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旭磁县 河北邯郸市磁县人物 董旭:从磁县走出的艺术大家 董旭(1941 年 4 月 — ),这位来自河北磁县的艺术家,以其卓越的版画技艺与深厚的艺术造诣,在当代中国艺术领域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是一位执着的艺术探索者,更是一位辛勤的艺术教育耕耘者,凭借着对艺术的满腔热忱,在漫长的艺术道路上砥砺前行,收获了诸多荣誉与成就。 董旭出生于动荡的 1941 年,彼时的中国正处于抗日战争相持阶段,冀鲁豫地区遭遇大旱,兵荒马乱的岁月为他的童年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在那段艰苦的时光里,村西庙里的壁画和过年时墙上张贴的木版年画,却如同一束光,吸引着年幼的董旭,悄然在他心中种下了艺术的种子。 1965 年,董旭凭借自身的努力与天赋,考入了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这成为他艺术生涯的重要转折点。在中央美院求学期间,他有幸师从李桦、古元、王琦、黄永玉、靳尚谊等中国艺术界的名师大家。这些前辈不仅在专业技法上给予他悉心指导,更以自身的艺术品格和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影响着董旭的艺术观念和人生态度。在这高素养的艺术环境中,董旭如海绵吸水般汲取着知识,不断提升自己的艺术感知力与创作能力,为日后的艺术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大学毕业后,董旭被分配到四川东河印制公司,从事证券设计工作。然而,当时正处于文化大革命时期,艺术创作环境极为艰难,董旭整整 8 年未能拿起画笔与刻刀。但他对艺术的热爱从未熄灭,待形势稍有好转,为了重拾艺术创作,他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开始苦练基本功。在此期间,他创作了《飞舟打靶》《风钻手》《新站》等版画作品,还绘制了一部分色彩画,逐渐找回了创作的感觉,也为后续的艺术突破积累了经验。 1979 年,董旭迎来了人生的又一次重要转变,他调入河南大学任教。在河南大学的教学工作之余,董旭全身心投入到版画创作中,陆续创作出了一系列优秀作品。《踏着晨光》《年轻的妈妈》《捏价》《造神的人》《黄河入中原》等作品相继问世,这些作品风格朴实浑厚雄壮,同时又极具时代感。其中,6 件版画和 2 件素描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收藏,并在多种刊物上发表,这不仅是对他艺术创作的高度认可,也使他在艺术界崭露头角。在河南大学任教期间,他还担任黄河版画研究会副主席、秘书长,积极推动当地的版画创作与交流活动,为培养新一代的艺术人才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1988 年冬天,董旭调入海南大学艺术学院任教。海南独特的自然风光与人文风情为他的创作带来了新的灵感源泉。在这里,他先后创作了《黎寨秋韵》《过河》《热带雨林》《黄天厚土》《凿太行》等作品。这些作品既展现了海南的地域特色,又融入了他对生活的深刻感悟。从 1990 年开始,董旭涉足藏书票设计领域,他的藏书票作品风格独特,题材广泛,先后在全国藏书票展出中多次获得金奖、银奖、铜奖和优秀奖。其中,《龙书》系列、《丁玲》系列藏书票参加中国藏书票大展,并 3 次获银奖。他的藏书票作品常常以历史典故、戏曲剧情为主要内容,采用木版油印套色方法制作,工艺精美,小巧玲珑,在藏书票艺术领域独树一帜。 董旭的作品不仅在国内广受赞誉,还多次走出国门,在国际舞台上展示中国版画的魅力。他的版画作品先后入选国家和省市美展,并赴新西兰、澳大利亚、比利时、乌克兰、荷兰等国展出。其中,《黎族秋韵》入选 1994 年荷兰国际版画双年展;《大日头》入选第八届全国美展;《过河》《黎寨》入选中国当代版画精品邀请展和 1992 年荷兰国际版画双年展。他的作品被中国美术馆、英国教育学会、哈尔滨艺术宫版画博物馆等国内外众多机构及个人收藏。此外,他还应邀参加捷克、乌克兰、波兰、美国、意大利等地的藏书票专题展,为中国艺术在国际上的传播做出了积极贡献。 1995 年,董旭因其在艺术领域的突出贡献,被海南省人民政府授予 “海南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 称号。1999 年,他荣获中国版画家协会 “鲁迅版画奖”,这一奖项是对他多年来在版画创作领域坚持与创新的高度肯定。鲁迅版画奖旨在表彰那些在版画创作中继承和发扬鲁迅倡导的中国新兴版画精神,具有较高艺术水准和社会影响力的版画家。董旭获此殊荣,实至名归。 在教学工作中,董旭始终兢兢业业,为培养艺术人才倾尽全力。他在河南大学、海南大学任教期间,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艺术人才。之后,他还在郑州大学、四川文化艺术学院担任副教授、教授等职务,继续在艺术教育领域发光发热。他注重培养学生的艺术感知力与创造力,鼓励学生在学习传统技法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他的学生们在他的悉心指导下,在艺术领域各有建树,不少人成为了当代艺术界的中坚力量。 随着年龄的增长,董旭在版画创作之余,逐渐投入到中国画创作中。他表示:“年龄大了,版画刻不动了,遂画中国画……” 但他对艺术的探索精神从未改变。近些年,他多次赴太行山、四川及海南本地各市进行中国画写生创作。太行山的雄浑壮阔、四川的风土人情以及海南的旖旎风光,都成为他中国画创作的素材。他的中国画作品同样展现出深厚的艺术功底与独特的个人风格,在继承中国画传统笔墨的基础上,融入了自己对自然与生活的独特理解。 2009 年 9 月,董旭应邀到北京鲁迅博物馆和安徽等地举办了 “董旭画展”,展出了自己 50 年来大部分的作品。这次画展是对他艺术生涯的一次阶段性总结,全面展示了他在版画和中国画创作方面的成就。从早期朴实的版画作品,到后期风格多样的中国画,观众可以清晰地看到他在艺术道路上不断探索与成长的轨迹。 董旭,这位从河北磁县走出来的艺术家,在半个多世纪的艺术生涯中,始终坚守对艺术的热爱与执着。他的作品风格多样,题材广泛,既关注现实生活,又富有文化内涵。他用手中的画笔与刻刀,描绘出时代的风貌,传递着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艺术的追求。在艺术教育领域,他更是桃李满天下,为中国艺术事业的发展培养了众多优秀人才。他的艺术成就与奉献精神,不仅为家乡磁县增光添彩,更为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 你是否还想了解董旭创作背后的故事,或是他对艺术发展的独特见解?欢迎提出,我会为你进一步挖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