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杨希闵

民国滇军将领

杨希闵

杨希闵[公元1886年-1967年]+像 云南大理州宾川县人物
杨希闵 ,字绍基,云南宾川人,民国滇军将领。
1909年入云南讲武堂学习。1911年10月参加云南重九起义。次年入江西讲武堂学习。1913年任江西陆军步兵上尉参谋,参加湖口之役,失败后回滇任步兵连长。参加护国战争,任营长。1922年投顺孙中山,任北伐滇军第三旅旅长。陈炯明叛变后任西路讨贼军滇军总司令,1923年1月与刘震寰率领滇桂联军攻克广州,即电请孙回粤主持大政,10月所部改编为建国滇军。先后参加讨伐陈炯明、沈鸿英。孙对其多有倚重奖勉,对其抗命扰民行径亦多有告诫。1925年孙逝世后接受北京政府之广东军务帮办之任命,6月发动叛乱意图颠覆广东革命政府,败后逃往香港。抗日战争期间隐居昆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云南省政协委员。1967年1月17日在昆明病故。
早年经历与革命起步
求学讲武堂:1886年,杨希闵出生于云南大理州宾川县平川街,字绍基。1909年,他考入云南陆军讲武堂丙班学习,在讲武堂期间,接受了系统的军事教育和训练,为其日后的军事生涯奠定了基础。
参加重九起义:1911年10月,昆明重九起义爆发,杨希闵作为云南讲武堂的学生积极参加革命派,投身于推翻清王朝在云南统治的战斗中。起义胜利后,他随谢汝翼率领的援川滇军第1梯团出击四川省,在战斗中积累了实际作战经验。
参与二次革命:1912年,杨希闵转学至江西讲武堂,1913年毕业后任江西步兵第3旅上尉参谋。同年,江西都督李烈钧等人发动二次革命,杨希闵参加了革命派,但最终革命派失败,他随后回到云南,加入滇军。

护国战争与崭露头角
入川作战:1915年12月,云南护国起义爆发,杨希闵随蔡锷的第1军入川,在第1梯团任连长。在叙府地区争夺燕子岩、横江、安边等战役中,他身先士卒、勇敢善战,表现出色。
屡立战功:在纳溪战役后,杨希闵因战功升任营长,棉花坡战役后,又升任副团长,受到蔡锷的嘉奖。1917年,他进一步升任驻川滇军24团团长,1920年升任第1梯团长,逐渐在滇军中崭露头角。

追随孙中山与军事崛起
驱逐唐继尧:1920年,川滇军阀混战,滇军军长顾品珍率军回滇,赶走督军唐继尧,云南省议会公推顾品珍为滇军总司令,杨希闵在此期间担任旅长。
响应北伐:1922年春,唐继尧率师回滇,顾品珍兵败身死,所部退入贵州。此时孙中山在桂林准备北伐,滇军发电向孙中山表示“愿为北伐前驱”,并整编军队为5个旅,杨希闵任第3旅旅长。
讨伐陈炯明:军队还未抵桂林,陈炯明勾结直系军阀反对北伐,孙中山离桂林回广州,电滇军急赴广州讨陈。滇军分兵两路,右翼军归杨希闵指挥,左翼军由旅长范石生指挥,1922年6月,两军会师柳州。6月16日,入桂滇军将领共推杨希闵为总指挥。杨希闵就职后,一面与广西军方首领协商东下讨陈,一面派中校团副到上海向孙中山请示机宜,孙中山委杨希闵为西路讨逆军滇军总司令兼第一军长。
攻克广州:杨希闵为麻痹敌人,特派范石生等与陈炯明接触,获取陈炯明赠送的物资后,迅速召开誓师大会,率师沿江东下,一举包围藤县、梧州,随后顺利进入梧州,士气大振。1923年1月16日,滇桂军直入广州,陈炯明残部退据东江。

在粤时期的兴衰起伏
扩充势力:各军云集广州后,孙中山恢复大本营,以大元帅名义委杨希闵为滇军总司令,并下令表彰其讨陈功绩,后又委杨希闵兼广州卫戍司令、中央直辖滇军总司令。杨希闵将滇军扩编为3个军,自兼第1军长,势力得到进一步扩充。
平定沈鸿英叛乱:正当广州军民庆祝胜利时,桂军沈鸿英受北洋政府收买叛变革命,突袭滇军总部。杨希闵在孙中山指示下早有防备,立即出动反击,孙中山亲自督师,分途进剿,最终平定了沈鸿英叛乱,杨希闵由此成为广东地区的风云人物。
与孙中山的矛盾:滇军进入广州后,部队抢占繁华地区驻防,垄断税收,遍设赌馆、烟馆,军纪涣散,引起人民的不满。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杨希闵虽被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但他为维护私人利益,阴谋破坏孙中山提出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把持税收,阻发经费,还自办滇军干部学校,培养亲信,对抗黄埔军校。孙中山曾当面斥责杨希闵。
消极对待东征:陈炯明退据东江后,孙中山多次命杨希闵攻打东江,消灭陈军残部,杨希闵拒不执行。1924年末,广州革命政府派黄埔学生东征,杨希闵虽表示愿负担左翼进攻任务,实际却并未出兵。

叛乱失败与流亡生涯
策划叛乱: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逝世后,杨希闵、刘震寰于5月中旬在香港召开会议,邀请唐继尧、段祺瑞、陈炯明的代表和陈廉伯参加,会商叛乱计划,妄图联合进攻广州革命政府,建立反动政权,并自称滇桂联军总司令。
叛乱被平定:回到广州后,杨希闵等人加紧部署公开叛变,但广州革命政府迅速做出反应,代理大元帅胡汉民免去杨希闵一切职务,明令讨伐。在广州革命政府所属部队的凌厉攻势下,滇、桂叛军全被击破,杨希闵在英帝国主义掩护下经沙面逃往香港,其军事势力被彻底瓦解。

晚年生活
辗转各地:杨希闵逃到香港后,过起了寓公生活,后来寓居浙江省绍兴。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又迁居昆明,在此期间少与外界接触,生活淡泊。
获得新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杨希闵留在云南。1955年,他被聘为云南省政协委员,1956年加入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在党和人民政府的政策感召下,通过学习参观,对过去的错误有了一定认识,愿意为祖国统一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贡献力量。
病逝昆明:1967年1月17日,杨希闵因病在昆明去世,终年81岁。

杨希闵的一生,经历了从辛亥革命、护国战争到国民革命等多个重要历史时期,他在早期的军事生涯中展现出了一定的军事才能,为推翻清朝统治和反对袁世凯复辟做出了贡献,但在后期由于个人野心和利益的驱使,走上了与革命相悖的道路,最终以失败告终。不过,在晚年他能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积极响应新中国的号召,也算是为自己的人生画上了一个相对积极的句号。

此信息最后更新时间为:2025-6-26 10:30
上一篇:施滉下一篇:杨国宗
中国科学院院士
[公元1886年-1961年] 江苏省南京人物
实业家,慈善家
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和军事家
台湾佛教界的中流砥柱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革命烈士
银锻里的山海匠心
能海法师
革命烈士
民国滇军将领
梁启超的第二夫人
“无限忠于毛主席的好战士”荣誉称号
解放军少将、空军技术部副部长
原中共山西省委第一书记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云南省委原第一书记、原昆明军区第一政委
清朝末代皇帝,近现代政治人物
澳大利亚政治家
澳大利亚第17任总理、澳大利亚自由党政治家
原中共中央中南局书记处书记
原煤炭工业部部长、党组书记
清末秀才。法学家
开国大校
湖南省委原书记
辛亥革命元勋
原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唐代风水大师
蓝光地产集团原董事长
开国大校
解放军少将、空军技术部副部长
肃宁县人物
国务院原副总理
江苏籍烈士
革命烈士
开国中将
民国滇军将领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龙部落历史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