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苏振华

原中央政治局委员
苏振华
苏振华,一位在中国革命、建设历程中留下光辉足迹的杰出将领,开国上将、原海军第一政委、第十一届中央政治局委员 。他以坚定的革命信念、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无畏的战斗精神,在不同历史时期都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
苏振华于 1912 年 6 月 2 日出生在湖南省平江县三墩戴家铺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 。艰难困苦的生活环境并没有磨灭他对生活的希望,反而铸就了他坚韧不拔的性格 。6 岁起,他便开始承担起家庭的重担,放牛割草、上山打柴,年龄稍长后,又投身于繁重的农业劳动中 。然而,命运的转折悄然来临,1926 年,年仅 14 岁的苏振华参加了儿童团,自此踏上了革命的征程 。1927 年,他加入少年先锋队,进一步坚定了自己的革命信念 。
1928 年,苏振华参加了平江农民扑城暴动,在血与火的洗礼中,他的革命意志愈发坚定 。1929 年,他参加游击队,并在 8 月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1930 年 6 月,苏振华毅然参加中国工农红军第 3 军团,并改名苏振华 。在部队中,他曾被选为连队士兵委员会委员长,还参加过长沙战役 。同年 11 月,他正式转入中国共产党,从此将自己的一生与党的事业紧密相连 。
1931 年起,苏振华在红 5 军担任多个重要职务,历任排长、连政治委员、团党总支书记、师经理处政治委员、红 5 师第 13 团政治委员 。在中央苏区历次反 “围剿” 战斗中,他表现得英勇顽强,多次负伤却始终坚守战场,不下火线 。因其卓越的战斗表现,被授予三等红星勋章 。长征初期,他率部参加了攻克土城、娄山关、遵义城等一系列关键战斗 。在这些战斗中,苏振华充分展现出了出色的军事指挥才能和无畏的战斗精神 。在著名的湘江战役中,他率红三军团五师十三团在湘江边与国民党军血战三昼夜,顽强阻击国民党军的疯狂进攻,为掩护中央纵队和后卫部队安全渡江立下了赫赫战功 。此后,他又率部参加了奇袭娄山关、激战老鸭山、攻占遵义等重要战役战斗,屡立战功,为中央红军摆脱险境、实现战略转移作出了重要贡献 。到陕北后,他又参加了直罗镇战役、东征战役 。1936 年 6 月,苏振华进入抗日红军大学学习 。在校期间,他学习刻苦、成绩优良,被毛泽东称为 “工农分子知识化的典型” 。1937 年 1 月,红大改为抗日军政大学后,苏振华担任第 2、第 1 大队大队长 。
抗日战争初期,苏振华继续在抗大学习和工作 。1939 年 7 月,他随罗瑞卿率领部分学员前往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办学 。1940 年 5 月起,苏振华担任八路军第 115 师 343 旅 (后为教导第 3 旅) 兼鲁西军区政治委员 。在此期间,他与杨勇一起组织指挥了潘溪渡战斗,沉重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 。1941 年 5 月,苏振华担任八路军第 2 纵队兼冀鲁豫军区政治委员 。他积极组织领导冀鲁豫边区军民开展敌后平原游击战争,面对日伪军的 “扫荡” 和国民党顽固派军队的进犯,他带领军民进行了顽强抵抗,多次挫败敌人的进攻,巩固和扩大了抗日根据地 。在斗争实践中,他深入基层,总结出了许多宝贵经验 。例如,曹楼、倪庄、刘岗 3 个村以百余人的武装,同日军的 “四笼政策” 坚持斗争,以及冀鲁豫军区小部队分散活动的成功经验,这些经验在当时的抗日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944 年 5 月,冀鲁豫军区与冀南军区合并后,苏振华担任新的冀鲁豫军区副政治委员兼中共中央平原分局党校校长 。
抗日战争胜利后,苏振华担任晋冀鲁豫野战军第 1 纵队政治委员 。在邯郸战役中,他与杨得志率部与三倍于己的国民党军在临漳血战 6 天 5 夜,有力地保证了整个战役的胜利和军区主力的集结 。1946 年 12 月,苏振华兼任第 1 纵队司令员,率部长途行军千余里参加巨金鱼战役 。在西台集战斗中,他坚持在前线实施不间断的指挥,歼灭国民党军整编第 68 师主力 4000 余人,受到野战军通令嘉奖 。1947 年 5 月,苏振华与司令员杨勇率部参加鲁西南战役 。在战役中,他们率部突破国民党军防线后,一举攻克郓城,创造了晋冀鲁豫野战军 1 个纵队单独攻坚、围歼国民党军 1 个师部又 2 个旅的先例 。随后,他率部参加进军大别山,参与指挥高山铺战役,所部因战绩突出,被野战军记大功 1 次 。1948 年,苏振华率部参加了宛东战役、豫东战役、郑州战役 。在淮海战役中,他率部顽强阻击国民党军北援徐州,并在围歼黄维兵团的战斗中,取得了歼国民党军 16000 多人的辉煌战绩,为淮海战役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1949 年 2 月,苏振华担任第二野战军第 5 兵团政治委员 。参加渡江战役后,他率部直出浙赣线,解放了衢州、景德镇、上饶等 20 余座城镇 。同年 11 月,他率部进军西南,解放贵阳 。之后,他担任贵州军区政治委员、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中共贵州省委书记兼省财政经济委员会主任 。在贵州工作期间,他领导贵州军民剿灭国民党残余武装和土匪 27 万余人 。同时,发动和组织人民群众开展土地改革、城市民主改革和农业合作化运动,重点发展农业生产 。通过这些努力,不仅解决了老百姓 “衣不遮体” 的生存问题,还改写了贵州吃粮靠外省输入的历史,为彻底推翻封建制度、稳定社会秩序、加强民族团结、建立和巩固人民民主政权、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作出了重大贡献 。
1954 年 4 月,苏振华调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 。1957 年 2 月,他担任海军政治委员 。在任期间,他大力加强海军各级中共组织的建设,强调思想政治工作要渗透到作战、训练等各项实际工作中去 。他领导总结出舰艇出海三阶段政治工作和海军航空兵飞行四阶段政治工作等经验 。他还积极参与领导组建海军科研机构,引进先进设备和技术 。1958 年,苏振华担任核潜艇研制领导小组组长,组建工作和科研机构,并提出了《潜艇核动力方案设计 (草案)》 。20 世纪 60 年代初,国家经济发生严重困难,苏联撤走专家和停止一切技术援助 。但苏振华力主自力更生,集中财力、物力,使研制核潜艇、导弹驱逐舰、护卫舰的工作没有中断 。1965 年,他组织制定了海军装备和造船工业科研发展计划,为 20 世纪 70 年代自行建成核潜艇和导弹驱逐舰奠定了基础 。他为人民海军的发展壮大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959 年 9 月,苏振华担任中共中央军委委员、副秘书长 。然而,在 “文化大革命” 中,他受到迫害,被解除一切职务 。但他始终坚守对党的忠诚和对共产主义事业的信念 。1973 年 1 月,恢复工作的苏振华担任海军第一政治委员 。1974 年 2 月,他参与指挥了西沙群岛自卫反击战,有力地捍卫了国家的领土主权 。1975 年 1 月,他担任中央军委常委 。
1976 年 10 月,江青反革命集团被粉碎后,苏振华临危受命,担任中共上海市委第一书记、上海市革命委员会主任 。面对复杂的局势,他团结带领广大军民迅速稳定了上海的局势,仅两个多月时间就摧毁了 “四人帮” 在上海的帮派体系,使工业生产产值逐月上升,为上海的稳定和发展作出了极大贡献 。
苏振华是第一至第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中共第八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十届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 。1955 年,他被授予上将军衔,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 。1979 年 2 月 7 日,苏振华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 67 岁 。
苏振华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为党和人民无私奉献的一生 。他从一个贫苦农民的孩子成长为党和军队的高级领导干部,凭借的是坚定的信仰、顽强的意志和卓越的才能 。他在战争年代冲锋陷阵,为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立下不朽功勋;在和平建设时期,他又为国防事业和地方发展呕心沥血 。他的功绩和精神,将永远铭记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长河中,激励着后人不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

原中央政治局委员
落马官员
战国时期纵横家
山东省委原书记
智能机械设备的研发
中国清代画家
唐代文章四友,唐朝宰相
英雄模范人物
著名诗词人
苏氏三杰中国画家
原中央政治局委员
原中央政治局委员
中国现代银行之父
原贵州省革委会主任
革命烈士
章草专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少将、烈士
革命烈士,民兵战斗英雄
开国上将
原中央政治局委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上将
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上将
开国上将、军事家
开国上将
开国上将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520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