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穗华 广东省中山市人物 孙穗华:传承家族光辉的时代女性 孙穗华,一位在时代长河中闪耀着独特光芒的人物,她是孙中山先生的孙女,生于 1925 年 3 月 18 日,籍贯广东省中山市翠亨村,于 2021 年 4 月 16 日在美国加州逝世,享年 96 岁。她是学业有成的知识女性,凭借自身努力在学术领域崭露头角;是热衷艺术创作的画家,用画笔描绘多彩世界;更是心怀家国、情系故乡的传承者,以实际行动延续着家族的精神血脉,在不同人生阶段都留下了令人敬仰的事迹。 1925 年 3 月 18 日,孙穗华出生于上海。彼时,她的祖父孙中山先生正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伟大理想而不懈奋斗,虽在孙穗华出生前几日,孙中山先生在北京病逝,但他的伟大精神和崇高理想,如同明亮的火炬,照亮了孙穗华的成长之路。生长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孙穗华自幼便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和熏陶,家族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深深扎根在她的心中。1929 年,年仅 4 岁多的孙穗华便和宋庆龄一起参加了奉安大典,还来到北平,参与在北平西山碧云寺举行的孙中山移灵仪式。这段经历,虽在她年幼的记忆中或许只是片段,但却让她早早与家族的历史紧密相连。 1943 年,孙穗华前往美国求学,这是她人生中重要的转折点。她先后在美国史密斯学院和麻省理工学院深造,并获得了机械工程硕士学位。在美国的学习生活并非一帆风顺,面对陌生的环境和繁重的学业压力,孙穗华凭借着顽强的毅力和坚定的信念,克服了重重困难。在史密斯学院,这所培养出众多杰出女性的学府里,孙穗华如饥似渴地汲取着知识的养分,积极参与各种学术活动和社团组织,锻炼了自己的综合能力。随后,她又踏入麻省理工学院,在机械工程领域深入钻研。在那里,她接触到了世界前沿的科学技术和研究方法,与顶尖的学者们交流合作,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这段留学经历,不仅让她在专业知识上达到了新的高度,更开阔了她的视野,培养了她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留学期间,孙穗华还收获了美好的爱情。她与同样毕业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机械工程硕士、云南籍旅美学者张家恭相识相知,最终携手步入婚姻的殿堂。婚后,二人育有一子二女,他们在学术和生活上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共同营造了温馨美满的家庭。孙穗华在教育子女方面,传承了家族的优良传统,注重培养他们的品德和才能,鼓励他们追求自己的梦想,为社会做出贡献。 改革开放后,孙穗华与姐姐孙穗瑛多次应邀回国,积极参与纪念辛亥革命、孙中山和宋庆龄诞辰等重大纪念活动。她们的身影频繁出现在这些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场合中,与各界人士广泛交流,分享自己对家族历史和国家发展的见解。1981 年,继祖母宋庆龄病重时,孙穗华与姐姐迅速由美国赶返北京探望,其后又参加了宋庆龄的葬礼。同年 6 月 4 日,孙穗华和孙穗英等亲属发表了关于设立宋庆龄基金的声明,为传承和弘扬宋庆龄的精神贡献力量。这些活动中,孙穗华深刻感受到了祖国的发展变化,也更加坚定了她为祖国和家乡贡献力量的决心。她与姐姐得到了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这让她们倍感荣幸,也激励着她们继续为增进海内外交流、推动国家发展而努力。 故乡中山翠亨村,始终是孙穗华心中最柔软的角落。她多次踏上这片熟悉的土地,寻根谒祖,瞻仰祖父故居。每一次回到故乡,她都怀着崇敬和眷恋之情,仔细观察故居的一草一木、一房一瓦。她深知孙中山故居承载着家族的记忆,更是中国近代历史的重要见证,保护好故居,就是对历史的尊重和对后人的负责。多年来,孙穗华与姐姐孙穗瑛多次无偿向孙中山故居纪念馆和中山市博物馆捐赠家藏文物史料,共计 1000 余件。2014 年,她们向孙中山故居纪念馆无偿捐赠家藏文物 887 件 (套),其中包括宋庆龄的书信,常书鸿等在上世纪 40 年代创作的孙中山、孙科等人像油画,孙科夫妇的衣料、皮箱,孙科的证章等。这些文物史料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为研究孙中山先生及其家族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2016 年和 2017 年,孙穗瑛又向孙中山故居纪念馆捐赠了家藏陶瓷、图书等文物、文献共 205 件。孙穗华姐妹的善举,体现了她们对家乡文化事业的关心和支持,也让更多人能够了解和感受孙中山先生的伟大事迹和精神内涵。 除了在文化传承方面的贡献,孙穗华还积极投身于教育事业。2006 年,在孙中山先生诞辰 140 周年之际,孙穗华和丈夫张家恭捐资 220 万美元,用于建造云南大学管理科学大楼,并资助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与云南大学商旅学院的合作。他们希望通过此举,为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贡献力量,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孙穗华夫妇的善举,不仅为云南大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中美教育交流搭建了桥梁。 在个人爱好方面,孙穗华对油画有着浓厚的兴趣。56 岁时,她成为西班牙古典油画家、艺术教育家塞巴斯汀・卡佩拉的 “入室弟子”。从此,她踏上了油画创作的道路,并且在这条道路上坚持不懈地探索和追求。她的画作题材广泛,包括亲友、风景、肖像、人体、静物等。其中,“亲友篇” 收录了她与父亲孙科、母亲陈淑英、祖母卢慕贞等家人及故乡中山互动的照片,饱含着浓浓的亲情;“风景篇” 较多呈现美国的自然、人文风光,从中可看出她作画技艺日趋娴熟的轨迹;“静物篇” 数量最多,反映出不刻意、不做作的创作特色,展现了她心灵世界的安和旷逸,平淡中贯注了对纯粹与美好境界的向往,透露出优雅的诗性情怀。2017 年,孙穗华在家乡举办了油画作品展,向家乡人民展示了她的艺术成果。2019 年,孙中山故居纪念馆组编的《孙穗华油画作品集》出版,此次收录的孙穗华女士作品共 80 件,其中 60 件为孙中山故居纪念馆收藏,另外 20 件为她在画册编辑过程中提供的作品。这些作品不仅是她个人艺术生涯的结晶,也为艺术爱好者们提供了欣赏和学习的佳作。 2016 年 6 月,孙穗华被评选为 “2016 年度广东省文化遗产保护突出贡献人物”;同年 11 月,她获中山市政府授予的 “中山市荣誉市民” 称号。2018 年 10 月,孙穗华姐妹被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评选为第十届 “薪火相传 —— 文化遗产筑梦者杰出个人”。这些荣誉,是对孙穗华一生为文化遗产保护、教育事业发展以及传承家族精神所做出贡献的高度认可。 孙穗华的一生,是传承家族精神的一生,是为祖国和家乡贡献力量的一生。她虽身处海外,但始终心系家国,以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对家族、对祖国的热爱和责任。她的学识、品德、艺术成就和奉献精神,不仅为家族赢得了荣誉,也为后人树立了榜样。在历史的长河中,孙穗华的名字将与孙中山先生的伟大事业紧密相连,她的事迹将被人们铭记,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