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邱龙(1920-2008)原名童传斌。湖北省黄陂县童家湾人。1920年年生。14岁进湖北省立第九中学,参加一二·九武汉学生救亡运动。
1937年10月入伍,1938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学员、指导员、教导员、团政治处主任、团政委、师政治部主任、军区干部部部长,装甲兵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炮兵副政委等职。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大校军衔、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一九八八年被授予二级独立功勋荣誉章。正军级离休干部、山东省军区原顾问童邱龙同志,因病于2008年2月23日在济南逝世,享年88岁。
# 童邱龙:投身革命 无私奉献的一生
童邱龙,湖北省黄陂县人,正军职离休干部、山东省军区原顾问。他于1937年10月投身革命队伍,1938年3月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历经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为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事业不懈奋斗,2008年2月23日,因病在济南逝世,享年88岁。
## 学生时代:追求进步,投身救亡
童邱龙原名童传斌,出身于黄陂县童家湾的小商人家庭。14岁时,他进入武昌湖北省立第九中学学习。在此期间,经叔伯哥哥童陆生介绍,结识了以教员身份为掩护的我党负责人李继实。童邱龙不仅跟随李继实补习功课,还积极为其提供掩护、传递信件,并踊跃参与“一二·九”武汉学生救亡运动,展现出强烈的爱国情怀与进步意识。
中学毕业时,恰逢“七七”事变爆发,民族危机空前严重。1937年10月,在李继实的介绍下,童邱龙与科普作家高士其一同奔赴陕北参加革命。他先在云阳由冯文彬、胡乔木主办的青训班学习,随后进入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先后在第三期政治队和第四期军事队深造。1938年3月,童邱龙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8月从抗大毕业,受组织派遣,跟随张经武、黎玉前往山东敌后,于12月抵达苏北邳县,正式开启了他波澜壮阔的革命生涯。
## 革命征程:南征北战,屡担重任
到达邳县后,在中共苏皖特委领导下,童邱龙与杨动、张文盛共同创办八路军山东总队陇海南进支队随营学校,担任政治教员,致力于培养革命人才。1939年3月,他调任邳县独立团三营教导员,并兼任邳县县委军事部长;9月,任独立团政治处主任。1940年春,独立团改编为邳县总队,他继续担任政治处主任;同年冬,总队主力编入沂河支队,童邱龙进入山东分局高级党校学习,后任鲁南军区直属队总支书记。
1942年8月,童邱龙调任运河支队政治处主任,一年后改任副政委兼政治处主任。1943年12月,他亲自带领小分队,成功护送陈毅军长穿过运河封锁线,圆满完成重要任务。鲁南二地委成立时,童邱龙成为地委委员。1944年底,他进入淮北区党委整风轮训队学习。1945年8月,任山东军区警备第九旅十八团政治委员。
解放战争时期,童邱龙调任华东野战军第三总队政治部组织部副部长。1949年,他先后担任三十二军政治部直工部长、六十五师政治部主任、六十四师副政委。新中国成立后,童邱龙继续在军队任职,历任二十二军干部部副部长、部长;1954年,调至华东军区干部部特种兵任干部任免处处长;1955年济南军区成立,任军区干部部副部长,并在此期间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二级解放勋章;1959年,任济南军区政治部干部部长;1963年起,先后担任济南军区装甲兵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中国科学院政治部副主任;1974年恢复工作后,历任济南军区炮兵副政委、山东省军区顾问等职,1981年离休。
## 笔耕不辍:记录历史,传承精神
在革命生涯中,童邱龙积累了丰富的经历与感悟,他通过文字将这些珍贵的历史记忆留存下来。他撰写了《艰苦卓绝的1942年》《鲁南峰影嵯峨甚》《瓜棚除叛》《陈毅军长过鲁南》等文章,生动记述了革命斗争中的重要事件与感人故事,为后人研究革命历史提供了宝贵资料。
## 无私奉献:捐献珍品,情系桑梓
1988年11月,已经离休的童邱龙专程从济南回到武汉,将自己毕生收藏的100幅古今名人书画捐献给武汉市政府。这些书画珍品中,既有明代画家谢时臣的“岳阳楼”立轴,“明末四大书家”董其昌、米万钟、张瑞图的行书立轴,清代画家黄鼎的“西陵峡图”、郑板桥的兰条小品等古代佳作;也有徐悲鸿的马、潘天寿的鱼鹰、黄胄的驴等近现代名家手笔,还有董必武、郭沫若、老舍等名人的墨宝,其中19件为国宝级文物,填补了武汉市藏品的空白,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与收藏价值。
武汉市政府依据相关规定,奖励童邱龙人民币15万元。然而,他却将这笔奖金慷慨捐赠给家乡黄陂,用于支持家乡的生产发展,助力乡亲们脱贫致富。为表彰童邱龙无私奉献的高尚品德,弘扬中华优秀书画艺术,武汉市政府组织市博物馆在武汉美术馆举办了“童邱龙捐献字画展览” 。童邱龙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与担当,他的精神将永远激励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