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蛟蟠[公元1899年-1939年,抗日英烈] 广东韶关市南雄市人物 钟蛟蟠,一位闪耀在广东韶关市南雄市历史长河中的抗日英烈,他是坚定无畏的革命者,为追求民族解放事业毅然投身烽火硝烟;是英勇善战的抗日将领,以热血与生命谱写了一曲可歌可泣的壮丽战歌。1899 年,钟蛟蟠出生于广东省南雄市珠玑巷石子岭村。南雄,这座历史悠久的古城,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家国情怀,滋养着钟蛟蟠的成长。珠玑巷,更是作为南迁氏族的重要聚居地,传承着坚韧不拔、勇于抗争的精神基因,这些都在钟蛟蟠幼小的心灵中播下了爱国与奋进的种子。 钟蛟蟠自幼勤奋好学,对知识充满渴望。尽管家境并不富裕,但他凭借顽强的毅力,坚持在私塾接受启蒙教育。在学习过程中,他展现出了远超同龄人的聪慧与领悟力,对历史典故、诗词文章过目不忘,尤其对民族英雄的事迹充满敬仰,岳飞精忠报国、文天祥正气凛然的故事,深深烙印在他心间,为他日后的人生选择奠定了坚实的精神基础。 随着年龄的增长,钟蛟蟠逐渐目睹了国家在列强侵略下的积弱积贫,以及民众遭受的苦难。彼时,帝国主义列强的铁蹄肆意践踏中国大地,清政府的腐朽无能让国家陷入了内忧外患的深渊。这种残酷的现实,让钟蛟蟠心中燃起了救国救民的熊熊烈火,他立志要为改变国家命运、拯救民族危亡贡献自己的力量。 1924 年,孙中山先生提出的 “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三大政策,犹如一道曙光,照亮了中国革命的道路。钟蛟蟠深受这一进步思潮的影响,毅然投身革命事业。他积极参与当地的农民运动,深入乡村,向广大农民宣传革命道理,鼓励他们团结起来,反抗封建地主阶级的压迫和剥削。在这个过程中,钟蛟蟠展现出了卓越的组织能力和领导才能,他带领农民开展减租减息斗争,为农民争取到了实实在在的利益,赢得了广大农民的信任与支持。 1926 年,钟蛟蟠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此,他将自己的一生与党的事业紧密相连。入党后,他更加坚定了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信念,全身心地投入到革命工作中。他积极参与党组织在南雄地区的各项活动,秘密发展党员,建立党组织,为壮大革命力量不懈努力。在白色恐怖笼罩的艰难时期,他毫不畏惧敌人的迫害,巧妙地与敌人周旋,多次成功完成党组织交给的任务,为革命事业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 1937 年,七七事变爆发,抗日战争全面打响。钟蛟蟠毫不犹豫地投身到抗日救亡的洪流中。他深知,只有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才能战胜强大的日本侵略者。于是,他积极奔走于南雄及周边地区,宣传抗日主张,组织抗日武装力量。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激发了广大民众的爱国热情,许多热血青年纷纷响应他的号召,加入到抗日队伍中来。 在抗日战场上,钟蛟蟠充分展现出了他的军事才能和英勇无畏的精神。他带领部队多次与日军展开激烈战斗,给敌人以沉重打击。1938 年,在一次重要战役中,钟蛟蟠率领部队负责阻击日军的进攻,为大部队的转移争取时间。面对装备精良、人数众多的日军,钟蛟蟠毫不退缩,他精心部署兵力,利用有利地形,与日军展开了殊死搏斗。战斗持续了一整天,钟蛟蟠始终坚守在战斗一线,鼓舞着战士们的士气。在他的带领下,战士们奋勇杀敌,成功完成了阻击任务,为大部队的安全转移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1939 年,钟蛟蟠奉命率领部队前往江西南部执行任务。在途经江西大余县青龙圩时,遭遇了日军的重兵包围。面对绝境,钟蛟蟠沉着冷静,他迅速组织部队进行突围。在激烈的战斗中,钟蛟蟠身先士卒,带领战士们与敌人展开了近身肉搏。然而,由于敌众我寡,部队伤亡惨重。在关键时刻,钟蛟蟠为了保护战友,不幸身负重伤。但他依然顽强抵抗,直到流尽最后一滴血,壮烈牺牲,年仅 40 岁。 钟蛟蟠的牺牲,让无数人为之悲痛,但他的英勇事迹和崇高精神,却永远铭刻在了人们的心中。他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对国家和人民的无限忠诚,展现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他的故事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为了国家的繁荣富强、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在南雄市,人们为了纪念钟蛟蟠,将他的事迹广泛传颂,并在当地的烈士陵园中为他立碑,供后人瞻仰缅怀。他的名字,如同璀璨的星辰,在历史的长河中闪耀着永恒的光芒,成为南雄市乃至整个中华民族的骄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