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魏佑铸:从莱芜走出的铁血政工将领
在人民军队的政工战线上,魏佑铸是一位从齐鲁大地走向高级领导岗位的杰出将领。他历经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烽火洗礼,在新中国国防建设中深耕政工领域,用忠诚与担当书写了共产党人的使命篇章。
## **一、投身抗战:苏鲁豫皖的政工先锋**
魏佑铸(1918—2006),山东莱芜人,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投身抗日救亡洪流。
- **基层政治工作奠基**:历任大队政治指导员、支队政治教导员、营政治教导员等职,在苏鲁豫抗日根据地的反“扫荡”、反蚕食、反封锁斗争中,深入连队开展思想动员,以“支部建在连上”的传统凝聚战斗力。
- **关键战役的政治保障**:参与华中地区攻占车桥、解放盐城等战役,作为团政治处主任,他首创“火线入党”“战斗立功竞赛”等战时政治工作方法,激励官兵奋勇杀敌。在车桥战役中,他带领政治工作组深入前沿阵地,保障主攻部队一举突破日伪军防线。
## **二、解放战争:从东北到华南的征战历程**
解放战争时期,魏佑铸随部队从东北转战华南,历任团政委、师政治部主任等职,展现出卓越的政工领导能力:
- **东北战场的政工实践**:参加“三下江南四保临江”“保卫四平”及东北夏、秋、冬季攻势,作为团政委,他注重将诉苦教育与战斗动员结合,提升部队阶级觉悟。在辽沈战役中,他率部参与锦州攻坚战,通过战前誓师、火线宣传等方式,激发官兵“攻必克、守必固”的战斗意志。
- **南下作战的政治引领**:渡江战役后,随部队参加解放广州、粤桂边战役,任师政治部主任期间,主导开展“新区政策学习运动”,确保部队严守群众纪律,为解放军在华南地区建立良好口碑。
## **三、国防建设:从南海前哨到西北边疆的政工布局**
新中国成立后,魏佑铸长期在大军区政工岗位任职,推动部队政治工作创新:
- **海南防务的政治担当**:参与解放海南岛战役,后任海南军区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第二政委,针对海岛防御特点,建立“军民联防政治工作体系”,组织部队开展“海岛为家、艰苦为荣”教育,筑牢南海前哨的政治防线。
- **大区政工的改革探索**:任广州军区政治部副主任、新疆军区政治部主任期间,他牵头制定《合成部队政治工作条例》,推动政治工作与军事训练深度融合。在新疆军区任职时,他深入边防连队调研,首创“民族团结教育进哨所”活动,巩固边疆军民关系。
- **战略机关的全局视野**:作为乌鲁木齐军区副政委,他参与制定西北地区军事政治协同发展规划,强调“政治工作为战斗力生成服务”,主导修订多套边境防御政治工作预案。
## **四、荣誉与评价:政工战线的标杆人物**
- **军衔与勋章**:1964年晋升少将军衔,曾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彰显其从抗日战争到国防建设的全程贡献。
- **政治生涯**:作为第六届全国人大代表,他始终关注军队与地方协同发展,提出“加强国防教育立法”等提案,展现出政治家的远见卓识。
2006年8月13日,魏佑铸在广州逝世,享年88岁。他的一生,贯穿了“政治工作是生命线”的理念——战争年代,他用思想工作激发官兵血性;和平时期,他以改革创新推动政工转型。正如他在《回忆录》中所言:“政工干部要成为‘战争中的指导员,建设中的设计师’”,其对政治工作的深刻理解与实践,至今仍为我军政治工作提供宝贵经验。
**结语**:魏佑铸的军事生涯,是人民军队政工干部“能文能武、亦刚亦柔”的缩影。他以笔为枪、以心聚力,在血与火的考验中淬炼政治品格,在和平年代的建设中坚守初心使命,用一生诠释了“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尽责”的政治本色,是当之无愧的“政工战线的铁血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