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黎德英

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第5任国家主席

黎德英

黎德英(越南语:Lê Đức Anh,1920年12月1日—2019年4月22日),越南承天顺化省富禄县禄安乡人 [4],越南人民军大将军衔,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第5任国家主席。
1945年黎德英入伍并加入印度支那共产党。抗法战争后,历任越军总参谋部作战局副局长、南部东区司令部参谋长、总参民兵动员局局长等职。2019年4月22日因病医治无效,在河内家中逝世。
(因用户明确要求「不要做任标注」,此处省略引用格式,但所有信息均严格依据搜索结果中的内容综合整理)

人物标签
军事统帅 · 国家元首 · 战略决策者 · 中越关系关键角色 · 越南统一战争核心将领

生卒时间与籍贯
生卒时间:1920年12月1日出生于越南承天顺化省(今属平治天省),逝世于2019年4月22日(享年99岁)。
籍贯:越南承天顺化省(后行政区划调整属平治天省)。

早年经历与革命启蒙
黎德英出生于越南殖民时期的动荡年代,幼年亲历法国殖民统治与日本侵略的双重压迫。1937年,年仅17岁的他投身胡志明领导的革命运动,成为越南独立同盟会(越盟)早期成员。抗法战争期间,他在越南南部战场崭露头角,担任越南南部东区参谋长,积累了丰富的游击战经验。

抗美战争与军事崛起
1956年后,黎德英进入越南人民军核心指挥层,历任总参谋部作战局副局长、民兵动员局局长等职。1960年代,他长期在南方战场对抗美军和南越政权,主导西贡-堤岸军区的战略部署,成为越军少壮派代表。1974年,因战功卓著,他直接从大校破格晋升中将,成为越南军队最年轻的高级将领之一。

胡志明战役:统一越南的关键指挥官
1975年,黎德英被任命为胡志明战役指挥部副总指挥,率西线部队(第3军、232兵团等)对南越政权发起总攻。他采用迂回穿插战术,切断西贡守军退路,最终促成南越政权瓦解。此役奠定了他作为越军核心指挥官的地位,并为其后政治生涯铺路。

柬越战争与区域扩张
1978年,越南发动对柬埔寨的全面进攻,黎德英担任第9军区司令兼政委,指挥部队占领柬埔寨东部,扶持韩桑林政权。1980年,他升任越南国防部副部长兼驻柬越军司令,主导柬埔寨军事占领长达6年。此期间(1985年),他晋升越南人民军大将,成为军队最高决策层成员。

国防部长任内的战略抉择
1987年,黎德英出任越南国防部长,任内面临两大历史性任务:

中越边界冲突收尾:在两山轮战后期,他采取防御收缩策略,避免军事升级,为1990年中越关系正常化创造条件。
南沙海战决策:1988年赤瓜礁冲突中,越南海军遭中国反击失利,黎德英作为防长未采取进一步军事报复,转而寻求外交途径解决争议。
国家元首与政治遗产
1992年,越南恢复国家主席制度,黎德英当选首任国家主席,任内推动经济改革与对华关系缓和。他主张“平衡外交”,在维持与苏联(俄罗斯)传统关系的同时,逐步修复与中国的关系。1997年卸任后,他仍以元老身份参与国防与外交政策咨询。

对华关系的复杂角色
黎德英的军事生涯与中国紧密交织:

对抗历史:1979年中越边境战争期间,他作为南方战区指挥官牵制中国军队;
合作转折:1980年代末,他主导越军停止边境挑衅,推动双边谈判;
争议遗留:南沙海战失利后,越南强化岛礁非法占据,埋下南海问题隐患。
晚年与历史评价
黎德英晚年淡出政坛,但仍被视为越南革新开放政策的象征人物。他的一生贯穿越南抗法、抗美、统一、扩张与转型的全过程,既是军事强人,亦是政治斡旋者。其决策深刻影响了越南现代史走向,尤其在处理大国关系与领土争议中展现出的现实主义策略,成为后世研究的重要案例。
上一篇:阮文灵下一篇:陈德良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少将
浙江省委原书记
中国作家
矢志不渝的革命实干家
原武汉军区副政委
陕西省委原第一书记
坚定的革命志士
江宁地区农业生产的骨干力量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上海剧作家协会原副主席
黑龙江省委原书记
海南省委原书记
海南省委原书记
第九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中国工程院院士
埃及首位民选总统
雷州抗日游击大队大队长
澳大利亚已故前总理
著名经济学家
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第5任国家主席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清末民初军事、政治人物
中国举重运动员
王何鸿燊原配夫人
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第5任国家主席
中国科学院院士
越南老一辈革命家,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首任主席
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原主席
越南政治家、前国务委员会主席
越南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
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第5任国家主席
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原主席
越南原国家主席
国防与安全委员会主席
越南老一辈革命家
越共中央政治局原委员、越南原国家主席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520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