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镕[公元1899年-1992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中将]+像 云南大理宾川县人物 赵镕(1899年10月17日-1992年2月7日),云南省宾川县人。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人民解放军优秀的政治工作者,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授予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 赵镕:戎马一生铸军魂,后勤战线写春秋 赵镕,1899年10月17日出生于云南省宾川县彩凤村的一个农民家庭,其祖籍可追溯至江西南昌罗家店。8岁时,赵镕进入私塾接受启蒙教育,度过了3年的私塾学习时光,而后于1917年顺利从县城高小毕业。1919年,他前往昆明谋求发展,虽起初未能如愿,但凭借自身努力考入省立第一中学,后又进入昆明政法学校经济系深造。
在求学期间,赵镕深受五四爱国运动的影响,积极投身学生反帝爱国斗争的浪潮之中。他加入省立一中“学生爱国联合会”,并主持出版校刊《滇潮》,通过这一平台,他开始广泛接受并积极宣传进步思想,逐步树立起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为日后走上革命道路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1923年底,为探寻救国救民的真理,赵镕追随好友赵醒吾离开昆明,历经越南河内、香港等地辗转,最终抵达广州,投身于孙中山先生创建的革命军,担任大元帅府拱卫军编修一职。次年5月,他进入滇军总部将校队学习,毕业后被分配到驻粤滇军,先后担任参谋、连长等职务。1925年,赵镕重返拱卫军任上尉差遣,并随军参与了讨伐陈炯明的东征战役,在战斗中积累了丰富的军事经验。
1927年初,赵镕进入朱德创办的国民革命军第3军军官教育团学习,同年4月,他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发生后,军官教育团学员提前毕业,赵镕被派往赣东北地区,深入农村,积极开展农民运动,并从事党的秘密工作。1927年8月,南昌起义爆发,赵镕毅然追随起义部队,随军南下,继续为革命事业奋斗。1928年,他参加湘南起义,随后跟随朱德、陈毅转战至井冈山,成为革命根据地创建与巩固的重要力量。
自1930年起,赵镕在红军队伍中主要负责后勤保障工作,先后担任红4军军需处军需员、红12军经济处会计科科长等职务。1933年,他出任红一方面军总供给部会计科科长,后又担任红9军团供给部部长。在这一时期,他积极参与巩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以及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作战,为保障部队物资供应、支持前线战斗做出了重要贡献。1934年10月,赵镕随红9军团踏上长征之路。1935年7月,红一方面军与红四方面军在川西北懋功(今小金)地区会师后,红9军团改称第32军并随红四方面军行动,赵镕调任红四方面军供给学校校长,致力于培养后勤专业人才。1936年7月,红二方面军成立,第32军归其建制,赵镕继续担任该军供给部部长,在艰苦的长征途中,他带领后勤队伍克服重重困难,为部队提供了有力的后勤保障。
抗日战争时期,赵镕先后担任八路军第120师供给部副部长、冀热察挺进军供给部部长、晋察冀军区供给部副部长和部长等职务。他积极参与指挥后勤保障工作,参加了1940年平西区春季反“扫荡”,以及晋察冀边区反“扫荡”、反“蚕食”等一系列艰苦卓绝的斗争,为抗战胜利提供了坚实的后勤支持。
抗战胜利后,赵镕继续在后勤战线上发挥重要作用,先后担任晋察冀军区驻涞源办事处主任、兵站部政治委员、华北军区后勤部运输部政治委员等职务,并参与了察南绥东、平津、太原等重大战役的后勤保障工作,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做出了突出贡献。1952年,他出任华北军区后勤部副部长。1955年,华北军区改称北京军区,赵镕继续担任军区后勤部副部长一职。1957年,他选择离职休养,享受大军区副职待遇。
在长期领导部队后勤保障和经济工作的过程中,赵镕始终秉持兢兢业业、恪尽职守的工作态度,保持廉洁奉公的优良作风,赢得了广大指战员的高度赞誉。他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后勤工作的规律与特点,积极推动我军战时供应及后勤正规化建设,为人民军队的后勤事业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在个人荣誉方面,1955年,赵镕被授予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他又荣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此外,他还曾担任第三、四、五届全国政协委员,担任中国会计协会顾问、中国老年历史研究会副会长等职务,积极为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建言献策。1992年2月7日,赵镕在北京逝世,他的一生留下了《赵镕长征日记》《赵镕回忆录》等珍贵著作,为后人研究革命历史提供了重要的史料,他的革命精神和崇高风范也将永远激励着后人砥砺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