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肖文玖[公元1915年-2001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江西吉安市吉水县人物 开国少将、北京军区原副司令员 萧文玖(1915年—2001年10月12日),江西省吉水县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1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北京军区原副司令员。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他历任班长、干事、政治指导员、教导营政治委员、科长、团政治委员等职,参加了攻打吉安的战斗、保卫苏区的一至五次反“围剿”斗争和两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他历任大队政治委员、团政治委员、军分区政治委员、军分区司令员等职,先后参加夜袭忻口、原平、崞县、代县等城镇日军的战斗,上、下鹤山战斗,大同至塘沽铁路破袭战,奔袭大台、攻取清泉据点等战斗,收复宛平、房山、涞水、涿鹿等县城的战斗。解放战争时期,他历任旅长,察哈尔军区副司令员、北岳军区副司令员兼纵队副司令员、晋中军区副司令员、太原警备区副司令员兼太原市卫戍司令员等职,参加了张家口、晋中、太原等战役战斗。新中国成立后,他历任山西省军区副司令员、代司令员,兵团参谋长,军长,北京军区参谋长、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副司令员、顾问等职。抗美援朝战争开始后,他积极请求入朝参战。1953年底从朝鲜回国后,他全身心地投入部队工作,为我军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做出了贡献。 萧文玖同志是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2001年10月12日,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86岁。 # 萧文玖:从苦难孤儿到开国少将的传奇人生 萧文玖,这位从战火纷飞的岁月中走来的开国少将,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1915年,萧文玖出生于江西吉水县枫江镇江头村的一个贫农家庭。命运对他格外残酷,6岁时母亲的离世,让他的童年失去了一份温暖;10岁时父亲也撒手人寰,小小的他瞬间沦为孤儿,在这世间艰难求生。然而,苦难并没有将他打倒,反而铸就了他坚韧不拔的性格。13岁时,他毅然参加湘赣农民暴动,并在本村担任儿童团长,就此踏上了革命的征程,这一年,是1928年。
1930年,15岁的萧文玖正式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1年,他光荣地转入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他从红二十军副官处的一名勤务员做起,历任红三军第九师二团连指导员、红一军团补充一师营政治委员、第二团政治委员、红一军团第二无线电队政治委员、二师教导营指导员等职。期间,他参加了攻打吉安的战斗,以及保卫苏区的一至五次反“围剿”斗争。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为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性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萧文玖也随部队踏上了这一伟大征程。在长征途中,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敌人的围追堵截,他始终保持坚定的信念,不畏艰难险阻,为革命事业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1936年6月,萧文玖迎来了学习深造的机会,他进入红军大学1科学习。当时,1科科长是陈光,政委是罗荣桓,一同学习的学员皆是军中精英,有彭雪枫、刘亚楼、谭政、郭述申、周士第、杨立三、张爱萍、杨成武、王平、苏振华、赵尔陆、宋裕和、贾拓夫、彭加伦、符竹庭、张经武、武亭、洪水、莫文骅、张达志、谭冠三、童小鹏、许建国、邓飞、周建屏、罗宝连、张树才、贺晋年等37人。在红军大学,中央领导经常为他们授课,毛泽东讲授《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博古和凯丰讲授哲学,徐特立讲授新文字。在这里,萧文玖如饥似渴地汲取知识,不断提升自己的军事素养和理论水平。1科学习结束时,他被留在后方政治部当巡视员,在这半年里,工作相对较少,期间只到红25军检查过一次工作。但萧文玖一心向往部队的战斗生活,多次找罗荣桓表达自己的想法,罗荣桓见留不住他,便派他到特务团担任政治部主任。
抗日战争爆发后,萧文玖随聂荣臻奔赴晋察冀军区。在那里,他担任当时晋察冀军区6个主力团之一的第2军分区4团政委。1938年10月,4团迎来了一场重要战斗——上下鹤山战斗。在战斗中,团长韩伟(后授中将衔)指挥3营正面迎敌,副团长曾保堂(后授少将衔)率1营增援3营并向敌侧翼进攻。萧文玖和团政治处主任林接标(后授少将衔)迅速骑马赶到2营,指挥2营成功打退增援之敌200多人。随后,他们又从日军背后冲杀过去,堵住了逃敌退路,成功击溃日军一个大队,取得了战斗的胜利。此后,萧文玖先后担任平西军分区政委、11军分区司令员、晋察冀军区2纵(郭天民)7旅旅长(政委为李水清),后所部改称二纵第5旅,以及北岳军区副司令员等职。在抗日战争的各个战场上,他带领部队与日军展开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为保卫祖国领土、抗击日寇侵略立下了赫赫战功。
1946年9月,萧文玖迎来了一场严峻的考验——怀来保卫战。当时,他率领5旅和配属5旅的4旅12团共万余人,肩负起保卫怀来的重任。国民党李文兵团以4个师的兵力向5旅阵地发起猛烈进攻,妄图突破防线。在这场激烈的战斗中,萧文玖充分展现出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和顽强的战斗意志。他带领部队顽强抵抗,与敌人展开了殊死搏斗。战斗持续了14天,5旅全体将士浴血奋战,毙伤俘敌3000多人,成功完成了保卫怀来的任务,有力地打击了国民党军队的嚣张气焰。
1948年6月,时任北岳军区副司令员的萧文玖再次接到重要任务。他率领北岳第2分区和太行第2分区的地方武装7000人,组成“萧集团”参加晋中战役。在战役中,“萧集团”以勇猛的行动,迅速破袭了榆次至太谷之间的铁路,使得阎锡山一时难以派兵南下,打乱了敌人的部署。紧接着,“萧集团”先敌占领车辋,面对敌人的疯狂进攻,他们经过4天4夜的顽强阻击,成功堵住了敌赵承绶集团的北逃之路。在整个晋中战役的“大棋盘”上,萧文玖率领的这支地方部队虽然兵力相对较少,但却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为战役的最终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1948年10月,在太原攻坚战中,萧文玖指挥部队经过3天激战,歼敌两个营,成功攻占武宿机场,再次展现出他出色的军事指挥能力。
新中国成立后,萧文玖于1950年担任山西省军区司令员。1951年,抗美援朝战争爆发,他主动请缨,要求入朝作战,后被任命为20兵团参谋长。在朝鲜战场上,他协助兵团司令员杨成武指挥部队,积极应对联合国军的秋季攻势作战。然而,在作战过程中,由于大雨、部队负荷太重以及敌机的轰炸封锁等原因,兵团的集结工作推迟了半个月才完成。在志愿军党委召开的扩大会议上,当萧文玖汇报这一情况时,彭德怀严厉批评道:“你们背那么多东西干什么?误了那么长时间。”萧文玖回应道:“我们没有经验。”彭德怀动怒说:“你们见了棺材就有经验了。”听到这话,萧文玖忍不住顶撞说:“带那么多粮食是总部规定的,你首长也不能随便骂人。”这一言语使得会场气氛顿时陷入僵局。不过,会后彭德怀冷静下来,意识到自己的态度可能过于强硬,主动向萧文玖道歉,展现出一位高级将领的胸怀与担当。1952年,萧文玖协助兵团代司令员郑维山进行积极防御;1953年,又协助郑维山和兵团司令员杨勇进行夏季反攻作战,并参与指挥了金城战役。在金城战役中,志愿军20兵团和9兵团24军密切配合,共歼敌近5.3万人,其中俘敌2836人,击落敌机85架,缴获飞机1架,坦克34辆,汽车231台,各种火炮245门和大量弹药等战利品,有力地推动了朝鲜停战协定的签订。
从朝鲜战场回国后,为了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军事理论水平,适应现代化国防建设的需要,1957年,萧文玖毕业于军事学院战役系。此后,他历任67军军长、北京军区参谋长、副司令员等职,继续为国防事业奉献着自己的力量。在长期的革命生涯中,萧文玖身经百战,攻守兼备,因其作战勇猛、指挥果断,被朱德元帅称为“坦克车”。他为中国革命、建设和国防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荣获朝鲜一级国旗勋章、二级国旗勋章、一级自由独立勋章,以及国内的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2001年10月12日,这位为国家和人民奋斗了一生的开国少将萧文玖,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86岁。迟浩田、张万年、曾庆红、刘华清等领导分别以不同的方式,对萧文玖同志的逝世表示深切哀悼。萧文玖的一生,是光辉的一生,是为党和人民无私奉献的一生。他的事迹和精神,将永远铭刻在中国革命的历史长河中,激励着后人不断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