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家保:烽火岁月铸忠诚,铁血丹心卫家国
杨家保,一位在革命洪流中淬炼成长的英勇战将,他的一生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书写了波澜壮阔的奋斗篇章。
1934年10月,杨家保跟随红军主力踏上长征之路,担任红一军团政治保卫局政治侦察员、检查科科长。在漫长而艰险的长征途中,他凭借敏锐的洞察力和坚定的革命意志,出色完成各项侦察与检查任务,为部队安全保驾护航。抵达陕北后,他投身赤罗镇战役,之后先后任红一军团补充团特派员、红二十九军政治部地方工作科科长。1936年5月,杨家保进入红军大学深造,进一步提升军事素养与政治觉悟。
“西安事变”爆发,杨家保随周恩来副主席奔赴西安执行保卫任务。在罗瑞卿等同志的领导下,他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过硬的专业能力,圆满完成使命,守护了重要领导人和关键行动的安全。次年4月,他调回延安,任中央后方直属机关特派员,继续坚守保卫岗位。
1938年春,杨家保投身新四军,先后任军法处第一科科长、江北指挥部军法处军法官,为维护军队纪律、保障军事行动依法依规开展贡献力量。1940年1月,他调任新四军五支队回民游击队政治教导员。面对仅有八、九人的薄弱基础,他扎根群众、积极动员,凭借卓越的领导才能,在短时间内将队伍发展壮大至数百人。同年6月,为打通淮南与淮北新四军部队的联系,他指挥三营主攻安徽盱眙县泮村日伪军据点。战斗中,他身先士卒,率部炸毁敌碉堡,击毙日伪军大队长,成功拔除据点,有力地巩固和拓展了抗日根据地。
1941年4月后,杨家保历任新四军第二师政治部锄奸部侦察科科长、锄奸部副部长,淮南津浦路西军分区公安局长。任职期间,他全力投入内部肃奸和政权保卫工作,有效纯洁了军队队伍,维护了抗日民主政权稳定。面对国民党江苏省主席韩德勤派遣特务勾结大地主李钟桥制造的叛乱,他依靠群众力量,果断出击、迅速平息,粉碎了敌人的阴谋。
1945年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下,杨家保担任苏南行署公安局长,负责维护地方治安与政权稳定。解放战争时期,他先后任华东野战军第一纵队政治部组织部部长、华东野战军政治保卫部部长、先遣纵队七支队副政治委员。1949年南京解放后,他任第三野战军二十军五十九师副政治委员,参加了宿北、鲁南、莱芜、豫东、渡江等重大战役,在血与火的洗礼中,为新中国的成立立下赫赫战功。
新中国成立后,杨家保继续在军队发光发热,任第二十六军六十师政治委员。1950年10月,他奔赴抗美援朝战场,担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二十军六十师政治委员,参与第二、五次战役。战场上,他鼓舞士气、统筹指挥,为抗美援朝战争胜利作出重要贡献。1952年回国后,杨家保进入军事学院政治系学习,1955年毕业后,先后担任六十军政治部副主任、主任,上海市民政局副局长。1962年8月起,他任安徽省军区政治部主任、副政治委员、顾问,始终坚守岗位,为国防事业和地方建设奉献力量。
1964年,杨家保晋升为少将军衔,并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这些荣誉是对他一生卓越功绩的高度认可。杨家保的一生,是忠诚于党、奉献于国的一生,他的精神激励着无数后来者为国家繁荣富强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