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杨玉科

清朝著名的爱国将领、抗法英雄

杨玉科

杨玉科[清][公元1838年-1885年] 云南怒江兰坪人物
杨玉科,清朝著名的爱国将领、抗法英雄。字云阶,白族,今兰坪县营盘街人(属丽江府管辖)。 
同治初,以义勇入清军滇池营,隶和耀曾麾下,累功擢为前锋,守备,升游击、参将、总兵,升提督,赐号“励勇巴图鲁”。赐黄马褂。1885年初,法以重兵入关,开关搦战,中炮亡。追赠太子少保,谥武愍。 
杨玉科将军戎马一生,却热心公益事业,衣锦还乡后建市开街、筑路办学,推广说汉语,提倡植树造林,他为人谦和,遇事常与绅民商议,唯独对家人管教约束甚严。
杨玉科(1838年-1885年),字云阶,白族,是清朝著名爱国将领、抗法英雄,出生于今云南怒江兰坪县营盘街。他一生戎马倥偬,战功赫赫,同时热心公益,为边疆地区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以下是其详细生平介绍:

投身军旅,平步青云
同治初年,杨玉科以义勇身份加入清军滇池营,隶属于和耀曾麾下,开启了他的军事生涯。当时,云南地区杜文秀回民起义声势浩大,杨玉科随清军参与了镇压该起义的行动。

1864年,杨玉科凭借自身的勇敢和军事才能,获得代理云南布政使岑毓英的赏识,被擢升为前锋、守备。1865年,他率军攻陷义军据点丽江、鹤庆,因战功显著而声名渐起。此后,他在与杜文秀起义军的多次交战中,屡立战功,先后升任游击、参将、总兵,清廷还赐号“励勇巴图鲁”,以表彰其英勇作战的表现。

1872年,杨玉科率军攻破大理城,迫使杜文秀自杀,这一重大胜利让他的军事生涯达到了一个高峰。他因功升为提督,并被御赐黄马褂,成为清朝高级将领,深受朝廷信任与重用。

镇压起义与处理边务
1875年,发生了英国间谍马嘉里在云南被杀事件,史称“马嘉理事件”或“滇案”。杨玉科奉旨搜捕相关边民,这一举措是清政府为了应对英国的压力而采取的行动,杨玉科在其中扮演了执行朝廷命令的角色。

同年,他又奉命镇压邓川州(洱源邓川)、腾越(腾冲)人民起义。这些起义反映了当时云南地区社会矛盾的复杂性,而杨玉科作为清朝官员,秉持着维护朝廷统治的原则,对起义进行了镇压,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清朝在云南的统治秩序。

转战多地,任职提督
1877年,杨玉科迁任广东高州镇署提督。尽管身处外地,但他始终心系家乡。同年,他在家乡营盘镇捐资创建了第一所学校——“沧江书院”。他聘请内地教师,让当地学生免费接受文化教育,开启了家乡教育的新篇章,为边疆地区培养人才奠定了基础。

杨玉科任云南提督时,更是慷慨地将其在大理的爵府、田产及其它产业捐赠出来用于办学。这些产业由迤西道承办“五府”(大理、楚雄、永昌、丽江、顺宁)、“三厅”(蒙化、景东、永胜)所共有的公立书院,即后来的西云书院(今大理一中)。他亲自撰写书院碑序,可见其对教育事业的重视与关心。西云书院自创办以来,从未缀办,素以“滇西最高学府”著称,培养了无数人才,对云南西部地区的文化教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此外,杨玉科还十分注重家乡的经济和文化交流。1873年,他捐资修建了魁星阁,倡导文风礼仪。同年,在兰坪境内开设了第一个集市——营盘街。营盘街开街后,外地客商纷纷前来做生意,但当地拉玛人(白族支系)和土著民族因不懂汉语,交流困难。杨玉科便让书院先生教百姓汉语,还对学会汉字的本地人给予奖励,使得学说汉语逐渐形成风气,促进了当地各民族之间的经济和文化交流。

他还鼓励植树造林,派专人前往景东购买优良松树籽,分发给附近老百姓播种,并奖励一定钱粮,植树造林面积达千亩以上。他自己也以身作则,在住宅四周广植香柏树,还亲自种植引进的法国梧桐,如今这棵树仍在家祠内枝叶繁茂。

同时,杨玉科虽身居高位,却生活节俭,时常提醒自己和家人不可骄奢淫逸。1876年,他捐资修筑、改道铺设粗石板的盐马驿道,以营盘街为起点,东翻越盐路山经剑川县至浪穹(今洱源县)的牛街,西至碧罗雪山西麓的老姆登村,全长数百里。考虑到寒冬翻山越岭常有路人冻死,他还在山上建有供行人避寒取暖的“救命房”。任鹤丽镇总兵时,鹤庆坝漾弓河水患肆虐,民不聊生,杨玉科一人筹措经费,挖河渠泄洪至金沙江,解除了水患,造福了当地百姓。

中法战争,壮烈殉国
1884年,中法战争爆发,国家面临外敌入侵的危机。此时身为广东陆路提督的杨玉科,毅然率广武军三营出镇南关(今友谊关),奔赴抗法前线。他镇守谅山府属的观音桥,凭借出色的军事指挥才能,设伏三道,大败万余法兵,数战皆捷,毙伤大批法军,让法军闻风丧胆,展现出了卓越的军事素养和爱国情怀。

然而,战争局势瞬息万变,清军西线主将、广西巡抚潘鼎新贪生怕死,不战自退,弃谅山等地,撤入镇南关内,导致杨玉科所部在关外失去后援。但杨玉科并未退缩,面对重重包围,他毫不畏惧,率领将士们英勇杀敌,孤军奋战,试图力挽狂澜。

1885年初,法军以重兵入关,此时内部又有教民响应法军,局势万分危急。杨玉科深知战况艰难,但他抱定必死决心,说道:“吾百战余生,今得死所矣!”随后开关迎战。在激烈的战斗中,杨玉科不幸中炮,壮烈牺牲。他的妻子牛氏听闻后,亦以身殉夫,其忠义之举令人动容。

杨玉科战死后,清政府追赠其为太子少保,谥号“武愍”,赏“骑都尉兼云骑卫”世职,并在大理和镇南关建“杨武愍公祠”,由地方官员春秋两季祭祀,以缅怀他的功绩和忠诚。他临终前仍嘱咐左右:“惜我一生不足以报国,尔等须努力同心,除瘤逐夷,早为国家除患,我虽死目亦瞑矣!”其爱国之情,拳拳可鉴。

杨玉科一生,从一个普通的义勇,成长为清朝的提督,历经无数战斗,既有镇压内部起义的经历,也有抵御外敌入侵的壮举。他在军事上展现出了非凡的才能,为维护清朝统治和国家领土完整做出了贡献。同时,他热心公益,积极推动家乡教育、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在家乡人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是一位值得铭记和尊敬的历史人物。其死后仅用一条战地军毯裹尸,一套中炮时的血衣裹身,简朴装殓入棺后送湖南省长沙市东郊的龙头山上安葬,这种简朴与他一生的功绩形成鲜明对比,更凸显出他的高尚品格。
此信息最后更新时间为:2025-6-30 14:13
上一篇:陈真永下一篇:高德荣
晚清时期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将领
清宣统帝爱新觉罗·溥仪之堂弟
中国清代画家、书法家
道光帝第八子
已革端郡王载漪第五子
清朝广东水师提督
连平人物
清康熙官员
清朝嘉庆时期大臣
清朝福建浙江总督、左都御史、兵部尚书
清朝官吏
怡贤亲王胤祥第七子
湖南省委原书记
辛亥革命元勋
原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唐代风水大师
蓝光地产集团原董事长
开国大校
解放军少将、空军技术部副部长
肃宁县人物
国务院原副总理
江苏籍烈士
革命烈士
太平天国时期作家
清代著名华侨领袖“吉隆坡之父”
近代著名外交家、数学家
晚清红顶商人
清朝著名的爱国将领、抗法英雄
香洲区人物
黄山毛峰创始人
清朝著名的爱国将领、抗法英雄
大理州人民政府州长
清朝著名的爱国将领、抗法英雄
怒江州委副书记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龙部落历史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