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黎焕颐

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编辑

黎焕颐

黎焕颐[公元1930年-2007年]+像 贵州遵义市红花岗区人物
黎焕颐,贵州遵义人。1930年3月29日(农历二月三十)生,1949年参军,历任部队文化教员,西北军政委员会农林部《西北农林》杂志编辑,青海日报社记者、编辑,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编辑,上海文学报社副刊主编,副编审。1953年开始发表作品。
黎焕颐是一位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独特创作风格的诗人,出生于贵州遵义,虽没有明确资料表明他是红花岗区人,但作为遵义人,他为当地文化增添了光彩。以下是他的生平介绍:

早年经历
1930年2月30日,黎焕颐出生在贵州遵义县沙滩村的一个文化世家。自幼受到家庭文化氛围的熏陶,他对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日后的诗歌创作奠定了基础。青少年时期,黎焕颐经历了社会的动荡变革,这些经历使他对人生和社会有了深刻的思考,也为他的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投身革命与早期工作
1949年,黎焕颐参军,成为一名部队文化教员。在部队中,他积极传播文化知识,同时也开始接触到各种文学作品,进一步激发了他的创作热情。此后,他担任过西北军政委员会农林部《西北农林》杂志的编辑。这段编辑工作经历,让他对文字的运用更加熟练,也拓宽了他的视野,使他能够接触到不同领域的知识和信息。

遭遇坎坷
1957年,黎焕颐被错划为“右派分子”,随后被发配到青海劳改。这一去就是22年,在青海的艰苦环境中,他经历了身体和精神的双重磨难。然而,这些磨难并没有摧毁他对文学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希望,反而让他的思想更加深刻,对人生有了更独特的感悟。在劳改期间,他坚持阅读和思考,默默积累着创作的力量,为日后的诗歌创作埋下了深沉的伏笔。

平反与重返文坛
1979年,黎焕颐终于迎来了平反,回到上海原单位上海少儿社任文学编辑。回到上海后,他仿佛重获新生,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文学工作中。1981年,他调至文学报社,长期主编该报副刊,直至退休。在担任编辑工作的同时,黎焕颐也开始重新拿起笔进行诗歌创作。他的诗歌作品逐渐在各大报刊上发表,引起了文坛的关注。1984年,他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成为中国作家队伍中的一员。

诗歌创作成就
作品风格:黎焕颐的诗风独特,既吸收了现代的意识和手法,又继承和发扬了我国古典诗歌的优良传统。他的诗歌情感真挚,犹如骤雨、迅风、堵塞不住的地下喷泉,具有强烈的感染力。他善于运用生动的意象和优美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思想和情感,使读者在欣赏诗歌的同时,也能产生对人生、社会和历史的思考。
代表作品:他著有众多诗集,如《迟来的爱情》《春天的对话》《起飞》《午夜的风》《在历史的风雪线上》《爱在荒原》《秋夜·星空·祖国》《西出阳关》等。这些作品涵盖了爱情、人生、历史、自然等多个主题,展现了他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广阔的视野。此外,他还著有随笔散文《男子汉的情怀》《我爱·我恨·我歌》《流放与直言》《和你面对面》,沧桑反思录《从人到猿》(1957—1979)等。
创作影响:黎焕颐的诗歌创作在我国诗坛上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他的作品反映了时代的变迁和人性的光辉,为读者呈现了一个丰富多彩的文学世界。他的诗歌不仅在国内受到广泛关注和好评,也在一定程度上传播到了国外,为中国诗歌的国际传播做出了贡献。

文学贡献
主编副刊:在担任《文学报》副刊主编期间,黎焕颐积极发掘和培养文学新人,为众多青年作家提供了展示才华的平台。他认真审阅每一篇来稿,对有潜力的作者给予鼓励和指导,推动了当时文学创作的繁荣发展。许多知名作家在成名之前都曾得到过他的帮助和支持,他的伯乐之举为中国文学事业的发展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
创办杂志:晚年的黎焕颐创办了《中国新诗》杂志,致力于推动中国新诗的发展。为了办好杂志,他动用一切关系,到处化缘募集资金,付出了巨大的努力。虽然最终因各种原因杂志只出了几期便停办,但他的这一举措体现了他对新诗事业的执着和热爱,也为新诗的发展提供了一个交流和探讨的平台,对促进新诗的创新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晚年生活与逝世
黎焕颐晚年依然保持着对文学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他继续创作诗歌,参加文学活动,与文学界的朋友交流互动。然而,长期的劳累和曾经的苦难经历对他的身体造成了一定的伤害。2007年8月30日凌晨3点50分,黎焕颐因病在上海华山医院逝世,享年78岁。他的离世是中国文学界的一大损失,但他留下的众多优秀作品和对文学事业的贡献,将永远铭记在人们心中。

黎焕颐的一生充满了坎坷与传奇色彩。他从一个热爱文学的青年,经历了人生的重大挫折,最终在平反后迎来了文学创作的春天。他的诗歌作品和文学贡献,不仅为中国现代诗歌的发展增添了光彩,也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他对文学的执着和热爱,以及在困境中不屈不挠的精神,将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文学爱好者不断追求和探索。
此信息最后更新时间为:2025-6-24 11:27
上一篇:刘丛强下一篇:朱敏才
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杂交水稻之父
贵州省委原书记
文化传承的践行者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著名经济学家
抗美援朝老军医
落马官员
中华诗词学会顾问
中国工程院院士
国务院原副总理
辽宁省委原书记
原江西省省委书记
中国作家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少将
俄罗斯第1任总统
中国科学院院士
原中顾委委员、第十一届中央委员
原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副书记
原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
中央人才协调工作小组原副组长
印度政治家
创作领域成就斐然的杰出人物
原国务院原副总理
中国科学院院士
王何鸿燊原配夫人
清末民初军事、政治人物
中国举重运动员
中国科学院院士
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第5任国家主席
中国内地男编剧、演员
中国艺术家、艺术顾问
新四军战士
开国少将
南宋状元
开国大校
开国少将
新中国外交家
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编辑
黔北乡土文学家
晚清外交家、散文家、学者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龙部落历史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