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奕[宋][公元999年-1051年] 福建福州市仓山区人物 刘奕(999年-1051年),字蒙伯,福州怀安县(今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建新镇刘宅村)人。北宋大臣,屯田员外郎刘若虚的儿子。 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年),考中进士,起家南康军判官,历任武宁知县、荥阳知县、凤翔府判官,累迁润州通判。 皇祐三年(1051年),病逝,时年五十三。
一、生平轨迹 刘奕在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 年)高中进士,初被授予惠州(今广东惠阳县)推官一职。然而,因身染疾病,他未能赴任。随后经选调,担任南康军(今江西省星子县)判官。此后,他的仕途逐步升迁,先改任大理寺丞,负责掌管洪州武宁(今江西浔阳县)县事,又经多次迁转,任职屯田员外郎,后成为荥阳县(今河南省郑州)知县。
庆历年间,刘奕出任凤翔府(今陕西凤翔县)判官,之后调任漳州漳浦县令,旋即又改任润州(今江苏镇江市)通判。皇祐三年(1051 年),刘奕与世长辞。
刘奕一生为官清正廉洁。他离世时,境况十分清苦,“入殓时没有新的衣裳,行囊中也没有多余的钱财”。润州的百姓深受其德政感化,自发凑钱为他料理后事,并将他安葬于福州西门马鞍山苏家村。嘉祐六年(1061 年),福州知州蔡襄为他撰写了《刘蒙伯墓碣文》,文中对刘奕“立身高洁”的品行赞誉有加,这一事迹也得以流传后世。
二、亲属信息 父亲:刘若虚,曾担任屯田员外郎。 兄弟:刘彝,为北宋时期的水利专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