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陈德华

革命烈士
陈德华
陈德华[公元1900年-1933年,革命烈士] 海南海口琼山人物
陈德华(1900-1933年)又名德峰、德和。海南琼山县东营乡(今琼山市东营镇)沙上西村人。在就读广东省立第六师范学校期间,积极参加“青年观摩会”和“五四”爱国运动,回乡组织青年开展反封建反恶霸斗争。1922年7月考入上海沪江大学读英文专修科,广泛阅读革命书籍,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1923年冬加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与旅沪琼籍学生组织成立“琼崖新青年社”,出版《琼崖新青年》(月刊),宜传革命思想。1925年被派回广州参加省港大罢工。1926年1月返琼开展革命活动,6月任中共琼崖地委委员。主办党员训练班,建立农民干部训练所,为革命培养人才。1927年4月琼崖反革命事变中被捕人狱。1928年经党组织营救出狱。先后到香港、上海,从事地下工作。1933年不幸病逝。解放后,海口市人民政府追认为革命烈士。

# 陈德华烈士生平事迹
陈德华(1900—1933),又名德峰、德和,海南琼山县(今属海口市)东营沙上西村人,琼崖早期革命先驱。他以书生之身投身救国洪流,用生命践行了共产党员的初心与担当。


## 一、求学之路与思想觉醒(1900—1923)
生于农民家庭,父亲务农兼经商。1916年考入琼崖中学,接触民主与马列主义进步书刊,加入“青年观摩会”,参与反封建斗争。1919年五四运动期间,组织学生上街游行、农村宣传及抵制日货活动。1922年入上海沪江大学英文专修科,系统阅读马列著作,次年冬加入中国共产党,确立革命信仰。


## 二、革命先驱与组织建设(1924—1927)
- **思想传播者**:  
  1924年夏,与王文明、许侠夫等组建**琼崖新青年社**,创办《琼崖新青年》月刊,成为琼崖革命思想传播重镇。1925年在广州参与组织**琼崖革命同志大同盟**,凝聚琼籍进步力量。  
- **琼崖建党核心**:  
  1926年1月,奉中共广东区委命回琼崖,6月当选**中共琼崖地方委员会第一届地委委员**(负责组织工作)。主导建立琼崖各县党支部,推动工运、农运、学运全面兴起。  
- **基层革命火种**:  
  - 在家乡沙上小学建立党支部,邀请林诗耀等党员任教,以学校为据点开展革命活动;  
  - 动员妻子林旋旧及妇女冲破封建束缚入学,培养农村革命骨干;  
  - 在海口兴办进步书店,销售革命书刊,兼任琼海中学、海南公学教员,参与创办**琼崖高级农民军事政治训练所**,培养农运骨干。


## 三、狱中坚守与隐蔽斗争(1927—1933)
- **被捕与狱中斗争**:  
  1927年4月22日,琼崖“四二二”反革命政变中,为保护党的文件拒绝撤离,在训练所被捕入狱。面对酷刑,他严守机密、坚贞不屈,后经党组织与家庭联合营救(利用其父商界关系),1928年初获释。  
- **地下工作与病逝**:  
  出狱后赴香港、上海从事地下工作,虽因狱中酷刑身患肺结核,仍抱病坚持。1933年病情恶化,经组织护送返回家乡,6月14日病逝,年仅33岁。临终前仍坚信“能继续为党工作”,展现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 四、后世纪念与精神传承
1950年海南解放后,海口市人民政府追认陈德华为**革命烈士**。他从琼崖学子成长为早期党组织核心,用短暂一生诠释了“革命理想高于天”的信念,其创办刊物、建立组织、发动群众的实践,为琼崖革命奠定了重要基础,英名永载海南党史。
上一篇:吴琠下一篇:黄魂
广西壮族自治区原政协主席
中央政治局委员
宿城区人物
中国科学院院士
军统第一杀手
原共中央书记处书记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上将
革命家、军事家、外交家
上海市委书记
落马官员
中国台湾地区前领导人
革命烈士
红岩双枪老太婆的原型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共中央统战部原部长
[公元1900年-1985年] 江苏省南京人物
原黑龙江省委第一书记兼省长
民国时期杰出女性
澳大利亚政治家
书法家、篆刻家、诗人
雨花台传奇烈士
杰出的人民教育家
革命烈士
革命烈士
革命烈士
革命烈士
抗日战争牺牲高级将领
大革命时期高要县农民运动的领导者
广东省第一位女共产党员
革命烈士
革命烈士
广东省革命烈士
广东省江城区籍烈士
革命烈士
革命烈士
革命烈士
民国十大军阀
北洋大学的创办人之一
海丰县原教育局长
革命烈士
革命烈士
革命烈士
广东省政协原副主席
海南四大才子,南粤先贤
海南进士
革命烈士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520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