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润[清][公元1838年-1911年] 广东珠海市香洲区人物 徐润(1838—1911),又名以璋,字润立,号雨之,别号愚斋,籍贯为香山县北岭村(今珠海市北岭乡) 。他出身于一个颇具背景的家庭,父亲徐宝亭曾在清朝为官,叔伯们则都担任洋行买办,这样的家庭环境为徐润日后的从商之路埋下伏笔。
清咸丰二年(1852年),年仅14岁的徐润,在叔父徐荣村的带领下,从澳门启程,奔赴上海。初到上海,徐润便进入英商开办的宝顺洋行,从一名学徒做起。在宝顺洋行的16年里,徐润凭借自身勤奋刻苦的品质与极高的悟性,在工作中表现出色,逐渐获得洋行主管的高度器重。凭借卓越的才能,他一路晋升,最终成为统管各分行的总买办。徐润极具商业前瞻性,他精准洞察到长江航运业的广阔发展前景,于是果断决策,购置江轮与船坞,将进出口贸易和航运确定为洋行的核心业务。不仅如此,他还大胆开拓,将出口贸易版图拓展至日本。在他的精心经营下,宝顺洋行的进出口总值每年高达数千万两白银,徐润也借此迅速积累财富,跻身巨富行列。
1863年,徐润敏锐地捕捉到房地产业的商机,开始大规模投资。他在上海一口气购置土地3000余亩,其中220多亩用于建造楼宇。这些房产每年能为他带来12万余两的租金收入,也让他在上海滩华商中赢得了“地产大王”的美誉。值得一提的是,如今上海的愚园路,便是因徐润居住的“愚园”而得名。同时,徐润在广东旅沪商人组织的广肇公所中,牢牢掌握财务大权长达20年,凭借在商业领域的突出成就与对同乡事务的积极参与,成为旅沪粤商当之无愧的代表性人物。
1866年,李鸿章奉命调兵镇压太平军余部。当时,徐润毫不犹豫地调用自己用于运输茶叶的船只,协助李鸿章转运粮饷和军械。他的这一义举,令李鸿章对其刮目相看。此后,徐润通过捐资获得道员衔,在官场也有了一定身份。
1868年,徐润做出重要人生抉择,离开宝顺洋行,结束了长达16年的买办生涯。离开洋行后,他在上海开设宝源祥茶栈。随后,他将商业布局延伸至湖南、湖北等主要产茶区,开设多家茶栈。徐润凭借对市场行情的精准把握,灵活调整茶价,力求获取最高利润。在他的努力下,茶栈业务蒸蒸日上,其出口货源供应多个国家,他也因此荣膺“近代中国茶王”的称号。
1871年,曾国藩委托徐润参与办理挑选幼童赴美国留学事务。徐润欣然接受这一重任,凭借自身丰富的阅历与广泛的人脉,在幼童留学事务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为近代中国的人才培养与对外交流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徐润跌宕起伏又成就斐然的一生,不仅是个人奋斗的传奇篇章,更是中国近代商业发展进程中的重要缩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