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梁耀枢

广东最后一位状元郎
梁耀枢
梁耀枢[清][公元1832年-1888年,广东最后一位状元郎] 广东佛山市顺德人物
广东最后一位状元郎 —— 梁耀枢
梁耀枢,一位在广东历史上留下深刻印记的人物,以其卓越的才学、正直的品格和在科举、仕途上的不凡经历,成为了后人传颂的对象。他是清同治十年的状元,也是广东最后一位获此殊荣者,在其 56 年的人生中,展现出了独特的魅力与价值。
贫寒出身,志存高远
1832 年,梁耀枢出生于广东顺德杏坛光华村。命运似乎从一开始就对他充满了考验,他自幼父母双亡,家境贫寒。然而,困境并未磨灭他的志向,反而促使他更加坚定地踏上求学之路。幸运的是,经商的堂兄梁介眉伸出了援手,资助他读书上学,这才使得梁耀枢能够在知识的海洋中畅游。
在少年时代,梁耀枢投身于名儒朱九江(次琦)门下求学。朱九江的治学理念和道德风范对梁耀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求学过程中,梁耀枢展现出了对书法的浓厚兴趣与极高天赋,他 “视短而明,能在谷粒作蚊足小字”,其书法风格 “兼通王、赵意”,这为他日后在文化领域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尽管生活艰苦,但他始终埋头苦读,一心渴望通过考取功名来改变自己的命运,同时也期望能为国家和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梁耀枢(1832年~1888年),字冠祺,号斗南,晚号叔简,广东广州府顺德县(今佛山市顺德区)杏坛光华村人。同治元年(1862年)中举,同治十年(1871年)参加辛未科会试,高中状元,是光华村第一位状元,也是佛山和广东最后一位状元。
同治十三年(1874年),梁耀枢任顺天乡试同考官。次年,提督湖北学政。光绪六年(1880年)任会试磨勘官,并教习庶吉士。此后,先后入值皇帝南书房;升司经局洗马、翰林院侍讲学士;调任侍读学士兼左右春坊庶子;任会试同考官;提督山东学政,升詹事府正詹事。光绪十四年(1888年),因积劳成疾病逝于山东官邸,时年56岁。梁耀枢从政17年,一生献身文教,尤以教育为重,他为官清正勤谨,力主清除科场积弊,端正士习文风,深受赞誉,并享有“金玉状元”的美誉。
科举之路,蟾宫折桂
同治元年(1862 年),30 岁的梁耀枢在科举之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他成功中举。然而,这仅仅是他漫长征程的一个起点。此后,他继续寒窗苦读,为更高的目标而努力。同治十年(1871 年),39 岁的梁耀枢迎来了人生的重大转折。他千里迢迢远赴京城,参加辛未科会试。在这场激烈的竞争中,他凭借着深厚的学识和出色的才华,一路过关斩将,最终在殿试中脱颖而出,荣登一甲第一名,赐进士及第,钦点为翰林院修撰,成为了状元郎。这一成就不仅为他个人带来了无上的荣耀,也为他的家乡广东顺德增添了光彩,他成为了光华村第一位状元,也是佛山和广东最后一位状元。
仕途生涯,清正敢言
高中状元后,梁耀枢开启了他长达 17 年的仕途生涯。他先后担任了众多重要职务,在不同岗位上发光发热。同治十三年(1874 年),他担任顺天乡试同考官,在选拔人才的过程中,他秉持公正、严谨的态度,力求为国家选拔出真正有学识、有品德的人才。次年,他提督湖北学政,致力于当地的教育事业,为培养人才、推动文化发展贡献力量。光绪六年(1880 年),他任会试磨勘官,并教习庶吉士,在教育和文化传承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后,他先后入值皇帝南书房,这使得他能够更接近权力核心,为国家的决策提供建议;他还升司经局洗马、翰林院侍讲学士,调任侍读学士兼左右春坊庶子,在这些职位上,他充分展现了自己的学识和才华,为朝廷的文化建设和教育事业出谋划策。之后,他又任会试同考官,提督山东学政,升詹事府正詹事,每到一处,都兢兢业业,恪尽职守。
梁耀枢为官清正,直言敢谏。任职詹事府时,他深刻认识到詹翰之官虽为文学侍从,但作为皇帝身边的 “近臣”,对于国家大事应有所担当,致力经世,遇事勇于诤谏。他曾参与保荐冯子材、方曜抗法侵越,为保卫国家的领土完整和尊严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在面对科场舞弊这一严重影响人才选拔公正性的问题时,他深恶痛绝。光绪十一年(1885 年),他毅然弹劾广东学政叶大焯徇私舞弊,揭露科场黑暗。这一弹劾引起了清廷的高度重视,朝廷要求彭玉麟会同张之洞按照所参各节,确切查明,据实具奏。最终,叶大焯被定罪革职,梁耀枢的这一举措有力地整顿了科场风气,维护了科举制度的公正性和严肃性。
同年,西江、北江河水泛滥成灾,老百姓深受其害。然而,广东地方官员对此反应迟缓,时任翰林院侍讲学士的梁耀枢却心系百姓,挺身而出。他上书朝廷,恳请朝廷严厉督促当地官员,妥善处理灾情,抚恤受灾百姓。清廷获奏后,即要求两广总督张之洞等认真查明,迅筹赈济。梁耀枢的这一行为体现了他对百姓的深切关怀,深受百姓赞扬。
备受赞誉,“金玉君子”
梁耀枢不仅才学出众、为官清正,其外在形象也颇为出众。他长得眉清目秀,气度不凡,这样的仪表风度使得他在众人中脱颖而出,备受瞩目。两宫太后对他刮目相看,尤其是慈禧太后,对他喜爱有加,曾评价他为 “梁耀枢,金玉君子也”。此话一传开,同僚们便称他为 “梁金玉”,百姓则称他为 “金玉状元”,从此 “金玉状元” 的美名传遍天下。这一称号不仅仅是对他外貌的夸赞,更是对他内在品质和才学的高度认可,他犹如金玉般珍贵且光彩照人。
梁耀枢的书法也备受推崇。据记载,他能于粒米作蚊脚小字,兼通王羲之、赵孟頫笔意,腕力圜妙,其书法作品深受人们喜爱。在储秀宫,还保留着他题写的牌匾 “道志和声”“观象通乾”,字体娴雅端庄,从这些书法作品中,人们仿佛能够看到他本人的气质与修养,字如其人,尽显文雅之风。
积劳成疾,溘然长逝
光绪十四年(1888 年),梁耀枢因积劳成疾病逝于山东官邸,时年 56 岁。他的离去是朝廷和社会的一大损失。在他 17 年的从政生涯中,虽然未见有特别突出的建树,但他的 “勤慎” 以及在诸多事件中的正义之举,如保荐抗法将领、弹劾科场舞弊、关注民生疾苦等,都展现了他作为一名官员的担当和责任感。他一生专注文教,为官务实清廉,不失为士人风范,为后世树立了榜样。
梁耀枢,这位广东最后一位状元郎,从贫寒中崛起,凭借自身的努力在科举和仕途上取得了辉煌成就。他以清正的品格、敢言的勇气和对国家社会的责任感,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属于自己的独特印记,成为了广东历史文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被后人铭记与敬仰。
上一篇:潘炮下一篇:简文会
道光帝第八子
清宣统帝爱新觉罗·溥仪之堂弟
已革端郡王载漪第五子
惇勤亲王爱新觉罗·奕誴第五子
清代商人,世博会中国第一人
晚清时期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将领
晚清明将
道光皇帝之孙
清末小刀会首领
清朝广东水师提督
贝勒爱新觉罗·载瀛长子
义和团重要人物
宋朝著名抗金女英雄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跆拳道运动员
山东省委原书记
香港航商总会总顾问
门商界与政坛的杰出代表
中国科学院院士
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生
中国香港女歌手、演员
广东最后一位状元郎
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原副主席
广东最后一位状元郎
美的集团创始人
中国清代画家
苏氏三杰中国画家
中国清代画家
革命烈士
岭南三子
国学家
顺德的传奇人物
广东最后一位状元郎
广东最后一位状元郎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520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