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梁华盛

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生
梁华盛[公元1904年-1999年]+像 广东茂名市高州市人物
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生,原广州绥靖公署副主任
梁华盛(1904年—1999年),别号文琰、文炎,广东高州人,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国民革命军中将,黄埔学生中第一位省主席。早年参加东征、北伐历次战役,1936年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侍从室参谋,抗战初期任第190师师长和第10军军长,1940年10月14日任第四战区政治部主任,1943年4月10日任第十二集团军副总司令。抗战胜利后,任东北保安司令部副司令长官兼吉林省主席,1948年任东北剿总副总司令兼沈阳防守司令官,1949年出任广州绥靖公署副主任,后赴台湾。
我将以时间为主线,重新梳理结构,把梁华盛各个阶段的经历清晰呈现,使内容层次分明,逻辑连贯。

梁华盛,别号文琰、文炎 ,1903年出生于广东省高州县泗水镇里道坑村 ,籍贯广东茂名高州。他毕业于国立高级茂名中学、黄埔军校第一期以及陆军大学特别班第三期 ,在近代中国军政舞台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印记。

梁华盛的家庭中,父亲为梁海珊,母亲是赖氏,他作为家中长子,还有弟弟梁尧盛和妹妹梁丽华。早年,梁华盛在广东省立高州中学读完初中一年级后,转入茂名中学继续学业并顺利毕业。1923年,他前往广州求学,次年5月,成功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1924年11月从黄埔军校毕业后,梁华盛被分配至军校教导团任职。此后,他积极投身东征、北伐等诸多战役,从基层的排长、连长逐步晋升为营长 。在这些战斗中,他总是冲锋在前,作战勇猛,凭借赫赫战功最终升任团长 。

1930年,蒋阎冯中原大战爆发,梁华盛时任胡宗南第一师黄杰第二旅副旅长兼第四团团长,部队部署于陇海路一带,与阎、冯两军主力展开激烈对抗。蒋军攻克归德后,向民权等地推进。7月11日夜,晋军孙楚指挥3个团对蒋庄、贾窑发起猛攻,成功突破蒋军防线,战场形势危急。梁华盛所在的第二旅接到增援命令,他亲自率领第四团迅速向李坎集等地进发。经过一番苦战,晋军被击退,李坎集车站及其南北阵地得以收复,蒋军局势转危为安 。

1933年1月,日本侵略军占领山海关,随后进犯热河、察哈尔,并向北平逼近。彼时,梁华盛担任刘戡八十三师二四七旅旅长,部队驻扎在湖北孝感。2月下旬,他随八十三师在汉口集结,3月上旬开赴洛阳,3月20日前后抵达北平附近,3月25日在密云完成集中,投身长城抗战。梁华盛所在的八十三师,与二十五师、二师一同归徐庭瑶指挥,协同作战。中国军队自南口失守后,在南天门设防,采用轮番防守策略。起初由关麟征的第二十五师防守,接着黄杰的第二师接力,梁华盛所在的八十三师于4月25日夜间接替南天门阵地防务。南天门失守后,部队又退守石匣镇、密云等地,一路且战且退,各团伤亡惨重。不过,日军在此战中的伤亡数量,也是“九一八”事变以来较为罕见的。5月17日,梁华盛所在的八十三师奉命承担北平城防任务 。

《塘沽协定》签署后,梁华盛奉命调往江西,参与第五次“围剿”中央苏区红军的内战。到达江西后,他升任第九十二师师长,先后隶属北路军第一路军第二纵队(归郜子举指挥)和北路军第六路军第七纵队(归吴奇伟指挥)。1934年年初,部队随吴奇伟纵队向江西龙岗推进,5月1日成功夺取龙岗。6月初,进犯笔架山和银龙下,与红三军团在此地展开激战。8、9月间,进攻雄岭下、天子嵊等地,与红二十三师激烈交锋 。1934年10月,中央苏区红军被迫撤离根据地,踏上长征之路。11月下旬至12月初,梁华盛率九十二师跟随薛岳追击红军,在湘江以东沿湘桂公路实施侧击,保持机动,防止中央红军北上与红二、六军团会合。1935年1月,红军主力击败黔军,渡过乌江,解放遵义。梁华盛率部随薛岳遵照蒋介石命令,不顾王家烈意愿,以急行军长驱直入占领贵阳。之后,在吴奇伟督率下,梁部多次渡过乌江,追击红军。5月,红军从云南渡过金沙江北上,梁华盛奉命回驻贵阳。随后,他调任蒋介石的中将侍从参谋。1936年,梁华盛进入陆军大学特别班三期深造,于1937年8、9月间毕业 。

抗日战争爆发后,国民党最高统帅部于9月下令组建10个预备师。刚从陆军大学毕业的梁华盛,即刻被统帅部任命为预备第四师师长,在衡阳着手组建部队。该师下辖3个团,团长分别是粤籍的朱岳、湘籍的何恃气、鄂籍的陈士章,他们均为黄埔军校第四、五期毕业生,全师士兵多来自三湖两广地区。经过三个月严格训练,1938年1月,预备第四师因整备成绩优异,奉命改番号为一九O师,下辖一一O九、一一一〇、一一一一三个团。一九O师全体官兵的衣袖上都绣有“忠勇”二字,故而号称“忠勇师” 。

1937年冬,日军相继攻陷上海、南京后,企图沿长江而上,进攻武汉。国民党军在沿江一带布防。1938年春,梁华盛奉命率领一九O师北上增援。部队从衡阳出发,途经珠江、平江、武陵、修水,抵达江西分宜待命。梁华盛训令部队沿途不得扰民,待命期间恰逢谷物成熟,还命令各团官兵协助农民收割庄稼。5、6月间,日军攻陷安庆、马当、湖口等地,九江告急。一九O师连夜从德安开拔至庐山海会寺,归王敬久的第二十五军指挥。接着,部队沿德星公路北上,抵达高陇陈村布防。在布防期间,梁华盛经常前往前线巡视防务,以“忠勇师”激励官兵,鼓舞士气 。

姑塘地处鄱阳湖北端西侧,是一个重要据点,扼守德星公路南下通道。7月25日,日军波田海军陆战支队乘坐登陆艇,从鄱阳湖向据守姑塘的梁华盛一九O师朱岳团正面发起抢滩登陆。守军果断引爆水雷,炸得日军艇毁人亡。中午时分,日军再次发动登陆攻势,守军依托阵地沉着应战,并主动出击进行反击,迫使日军乘坐快艇逃窜。7月26日,日军调来大批舰艇炮击守军阵地,同时出动飞机进行投弹扫射,双方展开激烈战斗,多次进行肉搏战,我军始终坚守阵地。27日清晨,日军集结更多舰艇和骑兵,向我军阵地疯狂进攻,我军两翼同时出击,与日军展开白刃战。经过数日激战,鉴于阻敌目的已经达成,且我军伤亡惨重,梁华盛下令撤退。姑塘、隘口之战后,梁部朱、陈两团伤亡过半,一九O师奉命将防务移交给友军,全师撤回田家镇进行整补。后方补充了大量四川籍新兵,经过训练,一九O师再次成为一支完整的战斗部队 。

7月下旬,日军攻陷九江后,分别向南浔铁路及德星公路正面发起攻击。8月中旬,梁华盛奉命率部再次开赴陈村,在东、西孤岭布防。此地位于德星公路两侧,是两座孤立山峰,地势易守难攻。有了姑塘作战的经验,梁师研究出一套“阵地战中的运动战”战术。为防备敌人的轮番轰炸,部队在主阵地后方构筑了掩蔽阵地。8月12日,日军先用重炮、飞机进行轮番轰炸,随后步兵、骑兵向我军发起猛攻。我军迅速从掩蔽阵地出击,占领主阵地,组成交叉火力网,日军猝不及防,伤亡惨重,激战一整天,我军主阵地依然坚守。8月13日,日军施放芥子毒气,我军官兵呼吸困难,大家只能通过喝尿水来缓解中毒症状。激战中,约一个日军骑兵中队突破东西孤岭公路线,直逼一九O师师部。梁华盛亲自率领官兵迎头痛击,成功打退敌人,缴获军马90余匹,俘虏日军15名。14日之后,日军大量增援,投放大量毒气弹,并分兵围攻,一九O师陷入腹背受敌的困境,伤亡惨重,被迫撤退。在梁华盛指挥下,一九O师在东、西孤岭坚守了七昼夜,成功阻滞了敌人的进攻。此次日军进攻伤亡惨重,以至于战时东京电台著名的心战广播员“东京玫瑰”曾播报称:日军自进入中国以来,遭遇两支最为顽强抵抗的部队,一支是宋哲元的大刀队,另一支便是一九O师这支“忠勇师” 。

1939年春,梁华盛升任第十军军长,一九O师也归属第十军。1940年冬,他奉命担任张发奎第四战区政治部主任,负责部队的政治训练工作 。1941年,梁华盛的父亲梁海珊病逝,他回乡守孝。在此期间,为纪念父亲,他在高州城创办了私立海珊中学,并亲自担任校董事长。该校于1941年秋开始招生,校址借用观山寺的部分场地。1942年夏,为扩大校园规模,培育更多人才,梁华盛动用一个工兵营,在高州鉴水之滨金钱岭脚下的西江坡开垦整理,形成校址雏形。之后,又组织学生参与劳动建校,用茅棚作屋顶,竹笪当墙壁,建起了课堂、办公室、宿舍、食堂、操场等设施。梁华盛对该校极为重视,每次回到高州,都会抽出时间给学生讲话,还亲自为学生制定了“十要”和“十不准”作为行为准则。甚至在他后来身处东北时,还专门写了《致全体同学一封信》寄回学校 。

1943年春,梁华盛调任霍揆章第二十集团军副总司令,下辖五十三、五十四两军,驻守滇西。1944年,他兼任军委会驻滇干部训练团教育长。干训团设在昆明北校场营房,先后举办了步兵、炮兵、工兵、通讯、战术等多个训练班,主要培训部队副团长以下的营、连、排级干部,培训人数累计达1万余人,为滇西反攻、中印公路打通、湘桂反攻等战役的胜利培养了大批干部。1944年冬,梁华盛又调任杜聿明第五集团军副总司令,驻扎在云南昆明 。

1945年抗战胜利后,蒋介石妄图抢夺胜利果实,在美国的帮助下,大量向东北运送兵力。9月初,成立东北行营,任命熊式辉为主任。10月,又组建东北保安司令长官司令部,10月26日,任命杜聿明为司令长官,梁华盛为副司令长官。任命发布后,梁华盛并未立即前往东北,而是先回高州探亲。直到1946年2月下旬,杜聿明因病住院,梁华盛才从广东赶赴北平探望,同时也有代理司令长官职务的意向。然而,杜聿明并不打算将东北事务托付给梁华盛,告知他蒋介石已下令由郑洞国代理长官职务,一切事务到锦州后与郑洞国商议处理。于是,梁华盛前往锦州 。

1946年3月,国民党军队为扩大占领区域,抢占重要城市,在进驻沈阳后继续推进,相继占领抚顺、铁岭、辽阳等地。蒋介石还下令在4月2日前占领四平街。东北行营严令梁华盛在铁岭设立指挥所,督率新一军和第七十一军向四平街快速进军。梁华盛沿中长路正面指挥新一军多次从昌图向北进犯,但均遭到解放军的猛烈反击,新一军被打得士气低落。当时在前线指挥的梁华盛向熊式辉紧急求援,熊式辉却认为梁华盛过于沉不住气,便派郑洞国前往前线指挥,将梁华盛调回沈阳 。

1946年5月,梁华盛随新一军进入长春,成立省训团,对干部、学校校长、教师、乡长等人员进行培训。6月2日,梁华盛代理吉林省政府主席,10月1日正式担任吉林省政府主席,驻守永吉(今吉林市)。在此期间,他兼任吉东兵团司令官,在吉东地区负隅顽抗。当时,永吉附近的小丰满水电站是全国最大的电站,为长春、沈阳供电,战略位置极为重要。国民党军为实现“南攻北守”的作战计划,增强北满防御力量,将曾泽生的六十军从抚顺调至吉林,归梁华盛指挥,以确保小丰满发电站的安全,并掩护地方行政人员建立伪政权 。

1947年5月至7月,六十军遭到解放军三次沉重打击,损失巨大,同时又受到梁华盛的排挤,梁、曾之间矛盾愈发突出,军政关系日趋紧张。1947年10月中旬,东北人民解放军第二、六、十等三个纵队围攻吉林市,国民党军将此次战役称为“吉林保卫战”。解放军于21日发起围攻,24日对主阵地发动总攻。战斗激烈进行时,梁华盛打电话询问曾泽生:“你还有多少预备队,赶紧投入战斗。”曾泽生回答:“我身边只剩下一个特务连了。”梁华盛听后,便前往保安旅旅部,打算带着自己的警卫队突围。六十军付出惨重伤亡,才勉强保住吉林孤城。梁华盛为宣扬国民党军所谓的“胜利”,同时讨好六十军,特意发动吉林各界举行了一场数万人参加的盛大祝捷大会。同时,以大会名义发出电文,颂扬六十军的战功,特别强调梁华盛领导有方、指挥得力,击败解放军的“功绩”。吉林省参议会还提议修建了一座“吉林保卫战”纪念碑,在纪念碑落成典礼上,梁华盛还吹嘘吉林是一座“打不烂的钢铁城市” 。

1948年1月17日,国民党设立东北“剿匪”总司令部,任命卫立煌为东北行辕副主任兼“剿总”总司令,梁华盛等人为副总司令。卫立煌到东北后,采取稳扎稳打的策略,谨慎加强防守。此时,外界盛传卫立煌有放弃吉林的打算,吉林城内人心惶惶。2月中旬,梁华盛借口前往长春视察工作,乘坐飞机离开。他离开后,吉林党政界陷入混乱,众人纷纷准备逃离,一时间飞机票黑市价格飙升数倍 。1948年3月初,梁华盛离开长春,3月15日,兼任沈阳防守司令官。此时,卫立煌与蒋介石在东北问题上产生意见分歧,卫立煌主张坚守沈阳,蒋介石则要求打通沈锦线,将主力撤至锦州。5月18日,蒋介石在南京召见梁华盛,询问沈阳战局。梁华盛事后到上海对杜聿明表示:蒋介石仍然急于打通沈锦线,将主力撤到锦州,但他认为这一计划难以实现。1948年10月,沈阳解放前夕,梁华盛离开沈阳 。之后,他担任广州绥靖公署副主任。1949年,梁华盛前往台湾 。他著有《我在抗战中的经历》一书 。1996年春,92岁高龄的梁华盛为《黄埔军校将帅录》题词 。1999年3月2日,梁华盛与世长辞 。

上一篇:周啸虎下一篇:朱也赤
开国中将
原中共河北省委原书记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
中国科学院院士,史前考古学、古生物学家
原中央候补委员
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生
中国科学院院士
革命烈士
广州市政协原委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上将
原云南省委第一书记
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奋斗的实干家
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生
中共广东省委原书记
最高人民法院原院长
原昆明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
开国上将
开国少将
物理学家
抗日英烈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宋朝著名抗金女英雄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跆拳道运动员
山东省委原书记
香港航商总会总顾问
门商界与政坛的杰出代表
中国科学院院士
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生
中国香港女歌手、演员
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原副主席
广东最后一位状元郎
南朝梁高凉郡太守、冼夫人之夫
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生
民国广东代省长
中国科学院院士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520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