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致用,一位以朴实无华、心系民生、务实进取著称的领导人物,在其漫长的政治生涯中,始终坚守初心,为国家和人民的事业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在不同岗位上都留下了坚实而深刻的足迹。 毛致用于1929年11月出生,籍贯是湖南岳阳。岳阳这片有着深厚文化底蕴与革命传统的土地,滋养了他质朴坚韧的性格和浓厚的家国情怀。 毛致用早期投身于基层工作,从最平凡的岗位起步。1951年7月,他参加工作,最初担任湖南省岳阳县三区公所财粮助理,后任区委组织干事。在这些基层岗位上,他深入乡村,与广大农民群众打成一片,深刻了解到农民的生活状况和需求。他工作认真负责,积极参与土地改革、农业生产组织等工作,努力为农民解决实际问题,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也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和支持。1953年1月,他加入中国共产党,此后更加坚定了为人民服务的信念,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 随着工作经验的积累和能力的提升,毛致用逐步走上更高的领导岗位。1956年6月,他担任湖南省岳阳县三荷乡党委书记,在这个岗位上,他积极推动乡村的农业生产和建设。他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民科学种植,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生产经验,带领全乡人民努力发展生产,改善生活条件。他注重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组织修建道路、水利设施等,为乡村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在他的领导下,三荷乡的农业生产取得了显著进步,农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 1960年,毛致用担任湖南省岳阳县委副书记,开始在县级层面为地方发展贡献力量。他积极参与县委的各项决策,推动岳阳的农业、工业和社会事业的发展。在农业方面,他继续加大对农业生产的支持力度,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提高农业抗灾能力,确保粮食产量稳定增长。在工业方面,他积极扶持地方工业企业,推动工业技术改造和创新,促进工业经济的发展。在社会事业方面,他重视教育、医疗等领域的发展,加大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和医疗设施,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和健康水平。1966年,他担任岳阳县委书记,在“文化大革命”的复杂环境下,他始终坚守岗位,努力维护地方的稳定和发展。他顶着压力,组织干部群众开展生产自救,尽量减少“文革”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1970年,毛致用担任湖南省岳阳地委副书记、地革委副主任,1973年任岳阳地委书记、地革委主任。在岳阳地委的领导岗位上,他积极推动岳阳地区的全面发展。他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培育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业产业,如岳阳的苎麻、茶叶等产业,提高了农业的附加值和农民的收入。他注重工业的发展,加强工业园区建设,吸引了一批外来投资,推动了岳阳地区工业的快速发展。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他加大对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的投入,改善了岳阳地区的发展环境。他还积极推动文化、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的进步,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了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 1977年,毛致用担任湖南省委书记(当时设有第一书记),开始在省级领导岗位上发挥重要作用。在湖南省委工作期间,他致力于推动湖南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他深入调研湖南的省情,根据湖南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一系列符合湖南发展需求的政策措施。他积极推动湖南的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他重视工业的转型升级,加大对传统工业的技术改造力度,培育新兴产业,推动湖南工业的高质量发展。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他大力推动交通、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强了湖南与外界的联系,为湖南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在文化建设方面,他注重挖掘湖南的历史文化底蕴,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提升湖南的文化软实力。在他的领导下,湖南在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都取得了显著成就,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1988年,毛致用当选为第七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他开始在全国政协的平台上为国家的发展建言献策。在全国政协工作期间,他积极参与政协的各项活动,关注国家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民生改善等问题。他深入基层调研,了解群众的需求和意见,通过政协的渠道反映群众的呼声,为国家的决策提供参考依据。他积极推动政协的参政议政工作,组织政协委员开展调研和协商活动,为国家的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1993年,毛致用退休后回到家乡湖南岳阳,他依然心系家乡的发展。他积极参与家乡的建设,为家乡的农业发展、农村建设和农民增收出谋划策。他关心家乡的教育事业,为改善家乡的办学条件捐款捐物。他还积极参与家乡的公益事业,为家乡的和谐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毛致用的一生,是为人民服务的一生。他始终保持着朴实的作风,深入群众,了解群众的需求,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他在不同岗位上都展现出了卓越的领导能力和务实的工作态度,为湖南乃至国家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赢得了广大干部群众的尊敬和爱戴。2019年3月4日,毛致用同志因病医治无效,在湖南岳阳逝世,享年90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