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童炎生

开国少将
童炎生
童炎生[公元1911年-198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江西吉安市安福县人物
童炎生(1911年~1985年5月2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将领。江西省安福县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湘赣边区红军独立团排长、湘赣军区敌后挺进大队分队长等职。参加了南方三年游击战争。后任新四军连长、营政治教导员、团政治处主任、苏中军区团政治委员、旅政治部主任,苏北军区泰州军分区司令员等职。新中国成立后,任苏北军区参谋长、江苏军区参谋长、江苏省军区副司令员等职。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是第三、四、五届全国政协委员。
# 童炎生:从湘赣苏区到新中国的铁血征程
童炎生,1911年出生于江西省安福县严田乡磨下村,这位从革命摇篮中成长起来的将领,用一生书写了对党的忠诚与对国家的热爱。

1929年,童炎生在湘赣苏区加入少先队,开启了他的革命启蒙之路。1930年4月,他正式转入中国工农红军,成为革命队伍中的一员。1933年,童炎生加入中国共产党,自此,他以坚定的信仰和无畏的勇气,全身心投入到革命事业当中。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童炎生先后担任湘赣军区红军第三团排长、连政治指导员,湘赣军区敌后挺进大队分队长、副官,湘赣游击支队司令部第二大队分队长,茶(陵)攸(县)莲(花)游击大队大队长等职务。在湘赣苏区历次反“围剿”作战中,他冲锋在前,带领战士们与敌人展开殊死搏斗;中央红军长征后,他留守当地,坚持三年游击战争。面对敌人的疯狂围剿,他凭借顽强的意志和灵活的战术,在艰难困苦中保存革命火种,为革命事业坚守阵地。

全国抗日战争爆发后,童炎生在新四军中发光发热。他历任新四军第一支队第二团连长、政治指导员、营政治委员、团政治处主任等职,参加了具有重要意义的新四军先遣支队韦岗战斗,打响了江南抗日第一枪。北渡长江后,他又投身黄桥战役和曹甸战役,在战斗中,他充分发挥政治工作优势,鼓舞士气,为战役胜利奠定基础。1941年1月新四军重建军部后,童炎生先后担任新四军第一师第二旅第四团政治处主任、新四军第六师第十六旅第四十八团政治处主任、苏中军区特务第三团政治委员、新四军第一师第一旅政治部主任。他参与了韦岗、黄桥、曹甸、两溧、如皋等一系列战役战斗,在血与火的考验中,积累了丰富的作战经验,为抗击日寇、保卫国土立下赫赫战功。

全国解放战争时期,童炎生历任华中野战军第六纵队第十八旅政治部主任、苏中军区独立旅政治部主任、苏中军区第一军分区政治部主任、副司令员,苏北军区泰州军分区司令员,苏北第一渡江司令部司令员等职。在苏中战役中,他深入一线,做好政治动员和组织工作,为战役胜利提供有力保障;在渡江战役时,他担任苏北第一渡江司令部司令员,精心筹备、周密部署,带领部队成功突破长江防线,为解放全中国贡献力量。

新中国成立后,童炎生继续在国防建设岗位上发光发热。他先后担任苏北军区参谋长、江苏军区参谋长、江苏省军区副司令员,为地方军事建设和国防安全稳定付出大量心血。1955年,童炎生被授予少将军衔,这是对他卓越军事贡献和坚定革命信念的高度认可。此外,他还担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三、第四、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积极为国家建设建言献策。

1985年5月2日,童炎生在南京逝世。他的一生,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这些勋章见证了他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卓越功绩。童炎生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他将自己的全部精力奉献给了党和人民的事业,其英勇无畏的精神和崇高的革命品质,永远值得后人敬仰与学习。 
上一篇:张强生下一篇:廖明
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
大丰区人物
新鸿基地产的创办人之一
原上海市委第一书记
开国少将
坚毅无畏的革命先驱
中央顾问委员会原委员
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上将
澳大利亚自由党政治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中将
长征女红军
中国科学院院士
卫立煌将军的妻子
[公元1900年-1985年] 江苏省南京人物
开国上将、军事家
原吉林省委书记
原石油工业部副部长
苏联第 6 任最高领导人
极具爱国情怀的重要人物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一生最爱是“红楼”
开国大校
中国近现代最卓越的外交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少将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少将
开国少将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少将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少将
开国少将、原武汉军区副司令员
开国少将
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少将
解放军少将、空军技术部副部长
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少将
开国少将
抗日英雄
开国少将
开国大校
开国大校
开国少将
开国少将
开国大校
开国少将
开国少将
开国少将
开国大校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520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