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徐世昌

清末民初政治人物
徐世昌
徐世昌(1855 年 10 月 20 日 - 1939 年 6 月 5 日),字卜五,号菊人,又号弢斋、东海、涛斋,晚号水竹村人、石门山人、东海居士 。他是晚清重臣,在民国时期曾任国务卿、总统之职 。作为翰林出身的政治人物,徐世昌有着深厚的国学功底,一生编书、刻书 30 余种,被后人称为 “文治总统” 。
1855 年 10 月 20 日,徐世昌出生于河南省汲县 。其祖籍为浙江鄞县(今宁波),后移籍天津 。徐世昌的高祖徐诚曾任河南省南阳县知县,祖父徐思穆官至河南中河通判,父亲徐嘉贤为国学生候补主簿 。然而,在徐世昌七岁时,父亲不幸离世,家道随之中落,他只能在母亲的悉心照料下成长 。尽管家境贫寒,但徐世昌的母亲十分重视他的教育,全力支持他读书学习 。
1872 年,因徐世昌的小楷字写得均匀有致、行款周密,在叔祖父徐士醇的带领下,他前往沁阳、太康、淮宁诸县,充任幕僚或为家馆教师 。这段经历不仅锻炼了他的处事能力,也让他积累了一定的社会经验 。1879 年 4 月,徐世昌在淮宁县充当幕僚时,利用公务闲暇游历当地袁家园林,在这里,他结识了袁世凯 。两人交谈之下,颇为投机,从此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
1882 年,在袁世凯的资助下,徐世昌参加科举考试,考中举人 。这一成绩为他的仕途发展奠定了初步基础 。1883 年,徐世昌参加会试,遗憾落第 。但他并未气馁,继续努力备考 。1886 年,徐世昌再次参加会试,这次他成功得中进士,并被授予翰林院庶吉士 。1889 年,徐世昌正式授职翰林院编修 。不过,当时的翰林院掌院学士李鸿藻并不欣赏他,在翰林院任职的 11 年间,徐世昌既未获得擢升,也未曾担任过一届学差或乡试同考官,因此在翰林院有 “八黑” 之称 。
1894 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中国陆、海军皆遭遇大败 。徐世昌与翰林院的张百熙、李文田等 57 人联衔上奏,请求起用恭亲王奕䜣赞襄军机 。之后,他又与新科状元张謇等 35 人一起弹劾北洋大臣李鸿章消极避战,致使战争失败 。不久,徐世昌还单独上奏,请求召湖广总督张之洞 。甲午战败后,康有为、梁启超等人掀起维新运动 。1895 年 9 月,徐世昌与梁启超等人共同创办了维新团体 “强学会”,并且特约袁世凯加入 。
1897 年,正在天津小站编练新建陆军的袁世凯 “奏调” 徐世昌,徐世昌以五品翰林的身份降格出任北洋新建陆军参谋营务处参赞 。在任职期间,他不仅总理文书工作,袁世凯还赋予他 “谘谋” 的名义,袁世凯外出时,徐世昌可全权处理军务 。在小站练兵期间,袁世凯麾下的张勋、姜桂题等人拜徐世昌为师,武备学堂出身的段祺瑞、冯国璋、王士珍等人也对他尊敬有加 。1898 年,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在光绪帝的支持下发动 “戊戌变法” 。光绪帝和维新派人士的变法活动损害了慈禧太后等人的利益,慈禧太后决定扼杀新政,密谋发动政变 。光绪帝让人带出密诏,希望康有为等人设法相救 。维新派接到密诏后抱头痛哭,徐世昌也参与了这次密商 。康有为决定借助袁世凯的兵力保护光绪帝和维新变法,计划让袁世凯发动兵变,杀掉慈禧太后和时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的荣禄 。但袁世凯和徐世昌认为光绪皇帝与维新派的力量远敌不过西太后顽固势力,与其帮助光绪帝而致祸,不如依附后党而博取功名 。9 月 18 日晚,谭嗣同夜访袁世凯,要求袁世凯依维新派计策行事,袁世凯表面答应,却在慈禧发动政变后向荣禄告密 。
维新变法失败后,荣禄因袁世凯告密 “有功”,将其视为心腹,徐世昌也因此得到提拔 。1899 年 12 月,袁世凯出任山东巡抚,徐世昌仍回京到翰林院任职 。1900 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爆发,慈禧太后携光绪皇帝逃到西安,徐世昌随銮西行 。在此期间,他数次被慈禧召见,越级补为国子监司业 。慈禧太后回京后,任命徐世昌为政务处总办,补授国史馆纂修官 。1903 年 8 月,商部成立,因袁世凯推荐,徐世昌擢升商部左丞 。1902 年底,清廷成立练兵处,庆亲王奕劻为督办大臣,袁世凯为会办大臣并掌实权,徐世昌任练兵处提调 。1904 年春,徐世昌署兵部左侍郎 。1905 年,徐世昌以兵部左侍郎在军机大臣上学习行走 。同年,清廷命徐世昌等五大臣赴各国考察立宪政治,但因革命党人吴樾暗杀,载泽等受伤,清廷特诏设立巡警部,徐世昌任首任尚书 。年底,徐世昌又补授为军机大臣兼兵部尚书 。1906 年 7 月,清廷下诏 “预备立宪” 。徐世昌因在立宪和改革官制的问题上与满族权贵矛盾尖锐,被除去军机大臣职务 。
1906 年 9 月,清廷派载振、徐世昌二人赴东北考察 。回京后,徐世昌两次上奏,建议东北改制建省 。1907 年,经袁世凯、奕劻推荐,徐世昌被任命为钦差大臣、东三省总督兼管三省将军事务 。在任职期间,他对东三省进行了多方面改革,推进了东三省的近代化进程,史称 “徐世昌新政” 。1908 年 11 月,光绪帝和慈禧接连去世,溥仪继位为帝,载沣为摄政王 。不久,载沣将袁世凯强行罢官,徐世昌闻讯后,托病奏请开缺,清廷调徐世昌为邮传部尚书 。1910 年,徐世昌接连被任命为协办大学士、军机大臣、体仁阁大学士 。1911 年 5 月,皇族内阁成立,奕劻为总理大臣,徐世昌被任命为协理大臣 。
1911 年 10 月 10 日,武昌起义爆发,徐世昌趁机为袁世凯谋划出山 。载沣任命袁世凯为湖广总督,督办剿抚事宜 。但在徐世昌的授意下,袁世凯以足疾未愈为由,不去赴任,以此迫使清政府给予更大的权力 。不久,徐世昌受奕劻之命亲赴彰德(今河南安阳)劝说 。经与徐世昌商定,袁世凯提出了明年召开国会、组织责任内阁、宽容武昌事变人员、解除党禁、总揽兵权、宽予军费等六个条件 。随后,清廷接受了袁世凯的条件,袁世凯以钦差大臣身份负责湖北剿抚事宜 。11 月,袁世凯就任内阁总理大臣并组织内阁,徐世昌参与了内阁的人事安排 。之后,摄政王载沣被迫辞位,徐世昌被授太保 。1911 年 12 月,清廷和革命党进行南北议和谈判 。谈判开始后,袁世凯和徐世昌一方面对清室积极逼宫;一方面让南方革命党人保证推举袁世凯为总统 。1912 年 2 月 12 日,清廷下诏退位 。逊位诏书系由张謇主稿,在诏书发表之前,徐世昌未经南方革命党同意,在诏书上增加 “即由袁世凯以全权组织临时共和政府,与民军协商统一办法” 一语,以此表明袁世凯是从清廷手中获得政权的 。尽管孙中山等人对该语的加入表示坚决反对,但诏书既已公布,无法更改 。清帝退位后,袁世凯当选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
袁世凯当选民国临时大总统后,徐世昌暂时退隐青岛 。随后两年间,袁世凯屡次请徐世昌复出,但均遭他拒绝 。1913 年 10 月,袁世凯正式当选中华民国总统;次年,袁世凯在总统府内设置政事堂,特任徐世昌为国务卿 。1915 年 5 月,袁世凯与日本签订 “二十一条”,徐世昌表示不满;加之袁世凯决定称帝,徐世昌劝说不成,于是托病请辞 。袁世凯复辟称帝,特命徐世昌与赵尔巽、李经羲、张謇四人为 “嵩山四友”,给予他们免称臣跪拜等特权 。但徐世昌认为,所谓 “嵩山四友” 即永不叙用之意,于是退隐河南辉县 。袁世凯复辟帝制,遭到全国反对,云南都督蔡锷等起兵讨袁,势态迅速扩大到全国,徐世昌又两次劝说袁世凯取消帝制,袁世凯接受了他的提议 。1916 年 3 月 21 日,袁世凯再次任命徐世昌为国务卿 。徐世昌复职后,多方斡旋,谋求停战议和,但未能成功,于是提出辞职 。袁世凯批准徐世昌辞职,改任段祺瑞为国务卿 。同年 6 月 6 日,袁世凯去世 。此后,徐世昌归隐河南辉县百泉山 。
袁世凯去世后,黎元洪继任大总统,段祺瑞出任国务总理 。段祺瑞以北洋正统自居,将总统黎元洪视为摆设,黎元洪不甘心当别人的盖印工具,于是发生 “府院之争” 。黎元洪派北洋元老王士珍前往河南辉县,请徐世昌来京充当 “调人” 。1916 年 11 月,徐世昌到京后,提议同时罢免矛盾尖锐的内务总长孙洪伊与国务院秘书长徐树铮,黎元洪和段祺瑞都表示接受,徐世昌成功调停两人的矛盾,府院之争暂告一段落 。1917 年 5 月,在对德外交问题上,“府院之争” 再起 。黎元洪下令免去段祺瑞的国务总理职务,并劝徐世昌出山,被徐世昌拒绝后,黎元洪电召皖督张勋进京作 “武力调停” 。张勋却在北上后趁机复辟,拥护逊帝溥仪重登皇位 。徐世昌反对张勋复辟,两次函电张勋,劝他离军引退 。
张勋复辟失败后,冯国璋继任大总统,段祺瑞复任国务总理,冯、段之间矛盾尖锐 。段祺瑞的亲信徐树铮、王揖唐等人组织的安福系包办了新国会的选举 。1918 年 10 月,冯国璋、段祺瑞迫于形势,相约退出总统竞选,各方派系转而支持徐世昌维持局面,在安福系的操作下,徐世昌当选总统 。因之前段祺瑞拒绝恢复国会和《临时约法》,引发了南北方之间的护法战争 。徐世昌就任总统之后,提议停战议和 。1919 年 2 月 20 日,旨在解决南北纷争的议和会议召开 。但由于各方利益冲突严重,和谈最终破裂 。在徐世昌任职总统期间,他身处直系、皖系、奉系斗争的漩涡,经历了直皖战争和第一次直奉战争 。1922 年,在直系的逼迫下,徐世昌辞去总统,蛰居天津 。
在天津期间,徐世昌以书画自娱,同时继续从事著述 。他国学功底深厚,不但著书立言,而且研习书法,安阳袁林的墓碑 “大总统袁公世凯之墓” 九个大字就出自他的手笔 。他还工于山水松竹,有《石门山临图帖》等作品 。他一生编书、刻书 30 余种,如《清儒学案》《退耕堂集》《水竹村人集》等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人多次试图拉拢徐世昌合作,但他坚守民族气节,数次拒绝 。1939 年 6 月 5 日,徐世昌因膀胱癌在天津去世,终年 85 岁 。
徐世昌的一生,横跨晚清与民国两个时期,在政治、文化等领域都有着重要的经历和影响 。学者郭剑林在《翰林总统徐世昌》一书中对徐世昌的一生高度评价,认为 “徐世昌是近代中国社会开明的当权派,是推翻旧时代的先行者,是近代中国大政治家、军事家、经济学家、外交家、文化教育改革家和新儒学家” 。他的经历,是中国近代复杂历史的一个生动写照 。
抗日英烈
抗日救国的英勇先驱
原中华民国铁道部次长,汪精卫秘书
清末民初政治人物
第10任澳大利亚总理
四大名旦之一
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
清藏书家、学者
清代商人,世博会中国第一人
原黑龙江省委书记
五代十国时期吴国大臣
贵州省委书记
香港影视界的传奇人物
近现代文学家、藏书家、版本学家和文献学家
淞沪警察厅厅长
现代跳水技术之父
清末民初政治人物
中国科学院院士
湖南省委原书记
抗美援朝老军医
清末民初政治人物
心怀大爱的实业家与慈善家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520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