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其武(1899年11月27日—1989年3月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上将,山西河津人。在革命生涯中,历任国民军排长、连长、营长、旅部副官长,国民革命军侦察队队长、先遣总队支队长,国民党军天津警备司令部参谋、干部政治训练所队长、第73师436团团长、第35军218旅旅长、第65军101师师长,陆军暂编第4军、骑兵第4军、陆军第35军和暂编第3军军长,第十二战区政治部主任兼晋陕绥边区副总司令,国民党绥远省政府主席兼保安司令、西北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等职。先后参加了北伐战争、中原大战、长城抗战、绥远抗战、忻口战役、太原战役、包头战役、绥西战役、五原战役,绥远和平解放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绥远军政委员会副主席、绥远省人民政府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绥远军区副司令员、第23兵团司令员,中国人民志愿军第23兵团司令员,第69军军长等职。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组织部队完成朝鲜境内机场修建等军事工程任务,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做出了贡献。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1989年3月3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0岁。
董其武是山西运城市河津市人,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共产党的忠诚战士,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高级将领,杰出的军事家。以下是其详细介绍:
早年经历:1899年11月27日生于山西省河津县(今河津市)固镇村。1919年赴太原,考入阎锡山创办的学兵团(后为斌业学校)。
革命生涯:他在国民军、国民革命军、国民党军等多支部队任职,参加过北伐战争、中原大战、长城抗战、绥远抗战、忻口战役、太原战役、包头战役、绥西战役、五原战役等。1949年9月19日,在傅作义将军的帮助下,董其武率绥远省国民党军政人员4万余人起义,实现了绥远和平解放,创造了解放战争中的“绥远方式”。
新中国成立后:历任绥远军政委员会副主席、绥远省人民政府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绥远军区副司令员、第23兵团司令员,中国人民志愿军第23兵团司令员,第69军军长等职。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组织部队完成朝鲜境内机场修建等军事工程任务。还历任第一、二、三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委员会委员,第四、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政协第三、四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员,政协第六、七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等职务。
所获荣誉:1951年被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委员长授予二级自由独立勋章。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荣获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胜利功勋荣誉章。
董其武的一生是爱国的一生,他为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无私地贡献了自己的力量,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和争取祖国统一作了不懈的努力。
关于董其武的画像,你可以通过中国军网、美术网站或相关的历史资料网站进行搜索查看。此外,一些博物馆、纪念馆中也可能收藏有董其武的画像或照片,如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