 。

主持多项国家级重点项目
郑永飞在科研项目方面成绩斐然,曾主持完成若干国家级重点项目。他担任国家973项目“深俯冲地壳的化学变化与差异折返”的首席科学家(2009 - 2013),以及国家973项目“大陆俯冲带壳幔相互作用”的首席科学家(2015 - 2019)。此外,他还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创新群体项目“大陆俯冲带化学地球动力学”(2010 - 2015)和重大项目“地球内部水的分布和效应”(2016 - 2020)的负责人 。这些项目的开展,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在地球科学领域的研究进展,为解决相关科学问题提供了重要支撑 。

众多科研成果奖励彰显实力
郑永飞的科研成就获得了广泛认可,斩获诸多奖项。2004年,他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15年,获得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 。这些奖项不仅是对他个人科研能力的高度赞誉,更是对他为我国地球科学事业发展所做贡献的充分肯定 。

育人贡献:培育科研人才的辛勤耕耘
丰富多样的课程讲授
郑永飞在教学方面同样兢兢业业,为本科生和研究生讲授多门专业课程,包括《同位素地球化学》《地球化学进展》《化学地球动力学》和《矿床地球化学》等 。他凭借深厚的专业知识和独特的教学方法,将复杂的专业知识讲解得深入浅出,深受学生喜爱 。

经典教材的编写
由郑永飞主编、科学出版社出版的《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和《化学地球动力学》两本书,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和教学指导意义,均被教育部地球科学教学指导委员会推荐为全国研究生教学参考教材 。这两部教材为我国地球科学领域的人才培养提供了重要的知识载体,对推动相关学科的教学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

用心培养学生
在学生培养方面,郑永飞不遗余力。他不仅承担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的专业课程教学任务,还悉心指导部分博士、硕士研究生 。从选题到阅读文献、实验设计、结果分析、论文写作,每个环节他都亲自参与,与学生深入讨论,认真修改学生的论文 。讲课时,他善于运用日常生活中的现象作为“比方”,来解释特殊科学规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思维,培养了一批批优秀的地球科学领域人才 。

荣誉加身:学界的高度认可
1996年,郑永飞荣获中国青年科技奖,该奖项由中央组织部、人事部、中国科协联合颁发 。1998年,他获得中国青年科学家奖,由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授予 。2005年,他当选为美国矿物学会会士,彰显了他在矿物学领域的卓越成就 。2008年,他荣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地球科学奖),这是对他在地球科学领域突出贡献的高度认可 。2009年,他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11年,当选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2017年,他成为国际地球化学会士,由国际地球化学学会和欧洲地球化学协会授予这一荣誉 。2022年11月15日,他入选2022年度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名单,再次证明了他在国际学术界的广泛影响力 。郑永飞的一生,是为地球科学事业不懈奋斗的一生,他在科研、教育等方面的贡献,将激励着无数后来者在地球科学的征程中不断探索前行 。 
上一篇:彭一刚下一篇:刘盛纲
香港演员
肃宁县人物
东汉末年儒家学者、经学大师
中国清代画家、书法家
凯撒(中国)股份董事长
解放军将领之一
清康熙官员
中国科学院院士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书记
中国科学院院士、晶体物理学家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学原党委书记、校长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台湾地区第16任领导人
国务院总理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
灌南县人物
哈尔滨市人物
美国国家跳水队主教练
中国工程院院士
第二十届中央委员
第二十届中央委员
中国科学院院士
二十届中央委员
中国科学院院士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520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