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杨星火

著名词作家

杨星火

杨星火[公元1925年-2000年,著名词作家]+像 四川内江市威远县人物
杨星火, 著名女诗人。四川威远人,毕业于民国国立中央大学,1949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曾在西藏服役20多年,参加过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等战斗。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成都军区离休干部。 著有诗集、散文集等近10部,其作品多次在军内外获得大奖,个人艺术简历被收录进多部艺术辞典。其早年创作的诗歌《一个妈妈的女儿》和《叫我们怎么不歌唱》等谱曲后曾广泛传唱,影响了几代人。1992年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对文化艺术有突出贡献”专家特殊津贴。星火先生于2000年10月23日因突发脑溢血在成都逝世。
杨星火:用文字与旋律谱写时代篇章
杨星火,1925 年 9 月 20 日出生于四川威远县严陵镇西街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家庭中浓厚的文化氛围,为她日后在文学艺术领域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自幼她便在良好的家庭教育熏陶下成长。
在抗战时期,杨星火还只是威远简易乡村师范学校的一名学生,彼时她便已展现出对文学的强烈热爱。威远当地丰富的民歌,尤其是充满童趣的儿歌,深深吸引着她。不仅如此,她还积极投身于抗日宣传活动中,在县内的大型文艺活动里,勇敢地独唱独舞《热血颂》。她的表演充满激情,用艺术的感染力点燃了人们心中的抗日热情,让更多人意识到保家卫国的重要性,也由此开启了她与文艺事业的不解之缘。
完成中学学业后,杨星火凭借自身努力考入东北中山中学读高中。在校期间,她展现出了优异的学习成绩,无论是文科的诗词歌赋,还是理科的数理逻辑,她都能轻松驾驭,成绩在班级中名列前茅。高中毕业后,她成功考取民国时期国立中央大学化工系,选择了一条看似与文学艺术无关的专业道路。
1949 年,对于杨星火而言,是人生的重大转折点。这一年,南京迎来解放,刚从国立中央大学毕业的她,怀着对新生活的憧憬和为国家贡献力量的决心,毅然考入二野军政大学。在军大接受严格的军事训练和思想教育后,她顺利结业,并被分配到 “二野文工团” 工作。至此,杨星火正式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名文艺战士,开启了她以笔为枪、以歌为刃的军旅文艺生涯。
1951 年,杨星火做出了一个影响她后半生的重要决定 —— 随刘邓大军第 18 军进军西藏。这一去,便是长达 20 余年的西藏边防工作。初到西藏,这里独特的自然风光、多元的民族文化以及艰苦的生活条件,都给杨星火带来了强烈的冲击。她深入到西藏的各个角落,与当地的藏族同胞交流相处,了解他们的生活习俗、信仰文化,这些宝贵的经历为她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1953 年,一次采风活动彻底改变了杨星火的创作轨迹。上级选拔 30 名品学兼优的文工团员随十八军进藏,她有幸入选。在昌都地区白格村采风时,领导要求每个队员都要带着作品 “交卷”。有感于当地人民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幸福生活以及自己在西藏的所见所闻,杨星火创作出了歌词《叫我们怎么不歌唱》。这首歌词被同在文工团、擅长弹三弦琴的罗念一老师谱曲后,迅速在全国范围内传唱开来,甚至传到了抗美援朝的战壕中。同年,在西南军区文艺作品检阅中,《叫我们怎么不歌唱》脱颖而出,与白桦、公刘的诗,季康的《五朵金花》电影剧本一同被提名为一等奖。当时的张国华军长在视察工作时听闻《叫我们怎么不歌唱》的词作者杨星火就在当地,特意接见了她,并鼓励她:“你别唱歌了,好好搞创作鼓舞士气。” 自此,杨星火坚定了从事文学创作的道路,她三上西藏最高哨所查果拉,与战士们同吃同住,哨所的战士们亲切地称她为 “我们哨所的老兵”。
1957 年,杨星火的创作成果再一次引起文坛的关注。她在《人民文学》刊物上发表了叙事长诗《波梦达娃》,这部作品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西藏的风土人情和人物故事,一经发表便被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配乐朗诵,让更多的人通过声音感受到了西藏的魅力以及杨星火作品的独特韵味。同年,上海的一家出版社出版了与她大女儿同名同时问世的诗集《雪松》,该诗集收录了她在西藏期间创作的一系列诗歌,展现了她对西藏这片土地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在接下来的创作生涯中,杨星火笔耕不辍。1973 年,她出版了诗集《拉萨的山峰》,诗集以独特的视角描绘了拉萨的壮美山川以及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的坚韧与热情。此后,她还陆续出版了小说散文集《雪山红杜鹃》,该作品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故事,展现了西藏军民在艰苦环境中相互扶持、共同奋斗的精神风貌。她创作的电影文学剧本《巴山儿女》,被拍成彩色宽银幕故事片在全国上映,影片中展现的人物形象和情感故事打动了无数观众的心。
杨星火的作品题材广泛,除了诗歌、散文、小说外,她还创作了许多优秀的歌词。其中,《一个妈妈的女儿》被谱曲后,荣获全国第五届 “五个一” 工程入选作品奖。这首歌以真挚的情感表达了各民族如同一家的深厚情谊,传唱大江南北,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由她作词的歌曲《鲜花献给查果拉》经西藏军区文工团作曲家郭诚谱曲,深受查果拉边防战士的喜爱。在海拔 5318 米的查果拉军营,这首歌曲成为战士们心中的精神支柱,激励着他们坚守岗位、保卫祖国的边疆。
此外,杨星火还出版了长诗《波拉团长》、叙事长诗《月亮姑娘》、抚琴诗丛《送你一串红》等作品。她的长篇纪实文学《雪山春秋》第四卷《查果拉的故事》,由解放军出版社出版,这是她长篇(10 卷)系列卷中的一卷,通过真实的故事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查果拉哨所战士们的坚守与奉献。晚年的杨星火依然保持着对创作的热情,出版了《西陲的星》等诗文集。
杨星火不仅在创作上成果丰硕,在个人生活中也有着坚定的信念和高尚的品德。她的入党介绍人是十八军的进藏筑路功臣唐和清,在筑路队体验生活的一年多时间里,两人结为伉俪。诚实憨厚的唐和清退役后,在西藏默默陪伴杨星火 20 年。回到成都后,面对成都市的地方、军事院校邀请她去授课作报告,她首先约法三章:一不准专车接送;二不接受单位安排食宿;三不接受任何补贴和礼品。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老一辈革命家的高风亮节和自律精神。
1992 年,杨星火凭借其在文化艺术领域的突出贡献,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对文化艺术有突出贡献” 专家特殊津贴,这是国家对她多年来创作成就的高度认可。然而,天不遂人愿,2000 年 10 月 23 日,杨星火因突发脑溢血在成都逝世,享年 75 岁。
杨星火的一生,是与诗歌、与西藏、与军人紧密相连的一生。她用文字和旋律记录了西藏的变迁,歌颂了军人的奉献,表达了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她的作品如同雪山上流淌下来的清泉,质朴而清澈,源源不断地滋润着人们的心灵。她是一位杰出的女诗人、女作家,是喜马拉雅的女儿,她的精神和作品将永远被铭记,激励着后人在文学艺术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前行,为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贡献力量。

此信息最后更新时间为:2025-6-13 15:45
上一篇:罗世泽下一篇:唐琳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中国工程院院士
经济学家,教育家
孙中山先生孙女,孙科次女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
创作领域成就斐然的杰出人物
山西省广播电视厅副厅长
黑龙江省海林县安城小学主任
抗美援朝老兵
抗美援朝烈士
国内知名的桃育种家
辛亥革命元勋
湖南省委原书记
原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唐代风水大师
蓝光地产集团原董事长
开国大校
解放军少将、空军技术部副部长
肃宁县人物
国务院原副总理
江苏籍烈士
革命烈士
诗人、文化传播者、文艺活动推动者
现代文学家,历史学家,新诗奠基人之一
初唐奇谲诗人
中国古代十大文豪
唐朝宰相,中国六大政治家,唐朝诗人
书法家、篆刻家、诗人
元朝著名女诗人
清初著名学者、诗人
诗人、作家、书法家、新闻工作者
南宋末诗人、画家
中国古代十大文豪
清代女诗人
开国少将
中共河北省委原书记
原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
岭南画派后“岭南四杰”
越共中央政治局原委员、越南原国家主席
中国科学院院士
辽宁省委原书记
自动控制学家
原中顾委委员、福建省委原第一书记
开国少将
开国大校
传奇仁商
革命烈士
保路先锋
著名国画家
讽刺诗人]
新中国古典学学脉奠基人、古典学家、翻译家
革命烈士
清末民初著名书法家
国民党爱国将领
著名词作家
奥运会冠军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龙部落历史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